学术投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楚慧慧;刘浩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西医治疗
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中医药治疗DPN的手段是多样的,西医治疗DPN多应用营养神经、改善神经微循环、抗氧化等药物,多种方法在DPN的治疗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疗效.本文就近几年来DPN的治疗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4月~ 2015年4月门诊诊治56例81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37眼),治疗组30例(44眼).对照组:服用西药降糖药物,配合运动、饮食、糖尿病教育和检测,使血糖达标,空腹血糖控制为4.5~6.5mmol/L,餐后2h血糖< 10.0mmol/L.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分型论治口服中药.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4~6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86.5%,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显著,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张婷;余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肾和脉方联合坎地片对老年高血压肾气亏虚型蛋白尿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补肾和脉方联合坎地沙坦片治疗肾气亏虚型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探讨其对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肾气亏虚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成三组,中药组(补肾和脉方组)、西药组(坎地沙坦)、联合组(补肾和脉方+坎地沙坦组),每组各20例.中药组给予补肾和脉方每日1剂,每剂2袋,每袋200mL,早晚餐后30min温服;西药组给予晨起口服坎地沙坦片80mg,1日1次,联合组给予补肾和脉方每日1剂,每剂2袋,每袋200mL,早晚餐后30min温服,同时晨起口服坎地沙坦80mg,1日1次.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24h动态血压、尿微量尿蛋白、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 1.动态血压:三组的动态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尿微量蛋白:三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下降(P<0.05),尤其是联合组更明显(组间比较P<0.05);3.内皮素和一氧化氮:三组的内皮素均明显下降(P<0.05),三组的一氧化氮均明显升高(P<0.05),尤其是联合组作用更明显(组间比较P<0.05).结论 对高血压伴微量蛋白尿的患者补肾和脉方和坎地沙坦的联合治疗较任一单治疗有更明显的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同时伴有血浆NO增加和ET-1水平降低,提示RAS阻断剂联合治疗较单药治疗有更好的肾脏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内皮功能改善有关.

    作者:任小娟;王健;郝振华;郭震兵;孙洁;夏拉夫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风失语的中医治疗进展

    失语症是脑血管意外所致的言语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水平及精神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对失语症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概述.

    作者:程强强;姜迎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三步六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三步六法”推拿与传统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配至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治疗组采取“三步六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法(第五版教材《推拿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10月第一版2014年1月第39次印刷),对两组患者治疗10天后及20天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愈显率为87.37%,对照组为70.7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三步六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便,绿色并疗效可靠.

    作者:孔锦涛;赵丰;王新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艾条灸对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讨论艾条灸对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接受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接受传统疗法,试验组46例患者另接受艾条灸,比价效果.结果 治疗2h后,对照组、试验组自行排尿率分别为58.33%、85.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艾条灸应用于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尿潴留的治疗中,可有效减轻症状,且操作简便,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黄瑞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疆部分地区血压正常高值患病率及中医辨证分型调查研究

    目的 研究新疆部分地区血压正常高值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并作血压正常高值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为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2年8月~2014年8月挑选新疆有代表性区域(阿勒泰福海县、伊犁新源县、库尔勒焉耆、乌鲁木齐南山牧区),各区随机抽取2个调查点,35≤年龄<65岁共计3482人,进行血压的横断面调查.结果 调查3482名常住人口中有1327人患高血压病,总患病率38.11%;血压正常高值1456人,患病率41.82%.血压正常高值人群的中医证型含量分布中,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肝火亢盛型.结论 新疆部分地区调查中显示,血压正常高值人群比例偏高,中医证型中以痰湿壅盛型为多;临床上需要进一步加强高血压知识宣教,普及高血压预防知识,尽早发现高血压并进行规范治疗,提高高血压的防治效果.

    作者:陈冉;白永江;许红峰;姚剑婷;吴梦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归脾汤口服液对小鼠抗应激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归脾汤口服液对小鼠抗应激作用.方法 采用归脾汤口服液对小鼠游泳时间的影响,对小鼠常压耐缺氧作用的影响,对小鼠耐低温、耐高温作用的影响.结果 归脾汤口服液能延长小鼠游泳时间、耐缺氧、耐低温、耐高温效果显著,均与人参近似.结论 归脾汤口服液具有增强机体耐疲劳、耐缺氧、抗寒、抗高温能力的作用,证实其能有效地改善机体的抗应激作用,调整机体非特异性紧张状态,使之转为正常的平衡状态.

    作者:柳春兴;戴汶灼;姚太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研究现状

    目的 总结近年来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进展,提出在临床科研应该注意的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方法 检索查新2010 ~ 2015年的相关文献,主要从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不同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发挥出针灸治疗本病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科研设计不严谨、疗效评定标准有很大的主观性、疗效评价以及后期随访等较少涉及,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结论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明显,研究前景广阔.

    作者:赵彦超;马忠;马子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特征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中医对糖尿病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将近几年2型糖尿病辨证分型及其代谢特征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范姣;刘浩;杨立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甘草药渣中甘草查尔酮A的制备

    目的 研究甘草药渣中甘草查尔酮A的制备及纯化工艺.方法 采用大孔树脂进行富集,硅胶柱层析与重结晶相结合进行纯化.结果 用该方法富集和纯化得到的甘草查尔酮A纯度达92.3%.结论 方法简便、成本低,所得甘草查尔酮A纯度高.

