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价值

贺碧蓉;程璐

关键词:高频超声, 甲状腺乳头状癌, 癌诊断, 超声检查, 回顾性分析, 超声声像, 临床诊断, 病理证实, 癌患者, 特点, 术后, 价值
摘要:本组对26例术前行超声检查,术后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高频超声声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特点,并评价高频超声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诊断胎儿成骨发育不全1例

    孕妇,26岁,孕1产0,妊娠34周.男女双方身体健康,非近亲结婚,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孕期无服药史.超声所见:臀位,双顶径8.6 cm,相当于妊娠34周左右,颅骨光环完整,胎儿颅骨较薄,颅骨回声低弱,加压探头时颅骨光环稍变形,脑中线居中,双侧脑室对称、不扩张,脊柱排列整齐,胎儿四腔心可见,胎心率146次/min,律齐,股骨长3.8 cm,肱骨长3.6 cm,相当于妊娠22周,股骨呈弓形弯曲(图1),胎儿肾脏、膀胱未见异常,羊水大垂直深度2.5 cm,胎盘位于宫前壁,厚3.0 cm.

    作者:雷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肱动静脉瘘1例

    患者男,24岁,右肘部和右侧尺骨远端肿胀疼痛1个月就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右侧上肢较左侧稍粗,颜色轻度发红,右肘部及尺骨远端可见包块,可触及震颤.患者2个月前有右侧肘部外伤史.超声检查:右侧肱动脉的中部管壁可见连续性中断,破口处宽约2.2 mm,与肱静脉相通(图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右侧肱动静脉之间可见花色血流(图2).超声提示:右侧肱动静脉瘘形成.其后经血管造影证实.

    作者:剧红娟;李涛;剧宏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肉瘤1例

    患者女,54岁,体检时超声发现腹部包块入院.主诉绝经8年,近2年自感下腹部坠胀,长期便秘伴头晕、头痛、心慌及全身乏力.体格检查:体形偏瘦,精神差,腹部扪及实性包块,活动度差.

    作者:秦旭红;魏策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频超声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价值

    本组对26例术前行超声检查,术后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高频超声声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声像特点,并评价高频超声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贺碧蓉;程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机械指数联合高剂量造影剂行心肌声学造影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机械指数(MI)超声辐照联合高剂量国产超声造影剂心肌声学造影,对大鼠血流动力学及组织器官损伤情况的影响.方法 20只正常SD大鼠,经颈静脉注射全氟丙烷人血白蛋白微球注射剂(1 ml/kg),在造影模式下调节MI至大(MI=1.9),采用R波触发,每6个心动周期一次.造影前后分别监测心率、心电图、血压、肌钙蛋白T,结束后取大鼠心、肝、肾进行病理检查.结果 大鼠心率、血压、肌钙蛋白T测值在造影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造影后心脏病理检查见轻微损伤(心肌纤维稍变粗,胞浆呈细颗粒状;间质血管扩张充血),肝、肾未见异常结构改变;一只大鼠在注射造影剂的过程中出现室性期前收缩,注射结束5 min后恢复正常.结论 在常规超声条件下高MI及高剂量造影剂心肌声学造影对正常实验大鼠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肌钙蛋白T升高不明显,病理示心肌轻微损伤,偶致短暂室性早搏,但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本实验证实,高MI联合高剂量国产声学造影剂行心肌声学造影对于正常大鼠是安全的.

    作者:吴小苑;查道刚;刘伊丽;张川;周冰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价值

    骶尾部畸胎瘤,起于尾骨,是胎儿时期常见肿瘤之一,发生率约为1:40 000.超声检查即可诊断.近几年我们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骶尾部巨大畸胎瘤内血流情况.现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胎儿骶尾部巨大畸胎瘤CDFI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强;单诗山;李洪霞;吴邦骐;许丽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高血压昼夜节律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探讨高血压昼夜节律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0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夜间血压均值较白昼血压均值下降≥10%者确定为杓型组(42例);夜间血压均值较白昼血压均值下降<10%者为非杓型组(61例).同时选取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用DTI记录二尖瓣环侧壁、间隔、前壁和下壁的舒张早期和晚期的峰值运动速度及其比值,计算上述四个位点的均值,分别以Em、Am、Em/Am表示,并用二尖瓣血流多普勒(MPWD)检测舒张期血流速度E峰、A峰及E/A比值以作比较.结果 高血压组二尖瓣口血流参数、二尖瓣环DTI参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杓型组和非杓型组间E、E/A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但非杓型组Em、Em/Am比值明显低于杓型组(P<0.05).结论 DTI技术能简便、准确定量高血压患者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的改变,从而准确判断舒张功能受损的程度,其作用优于传统的MPWD.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可能提示存在更严重的左室舒张功能损伤.

    作者:徐幸;岳瑞华;沈钧乐;史若飞;黄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诊断

    心肌致密化不全是由于胚胎时期心内膜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临床少见.按照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更新的心肌病的定义和分类,归类为未定型心肌病;按2006年AHA专家共识,分类为原发性心肌病中的遗传性心肌病.现将我院自2004年8月至2008年8月诊治的4例心肌致密化不全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固泓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声对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总结分析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探讨超声检查对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分析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大小、位置、血流情况等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15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患者中6例肿瘤血流丰富者出现羊水过多、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另9例胎儿和血管瘤共存至分娩.结论 超声检查是诊断胎盘血管瘤首选的检查手段.

