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赵明芬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的佳方案.方法 收集并综述近十年关于中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英文文献.结果 虽然目前西药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较好,而在GnRH-a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中药治疗则效果更佳.结论 中医中药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的优势已初见端倪,既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亦无低雌激素样反应,同时还可以改善GnRH-a类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作者:王梦梦;闫宏宇;韩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急性软组织损伤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文章总结了近年来在遵循RICE原则的基础上中药贴敷、不同赋形剂、综合疗法及现代医学对中药外用治疗软组织损伤机制研究的进展,认为中药外用对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找到佳治疗组合及规范中药外敷疗法是必要的.
作者:宋圆圆;吕发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掌握细菌耐药情况,指导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2015年1月至12月细菌耐药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革兰氏阴性菌检出率高,革兰氏阴性菌中排前五位的细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阴沟肠杆菌;②革兰氏阳性菌中排前五位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③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及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均高于同期全国水平;④中医院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及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低于同期全国水平,且中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酶烯类的耐药率由2014年的26%~73%之间上升到30.1%~77.3%之间.结论 正确合理的应用抗生素,是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的发生的佳选择;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同时应当兼顾地区差异,以本地区主要耐药趋势为参考依据,抗生素轮替使用;在条件允许时,应尽早获得病原学证据,依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
作者:杨惠琴;王兵;马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小儿过敏性紫癜是儿科常见疑难病,周盈主任医师对其病机、辨治有独到的见解,认为本病发病当责之于为风热夹湿、瘀热互结、肝脾肾不足,而湿热贯穿始终,临证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凉血止血为治则,辨证论治,灵活变通,多获良效.
作者:程爱;周盈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确定甘草渣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甘草查尔酮A为对照,采用UV法测定甘草渣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UV法测定甘草渣总黄酮含量:检测波长为453nm,甘草查尔酮A在0.0255~0.1533m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4.27%(n=6),RSD为4.43%.结论 UV法简便、快速,可以用于甘草渣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娟;卿德刚;王文亭;孙宇;倪慧;贾晓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讨论艾灸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艾灸治疗的风寒湿型及气血虚型肩周炎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口服治疗,试验组患者在西药口服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艾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10天后,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灸治疗肩周炎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燚梅;魏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新西兰白兔椎间盘老化进程.方法 选择取32只雌雄各半新西兰白兔,按年龄分为2组:A组均为3月龄新西兰白兔;B组均为9月龄新西兰白兔.用抗BrdU单标抗体以及其它代表分化的标记物抗体进行双标免疫组化反应检测.结果 不同年龄组新西兰白兔均检测到细胞增殖从niche区域向纤维环和椎间盘内部逐渐迁移.niche位于细胞似乎在椎间盘区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不止在幼年的新西兰白兔模型上可以发现,在成年的新西兰白兔模型上也可以发现.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支持祖细胞从干细胞niche位向椎间盘区域迁移,祖细胞可能对成年哺乳动物椎间盘再生起到一定的作用.
作者:胡炜;刘振峰;吴彦生;刘新志;刘岩路;黄异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莱菔为十字花科(RaphanusL)莱菔属(RaphanusL.sativusL.)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根、叶和种子均可入药,在世界各国均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尤其是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中的应用广泛.本文归纳了莱菔及及莱菔子的临床应用及疗效,重点对其在恢复胃肠功能的应用现况作一综述.
作者:李亚楠;邓明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全国六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证候、证素分布规律,为规范临床辨证论治奠定基础.方法 检索近20余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文献资料,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的分析.结果 ①证候:全国六区COPD皆有痰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西北、华北地区痰浊阻肺证为主,华南、华东、华中地区以痰热壅肺为主,西南地区痰瘀痹肺为主;②证素:病性本虚标实,实者多为痰、热,虚者多为气虚,病位多在肺、肾、脾.结论 全国六区COPD证型、证素分布既表现出普遍一致的共性,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作者:常文俊;李风森;荆晶;高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止痛散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癌症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门诊部及住院部接受治疗的气虚血瘀型恶性肿瘤中重度疼痛患者140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采用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治疗组加服止痛散加减.两组均以30d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后,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结果 经治疗,在疼痛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止痛散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癌症疼痛具有较好的镇痛疗效,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能够有效降低三阶梯止痛药物的毒副作用.