    作者:张娟;卿德刚;孙宇;王文亭;倪慧;贾晓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深部热疗对改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深部热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科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晚期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佳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支持治疗基础上给予康莱特注射液200mL日1次静点,连续21天为1疗程,联合深部热疗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状况改善情况,同时记录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极少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应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深部热疗安全有效.

    作者:李婷;崔峰;张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的fMRI研究现状

    本文的目的是概述10多年来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发展状况,并描述研究中发现的一些热点问题,后展望利用fMRI在康复治疗中脑功能重组的机制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云云;姜迎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实施五年级中医类实习生心理健康测评的重要性

    目的 充分了解在院实习生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心理危机值预警系统,及时采取相应对策,防止不良事件发生.方法 采用行业公认的症状自评量表(SLC-90)对医院2013-2015年在院实习的508名中医类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在三届中医类实习生中,有10名同学存在异常心理问题,其中2名同学通过住院干预治疗后正常返院实习.结论 在大五医学实习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测评极具重要性,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选,能够缩小关注范围、建立预警,及时发现实习生异常心理问题,做到及时处置,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谢丽媛;潘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顾文忠老中医验案举例

    1 皮肤病验案患者张某,女,26岁,201 1年7月就诊.全身皮肤散发出现高出表面丘疹,有瘙痒感,已经3年多,近半年加重,在手背和前额及背部出现散在丘疹,多次治疗无效,因丘疹渐大,睡眠时背部觉不适,面部影响美观,遂来就诊.刻诊:前额部见5枚大小不等的丘疹,手背有4个丘疹,背部散发共有20枚丘疹,用针挑开手前臂较大一个丘疹顶部,有血渗出,平脉弦稍滑,舌红苔黄腻.诊断:扁平丘疹;辨证:湿热内蕴,治以清热利湿,方选当归拈痛汤加减:羌活、苦参、赤芍各15g,茵陈、板兰根、苡仁各20g,防风、当归、黄芩、僵蚕各12g,炙甘草、猪苓、泽泻、知母、白术、地龙各10g,党参30g,升麻、苍术、葛根各6g.3剂,服后,患者觉心烦,口苦等症明显减轻,全身比较轻松,效不更方.原方7剂,皮损小的消失,大的减小,共服药65剂,皮损全部消失,以前较黑的面容也变白了,可谓一举双得.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黄柏超微粉的显微和溶出特征

    目的 研究超微粉碎前后黄柏中盐酸小檗碱溶出量、显微特征及粉体学性质.方法 用不同时间超声提取超微粉与普通粉,用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采用生物显微镜进行显微特征观察;测定粉体休止角和堆密度.结果 黄柏超微粉碎后盐酸小檗碱的溶出量和溶出速率显著提高;黄柏超微粉颗粒均匀,基本无完整细胞存在;与普通粉相比,黄柏超微粉体的休止角增大,堆密度减小.结论 超微粉碎有助于盐酸小檗碱的溶出,植物细胞破壁率明显提高,但流动性、充填性变差,有待于在制剂生产中进行改进.

    作者:李伟;贾春燕;张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TST结合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选择性痔上粘膜切除钉合术(TST)结合保留齿线术与外剥内扎创面开放术式(M-M)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选择60例Ⅲ、Ⅳ度痔病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TST组)和对照组(M-M组),观察比较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TST组在术后出血、排尿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水肿、肛门狭窄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ST结合保留齿线术对痔病的疗效与M-M术相似,该术式与M-M术相比,手术用时及创面愈合时间均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排便顺利,水肿及肛门狭窄的发生率低.

    作者:房栩丞;苗宪振;王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三联疗法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8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三联疗法(RPH、硬化剂注射治疗联合外痔切剥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择80例Ⅲ、Ⅳ期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行选择性痔上粘膜套扎术、痔上粘膜下硬化剂注射合并外痔切剥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并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治愈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切口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及治愈率方面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选择性痔上粘膜套扎术、硬化剂注射治疗联合外痔切剥术与传统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相比较,三联疗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治愈率高的优点.

    作者:李昆鹰;陈丽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电图数字化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与优势

    目的 凸显心电图数字化管理系统在医疗行业中的领先技术和优势发展.方法 分析总结了我院自2013年安装心电图数字化管理系统带给患者、医院、临床及心电图工作者不同的收益.结果 符合现代医疗要求的心电图诊断数字化管理系统,将与心电图有关的大量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与保存,实现心电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并用于远程查询、编辑及存储等.结论 电图数字化管理系统规范了心电图诊断报告,达到图形与文字描述的整体规范化.解决一直困惑在心电工作者中信息采集、图形分析和文字描述不能同时表达与资料保存问题.目前本系统已经投入运行,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董翠新;张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医学生临床带教体会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于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一定离不开一线临床的带教工作.临床实习是医学生教育系统中重要的阶段,是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重要过程,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和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我院刚刚通过了中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在临床带教工作中如何培养一名优秀的医学人才,临床实习带教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此次认证工作中也深有体会.为此,本文就如何做好临床带教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探讨如下.

    作者:王婷;杨惠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刘继祖老中医治疗眩晕(高血压病)经验

    刘继祖,主任医师,新疆省名老中医,从医近五十载,精究临证,善用经方,每起沉疴.老师治学严谨,重视理论根基,一部《伤寒论》,一万零七十六字,倒背如流,以至临证释疑,随口引据一气诵来,只字不误,搜寻注家,探绩寻隐,穷幽洞微,我们有幸跟随刘老学习,获益良多,现就刘老治疗眩晕(高血压病)经验作简单总结.一麟半爪,仅供参考.

    作者:马丽;尚玉红;安乐君;刘伯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