    作者:王虹;王洪波;侯秀娟;王晓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研究进展

    随着速度向量成像(VVI)、血管回声跟踪(ET)及超声造影等技术的开展,超声在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弹性及斑块稳定性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超声检查能准确反映颈动脉结构及功能改变,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预测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陈钰仪;赵萍;卓文杏;田媛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三维超声检查对胎儿肢体畸形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在胎儿肢体畸形成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表面成像及透明成像方法,对15例产前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发现或疑为胎儿肢体畸形的病例,进行三维超声成像检查,比较二维、三维图像提供畸形的部位及细节的准确性.结果 15例均能进行三维扫查,并得出表面或大透明图像,经产后证实二维超声对病变部位及细节判断准确者分别为12例(80.0%)和10例(66.7%).而三维超声判断准确者分别为14例(93.3%)和13例(86.7%).1例胎儿并指畸形二维、三维均漏诊.结论 三维超声表面成像方式能够反映肢体畸形的外貌特征,采用大透明成像方式,能够了解畸形肢体的骨骼数量和形态改变.三维超声对胎儿肢体发育异常的病变部位及细节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是二维超声的重要补充形式.

    作者:林果;刘杨;侯莉;吴琼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椎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超声诊断

    目的 探讨椎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诊断为椎动脉狭窄患者的超声资料,根据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分型.结果 55例患者根据其超声表现分为以下五型:椎动脉先天性发育细小型16例,内膜增厚型11例,斑块狭窄型20例,闭塞型7例,外源性压迫型1例.椎动脉狭窄性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有特异性表现.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狭窄性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并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资料.

    作者:徐大华;陈伟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含三聚氰胺奶粉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超声诊断研究

    目的 探讨婴幼儿泌尿系结石与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关系.方法 利用超声技术分别筛查5845例6岁以下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婴幼儿和225例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泌尿系结石的发生情况.结果 母乳喂养组未检出泌尿系结石,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组泌尿系结石548例,其中食用三鹿奶粉者357例,食用其他奶粉者65例.结论 婴幼儿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与泌尿系结石的发生有明显的关系(P<0.05),且在婴幼儿性别、食用时间、不同年龄间泌尿系结石发生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杨洁;张学兰;梅丽霞;白莉;周祖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经直肠超声辅助动脉栓塞治疗前列腺增生

    目的 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动脉栓塞治疗前列腺增生适应证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 比较分析动脉栓塞治疗前列腺增生成功和失败病例的声像图资料,对两组前列腺的大小、突入膀胱的深度、内部血流、供血动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动脉栓塞成功病例治疗前:前列腺大小96.5~187.6 ml,平均127.3 ml;突入膀胱的深度0.9~3.5 cm,平均2.3 cm;内部血流信号2~3级;少有1支以上明确的供血动脉.失败病例:前列腺大小52.3~117.5 ml,平均101.5 ml;突入膀胱的深度0~1.8 cm,平均0.6 cm;内部血流信号1~2级;无明确的供血动脉.结论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前可对前列腺的情况做出正确评估,对动脉栓塞治疗前列腺增生,在适应证的选择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侯敏;闫合理;高元安;王静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声造影诊断小乳腺癌(直径≤2.0 cm)临床价值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直径≤2.0 cm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造影技术于术前检测57例乳腺小肿块患者,利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时间-强度曲线类型、肿块增强模式,并分析上述结果在良恶性肿块间的差异.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例在肿块的大小、基础强度、峰值强度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良恶性肿块在强化强度、上升斜率、强化强度指数以及曲线类型、增强模式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超声造影后乳腺肿块的强化强度、强化强度指数,以及曲线类型可作为鉴别良、恶性乳腺小肿块的有效指标.

    作者:张建兴;沈嫱;蔡丽珊;宋光辉;沈建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声在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进行介入性诊断治疗的并发症之一,常引起感染、出血及局部压迫等症状,宜早期诊断和治疗.本组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在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松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膝关节滑膜骨软骨瘤超声表现1例

    患者男,53岁.因发现左侧腘窝部肿物1周,左下肢微痛1 d来我院诊治.超声表现:于左侧窝探及范围约48 mm×36 mm×12 mm的略低回声(图1),自腘窝处可延伸至膝关节内侧及髌骨下方,肿块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欠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其内可见点状及短线状血流信号,呈动脉频谱,阻力指数0.70(图2).超声提示:左侧窝及髌骨下方实性肿物.术后病理诊断:左膝滑膜骨软骨瘤.

    作者:田鹏;陶文鸿;杜毅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腹膜后血肿的超声诊断分析

    腹膜后血肿主要为腰腹部外伤后的并发症,及时的诊断对治疗和抢救病人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组总结我院经B超检查并经临床确诊的24例腹膜后血肿患者的资料,对漏诊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吴社谋;李园;张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声像图特征与病理及Id1mRNA、Id2mRNA表达的研究

    目的 立足超声检查,分析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的病理表现,进一步认识其超声特征;探讨ILC的超声表现与Id1mRNA及Id2mRNA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42例ILC样本中Id1mRNA及Id2mRNA的表达,并与ILC的超声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Id1mRNA在乳腺正常组织中表达低于癌组织(P<0.05),ILC WHOⅢ级表达高于WHOⅠ级(P<0.01).Id2mRNA在正常组织中表达高于癌组织(P<0.05),WHOⅢ级表达低于WHOⅠ级(P<0.05);具有毛刺征及周边高回声晕特征的组别,Id1mRNA均呈高表达(P均<0.01),Id2mRNA的表达与ILC超声征象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LC声像图表现与其病理改变密切相关;ILC的超声征象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Id1mRNA的表达水平.

    作者:郑敏;杨木蕾;杨木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胎儿唇裂伴左侧牙槽突裂1例

    孕妇,27岁,孕2产1.第一胎于孕2个月时停止发育.无家族遗传病史.现孕24周来我院行超声检查.

    作者:吕英姿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