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肾灌肠方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实验

岳薇薇;马丽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3期, 糖肾灌肠方, 通腑泄浊
摘要:目的 观察以通腑泄浊为法的糖肾灌肠方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3期的临床疗效,使糖肾灌肠成为治疗糖尿病肾病3期(早期)贯穿始终的治疗方法.方法 把入组的60名糖尿病肾病3期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西医疗法(采用低蛋白饮食,胰岛素强化方案控制血糖,并配合ARB药物缬沙坦80mg,日1次,口服.合并高血压者,配合钙离子拮抗剂)+糖肾灌肠方(中药灌肠药液组成:生大黄30g、煅牡蛎50g、泽泻30g、丹参15g、槐花30g、附子15g、黄芩30g.灌肠方法:将药浓煎取汁,温度为37℃~38℃,一次性输液管插入肛门20 ~ 30cm,每次灌入250mL,保留30min以上,每晚1次),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疗法(采用低蛋白饮食,胰岛素强化方案控制血糖,并配合ARB药物缬沙坦80mg,日1次,口服.合并高血压者,配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疗程为20天,在治疗前后分别对尿微量蛋白、胱抑素C、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1)本试验纳入分析共6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指标比较:治疗组在改善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胱抑素C、甘油三酯、胆固醇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 糖肾灌肠方在对2型糖尿病肾病3期的治疗中,对减少尿微量白蛋白,降低空腹血糖方面的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在治疗糖尿病肾病3期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新疆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牙周病患者种植修复的研究进展

    牙周病是侵犯牙齿支持组织及牙槽骨的慢性感染性破坏性疾病,是口腔内的常见病之一,也是导致成年人及中老年人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种植修复是目前牙齿缺失的主要修复方法之一,牙周病患者导致的牙齿缺失可能影响种植义齿的成败,现就牙周病患者的种植修复经过查证相关资料文献,做相关论述.

    作者:罗姣;祝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医外治奥沙利铂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进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也随之逐渐上升,化疗在其治疗过程中疗效肯定,但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也应引起重视.譬如,FOLFOX方案已成为结直肠癌辅助与姑息治疗的标准方案,但其中奥沙利铂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OXIN)达30%~40%,且有剂量限制性[1-2],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现代医学在治疗OXIN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中医药治疗也展现了较好的前景.

    作者:韩芸;节阳华;张洪亮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混合痔围手术期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通过对混合痔围手术期针刺镇痛近十年的文献进行检索分析.发现近三年针刺运用于混合痔围手术期镇痛的研究开始增加,其中以埋线、电针较为常见.针刺在镇痛同样有效的基础上更有易于操作,镇痛时效长,临床创伤小,并能够减少其他并发症等优势,但仍有问题需要解决.

    作者:李蔚;赵华;陈泽钦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紫草三黄栓中紫草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 优选紫草三黄栓中紫草的提取工艺,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流速为因素进行考察内容,以羟基萘醌总色素含量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优选紫草三黄栓中紫草的提取工艺;考察温度对紫草提取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紫草三黄栓中紫草的佳提取工艺为:紫草用10倍量95%乙醇渗漏提取,渗漏流速为1ml.min-1;紫草中羟基萘醌总色素遇热较稳定.结论 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赵媛;杨继彪;刘艺;库德热提·阿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吴茱萸贴涌泉穴治疗寒邪犯胃型呃逆的观察护理

    目的 探讨吴茱萸贴涌泉穴治疗寒邪犯胃型呃逆的功效及护理方法改进.方法 将100例寒邪犯胃证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对照组采用中药半夏泻心汤口服,治疗组在半夏泻心汤加减的基础上,配用吴茱萸适量调和穴位贴敷,外用贴膜固定,5天后评价效果.结果 两组对呃逆止呃均有效(P>0.05),但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吴茱萸贴涌泉穴治疗寒邪犯胃型呃逆具有很好的功效.

    作者:陈兴莲;王琴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通过分析、概括近年来中西医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文献,对病因病机及治疗情况进行了阐述,旨在指导临床.

    作者:邵晶;陈红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变应性鼻炎中医研究进展

    本文从病因病机入手,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R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治疗AR方式灵活多样,包括中医药内治、针灸、帖敷等外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疗效显著.

    作者:钟燕霞;胡浩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脾胃”与“皮毛”表里相关理论的研究概况

    本文针对“脾胃”与“皮毛”表里相关理论内涵,“脾胃”对“皮毛卫外功能”的影响作用,基于“脾胃”功能失调的皮肤病病机特点等问题从中医系统经典文献,现代研究和临床实践角度进行了总结和概述,综述了大量的研究信息,并对这一理论的价值和今后科学研究,临床实践提出了研究展望.

    作者:李立华;周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巴布那儿醇提取物急性毒性实验

    目的 研究巴布那儿提取物的毒性,并为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及给药剂量提供参考.方法 选用小鼠口服灌胃作为给药途径,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观察急性中毒表现,按Bliss法程序统计处理计算.结果 小鼠口服巴布那儿提取物半数致死量LD50=4.80g/kg和95%置信区间为3.81~6.05g/kg.结论 巴布那儿提取物有一定毒性作用,应引起临床用药的注意.

