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晴;刘春景
目的 观察和分析自拟消痞汤加减治疗老年性胃痞病脾虚气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门诊收治的自拟消痞汤加减治疗的老年性胃痞病脾虚气滞型患者124例,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治疗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愈57例,好转5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9.5%.结论 自拟消痞汤加减治疗脾虚气滞型老年性胃痞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连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而发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则易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笔者检索近年来八段锦运动疗法干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伴发病的有关文献资料,发现此疗法安全可靠、简便效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秋金玲;李凯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且伴有精神不振、急躁易怒、焦虑抑郁、潮热汗出、失眠健忘等一系列心身症状.王多让主任医师对其辨治有独到的见解.王老结合其五十余年临床辨治经验,认为更年期综合征的病机总属阴阻失调,细化则有肾阴亏虚、精血不足、冲任二脉亏损、肾阳虚衰等不同证候证型.
作者:庞春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药的升降浮沉是药物在人体内的几种运动趋势,我们称之“药势”.这种“药势”对于治疗疾病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鉴于现代《中药学》教材按照药物功效进行分类,此种分类方法有交叉,药物分类界限不甚清楚等问题,本文依据升降浮沉“药势”的分类方法对常用中药进行重新分类.
作者:韩俊涛;王鸿雁;李冰鹤;郑凯英;张凤乾;胡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临床典型病例调查探索“肺主皮毛”理论内涵及其对荨麻疹和过敏性鼻炎辨证论治的指导意义.方法 通过对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及第五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荨麻疹患者113例作典型病例临床调查,分析总结荨麻疹兼见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情况.结果 ①113例荨麻疹患者中有51例兼见过敏性鼻炎(占45.13%),急、慢性荨麻疹兼见过敏性鼻炎的比较,x2=5.271,P<0.05;②51例荨麻疹中有43例先发有过敏性鼻炎(比例为84.31%),40例慢性荨麻疹中有32例先发过敏性鼻炎(比例为80%).结论 荨麻疹与过敏性鼻炎基本病机皆与“肺”相关,肺失宣发与肃降或肺气虚弱可能是荨麻疹兼见过敏性鼻炎发作的主要原因.
作者:吴乐;周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COPD临床上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现代研究发现,COPD常伴有气道粘液的高分泌、气道炎症加重,导致反复感染,提示气道黏液高分泌在COP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的关于黏蛋白表达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的关系、中医药干预对COPD黏蛋白表达的影响等方面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作者:刘莉娟;朱玉龙;马艳;许晋东;李东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压疮的治疗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肛肠外科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的压疮患者18例.本研究采取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治疗后观察全部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 18例患者每次住院天数均为10~14天,通过1~3次连续或间断住院治疗,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表现为创面缩小、渗出物减少,有2例Ⅱ期压疮痊愈.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压疮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收效显著.
作者:王慧平;张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病变,发病率约占整个骨关节炎(Osseous Arthritis,OA)发病率的80%.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KOA的发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的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日益成为国内外医学专家研究的热点之一.KOA隶属中医“膝痛”、“膝痹”、“痹证”、“骨痹”等病证范畴,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文献资料.本文将近年来中医外治KOA的临床文献作一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探析和展望.
作者:阿曼·再提哈力;方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为了提高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养和阅读素养,我校通过组织首届“中医药社杯”全国悦读中医校园之星评选活,成立了新疆医科大学悦读中医读书会.读书会这一平台为提高高校大学生阅读素养、传播中医药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高校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作者:宋和平;宋晓平;赵鸿锴;黄雄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导致痴呆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及老年前期,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其主要特征,随着疾病进展而逐渐加重.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此病病因不明,病机复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其重要防治措施.该文就近几年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方法,包括神经心理学测试、实验室生物标志物检测、神经影像学检查、脑电图、基因检测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热孜娅·艾合买提;帕丽丹·吾术尔;塔依尔·吐尔松;努尔买买提·艾买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隔药饼灸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例,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组患者接受中医隔药饼灸疗法,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4%、92%,明显优于时照组的20%、56%,两组间比较差异宥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 隔药饼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俊玲;赵洪霄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根据相关资料的数据统计可以得出,近年来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高发群体为青少年、运动人员以及跳舞者.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对患者的活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中药熏洗在临床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从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背景、中药熏洗的背景、中药熏洗治疗踝关节软组织撞击综合征的情况、中药熏洗的发展前景等方面入手进行综述.
作者:刘鑫;吕刚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呼吸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肺部疾病之一,有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而长期反复发作常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故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及防治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医学专家研究的热点之一.以下从中西医理论和方法体系阐述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姚丽敏;高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确定罗勒种子中芦丁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将罗勒种子中芦丁进行测定: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18∶82),检测波长360=nm,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为10L.结果 HPLC法测定的芦丁含量线性范围为4.95~24.75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65%,RSD=1.62%(n=6).不同产地罗勒种子药材中芦丁的含量在4.29~200.18mg/g之间.结论 本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罗勒种子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蒋兵;陈良;徐晓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隶属于中医“泄泻”、“下利”、“休息痢”、“大瘕泄”等病证范畴,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被公认为结肠癌的癌前病变.溃疡性结肠炎病情缠绵难愈,极易复发,且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日益受到广泛关注.大量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UC的论著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从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生活干预、心理调控五个方面对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作者:曹妤馨;史红;曾斌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活血祛湿通络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门诊治疗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6例,辨证属气滞血瘀型或湿热蕴结型,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6).对照组予常规口服左氧氟沙星胶囊和盐酸特拉唑嗪胶囊治疗,治疗组予活血祛湿通络汤治疗,两组均服药2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治疗组总有效率93.48%,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祛湿通络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
作者:郁俊文;张添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以膝关节软骨破坏为主的退行性关节疾病,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活动时可有摩擦响声为特征,其病理表现为膝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膝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该病已成为中老年人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KOA主要分为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近年来,祖国传统医药治疗KOA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针灸更是以其疗效显著、操作简便、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杨兰;卢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脑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是以智力衰退和行为、人格变化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包括阿尔茨海默氏病、血管性痴呆、混合型痴呆和其他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属西医病名,是老年性痴呆疾病的一种,隶属中医“痴呆”病证范畴.中医学源远流长,对痴呆病证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文献资料.本文拟对古代中医文献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为中医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石莹莹;胡晓灵 刊期: 2017年第01期
胃气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胃气盛衰与疾病发展、转归和预后息息相关,故有《黄帝内经》“五脏皆禀气子胃,胃者五脏之本”、《脾胃论》曰“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论.肿瘤疾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及临证辨治,亦需重视胃气.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从恶性肿瘤发病机制、胃气生理功能、胃气与肿瘤产生的关系以及胃气在肿瘤治疗中作用四个方面,探讨、综述“顾护胃气”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
作者:杜腾飞;吕书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中医针灸理论指导下,将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置入穴位内,利用线对穴位产生的持续性刺激作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创伤较小、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好等优点,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文献资料.现将近年来应用穴位埋线法治疗胃肠疾病、肺系疾病、妇科疾病、脊柱类疾病、肥胖症、中风、面瘫、失眠症及其他病症的主要临床应用做一总结,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作者:姚晓兵;帕茹克·鲁提夫拉;马忠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