作者:林燕;段春燕;付艳丽;王巧琳;王宁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围绝经期焦虑症是指初次发病于围绝经期,以焦虑不安、精力缺乏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本文通过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的论述,展开对围绝经期焦虑症的中医病机研究,以期为围绝经期焦虑症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贺微;刘爱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腹部穴位按摩配合消积膏贴敷神阙穴治疗老年便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便秘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组,每组各20例.对照1组在生活方式干预和防治便秘的饮食指导的基础上予以消积膏贴敷神阙穴治疗,对照2组在生活方式干预和防治便秘的饮食指导的基础上予以腹部穴位按摩治疗,治疗组在生活方式干预和防治便秘的饮食指导的基础上予以腹部穴位按摩配合消积膏贴敷神阙穴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患者便秘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①对照1组的有效率为70%,对照2组的有效率为60%,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5%;②治疗组的排便间隔延长、大便干燥硬结、排便后有残留感或不适感等症状上的改善明显优于两个对照组,三组间便秘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便秘病患者在日常健康宣教和饮食指导的基础上,采用腹部穴位按摩配合消积膏贴敷神阙穴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丽;张瑞;钟巧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我院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状况.方法 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对策,以提高护理人员创新能力,进而分析现状.结果 我院2016年共申报护理新技术、新项目8项,累计临床治疗人数达5752人次.数量与质量均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 护理人员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认识不够、缺乏系统的学习训练,缺乏相关的政策与管理措施,应加强有关方面的培训与指导,以提高各层次护理人员的创新能力.
作者:郭燕;李敏;彭长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病例资料,按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n=30)术后接受中医护理,对照组(n=30)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对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患者的应用,具有促进肠功能快速恢复,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及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起着重要作用,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借鉴.
作者:李学红;刘永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错颌畸形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有:一者影响其外貌五官的端正,二者影响其颌关节或咀嚼功能,三者影响其择业和社交,四者影响其心理健康.据报道,错颌畸形的患病存在地区差异、民族差异.近年来错颌畸形的正畸治疗需求在国内外广泛增加,在我国亦逐渐受到医生、患者及家属的重视.本文就青少年错颌畸形的不良影响、患病现状、发病率相关因素等作综述.
作者:王震;祝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恶性肿瘤首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诸多临床文献报道表明,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已成为肺癌临床治疗的主流.本文从祖国医学的角度着手,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优越性.
作者:刘述梅;吕书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属于慢性克隆增殖性疾病,目前其西医学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而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机为气血不和、内外邪瘀.大量的临床文献表明,中医药治疗本病有显著优势,但缺乏中医证候分级量化标准、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数据.撰此文以总结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中医药研究现况,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探析和展望.
作者:高丹;白玉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中医护理方案在消渴病(2型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中医护理干预.结果 在中医护理方案的干预下,病人尿量增多、口干多饮、多食易饥、倦怠乏力、肢体麻木、疼痛、肢冷、视物模糊、皮肤瘙痒、腰膝酸软等症状的辨证施护落实率达100%,且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对消渴病(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增强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王孝萍;董彦平;关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正交实验优选红花配方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 采取正交设计L9(34),以颗粒成型率、吸湿率、休止角的综合评分作为考察指标,考察辅料的种类、混合辅料比例、浸膏粉与辅料配比、润湿剂乙醇体积分数和乙醇用量等工艺参数.结果 佳成型工艺条件:以糊精和oα-乳糖(1:2)为辅料,浸膏粉/辅料(1:2);乙醇体积分数为80%,乙醇的用量为10%.结论 该工艺简单易行,稳定可行,为大生产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何婷;李柯翱;季志红;田树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中药灌肠对小儿感冒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小儿感冒高热患者12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应用中药灌肠加以常规治疗,对照组60例只进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退热时间,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退热效果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药灌肠治疗小儿感冒发热临床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万雅丽;周盈;李兰;刘津艺;蔡爽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