    作者:李茜;卢军;图尔贡·图拉普;李小雯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枳术宽中胶囊联合常立宁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评价

    目的 探讨用超声高频探头与凸振探头相结合评价“枳术宽中胶囊”联合“常立宁”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前后大小变化.方法 追踪自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120例3岁~7岁患儿,测量及记录服药前后淋巴结数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结构、纵径、横径(L/T≥2),淋巴结内部回声与周围有无浸润,观察收缩期血流速度、方向,测量频谱曲线,计算阻力指数,对比治疗前后数据的改变.结果 枳术宽中胶囊联合常立宁组治疗效果明显.120例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纵径(L)横径(T)均明显缩小、数量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儿淋巴结血流呈短棒状或枝状,治疗后大部分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超声评价枳术宽中胶囊联合常立宁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林弋轩;汤菲菲;李婷;王晓莉;崔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金丸合穴位注射治疗声带小结5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中成药小金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声带小结的疗效.方法 选取50例声带小结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小金丸口服配合旁廉泉穴位注射,10天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 治愈12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结论 小金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声带小结可有效治疗声带小结,避免手术痛苦、手术后声带表面瘢痕形成及术后复发.

    作者:苏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联合GnRH-a类药物副反应的中西医治疗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问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而引起的疾病.本病多发于育龄期妇女,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占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80%.目前手术联合术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是有效的治疗方式,可有效的降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用于EMs术后治疗有突出的疗效,但由于该药物容易导致低激素症候群,从而使其长期应用受到了限制.本文从中西医两方面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联合GnRH-a类药物副反应的治疗进行了探讨,并对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为今后改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联合GnRH-a类药物副反应的中西医结合有效治疗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马晓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预制药组之运用规律与方剂计量学分析方法

    阐述预制药组及其所分药对、药仨、药发的概念;解析其运用形式与配伍结构;设计组合强度、使用率、药物入组比与离组比等方剂计量学专项分析指标,拟定其计算公式;建立预制药组5种提取方法;提出预制药组分析与比较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本文提出的预制药组分析方法,可提高传统药对研究的客观性与科学性,运用本法开展预制药组研究将有俾于辨证论治理论的深化与完善.

    作者:周铭心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自拟排石汤结合震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观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泌尿系结石成为门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且呈现逐年增高态势.其中输尿管结石占其中较大多数,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相比之下所占比例较少.我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机并结合用自拟排石汤中药排石治疗,两年多来共诊疗160余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强;秦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王海云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撷萃

    目的 介绍王海云诊治强直性脊柱炎的经验.方法 跟师学习,总结其临床经验.结果 王海云认为肾及督脉亏虚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内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为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外因,治疗此病当分型辨证论治,分别给予补肾强督,或祛寒除湿,或清热利湿,或活血通络除痹.结论 临床上多数患者常能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慕芝;邢铁艳;段红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看图识病”式教学在中医眼科学临床示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看图识病”式教学模式在中医眼科学临床示教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2010级中医学专业五年制的2个平行本科班分为实验组(63人)和对照组(61人),实验组采用“看图识病”式教学模式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临床示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临床示教.教学结束后,收集、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分析考试成绩.结果 实验组及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分别为86.23±5.21、71.01±4.96,病例分析题成绩分别是18.76±1.05、10.42±3.5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问卷调查中,赞成“看图识病”式教学模式的学生比例明显高于传统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医眼科教学的临床示教中,“看图识病”式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更具优势,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升了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银丽;燕涛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针灸治疗腰椎术后残留症状

    腰椎术后残留症状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手术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而目前临床上可广泛应用且疗效确切的药物却相对较少.近年来,在采用中医药治疗该病上获得较大进展.中医疗法的应用可起到一定快组织修复、减轻致残程度效果.通过运用口服中药或针灸可以明显改善腰椎术后残留症状、腰背部疼痛;而针药结合,内外兼治达到外疏经脉,内化瘀结的效果,故采用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结合针灸治疗,对于改善患者术后残留症状、促进早期恢复,可以取得不错疗效.

    作者:莫军;黄异飞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在肛肠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在肛肠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科实习的50例实习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式教学.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科实习的50例实习生作为观察组,采用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教学.比较两组学生考核成绩、学习态度及学习能力评分.结果 进行考核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成绩优秀率、良好率明显升高,合格率明显降低,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成绩差的比例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团队协作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评分显著提高,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标准化病人教学在肛肠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提高学生考核成绩、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学习能力.

    作者:王东宏;潘芳杰;徐斌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小半夏汤治眩晕1例

    小半夏汤原主治心下支饮之呕吐.同样由痰饮内阻导致气机升降失调而致的头晕,小半夏汤也可以涤痰升清阳,化饮复升降,治疗头晕.

    作者:刘耕涛;岳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整脊结合腹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整脊结合腹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整脊推拿组和整脊结合腹部推拿组各30例,补充两组的治疗方法,治疗20d后,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56.7%,总有效率(包括治愈、好转)为93.4%;对照组治愈率为43.3%,总有效率为73.3%(P< 0.05),整脊结合腹部推拿组在治愈率和有效率上要明显高于整脊推拿组.临床疗效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整脊结合腹部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程;屈玉疆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新疆中医药杂志

新疆中医药杂志

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