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诊断颈动脉硬化性闭塞2例

王艳;王雪;王凤平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 临床诊断, 颈动脉, 硬化性, 颈总动脉内膜, 颈总动脉管, 超声检查, 强回声, 脑梗死, 蜂窝状, 低回声, 右眼, 头痛, 失明, 患者, 管壁
摘要:例1:患者,男,66岁,因头痛3 d,右眼失明1 d来我院就诊.临床诊断:脑梗死.超声检查:双侧颈总动脉内膜不均匀增厚,厚处约1.2 mm.右侧颈总动脉管腔内被大量低回声充填(图1),内有散在的条索状中强回声,似蜂窝状,管壁搏动消失.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诊断肝脓肿心包瘘1例

    患者,男,43岁.因发热、剑突下疼痛并胸闷心悸2周入院.超声所见:肝体积明显增大,形态不规则,包膜清晰,缘角钝,左外叶上段内见一174 mm×167 mm×135 mm实液性混合性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壁厚不光滑,内部回声不均匀,以液性为著,余部肝实质回声均匀,血管网显示清晰,门静脉内径11 mm,肝内胆管未见扩张.

    作者:蓝雪华;李茂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胎儿膈疝1例

    患者,女,30岁,孕28周,产前超声检查所见:宫内单胎,胎头居下方,双顶径7.6 cm,颅内结构及头皮未见明显异常,脊柱排列整齐,胎心率120次/min,律齐.腹围切面扫查未见胃泡回声,且腹围测值小.

    作者:郑海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库肯勃氏瘤3例

    库肯勃氏瘤是胃肠道或乳腺肿瘤转移到卵巢的恶性肿瘤,临床较为少见.现将我院所遇3例库肯勃氏瘤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芬;宁荣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低置胎盘伴胎盘早剥、隐性出血1例

    患者,女,36岁,孕5+月,要求终止妊娠,该孕妇孕期无腹痛、出血史.妇科检查见阴道壁充血,分泌物呈黄色.白带查见霉菌.

    作者:陈静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检查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

    本文就我院经超声诊断为胎儿畸形与胎儿分娩及引产后证实的34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朱爱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检查在胎儿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由于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无创、可靠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产前于检查,现将我院2002年5月至2006年7月超声诊断并经引产证实的胎儿畸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加深认识,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

    作者:刘发生;付华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诊断颈动脉硬化性闭塞2例

    例1:患者,男,66岁,因头痛3 d,右眼失明1 d来我院就诊.临床诊断:脑梗死.超声检查:双侧颈总动脉内膜不均匀增厚,厚处约1.2 mm.右侧颈总动脉管腔内被大量低回声充填(图1),内有散在的条索状中强回声,似蜂窝状,管壁搏动消失.

    作者:王艳;王雪;王凤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返流的超声心动图表现

    目的 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室缺)合并三尖瓣返流的超声表现,探讨三尖瓣返流的发生机制.方法 本组60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返流病例,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室缺周围组织与三尖瓣返流的关系,在彩色多普勒模式下应用Simpson's法测量三尖瓣返流量的长度、面积、容积.结果 4种不同的机制导致了膜周部室缺合瓣的三尖瓣返流.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观测三尖瓣返流的理想方法,为治疗提供良好术前诊断信息.

    作者:刘淑萍;姚克纯;李利;汪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肾上腺转移性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上腺转移性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经手术病理、CT、核磁共振相印证的转移性肾上腺肿瘤的超声资料.结果 转移性肾上腺肿瘤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相差悬殊,肿块小于3 cm者多为均质低回声,大于3 cm者为不均匀强弱不等回声,边界较清,肿块内血供不丰富,可探及点状血流信号,为低速高阻动脉血流.本组4例误漏诊病例中,2例误诊为右肝肿瘤;2例因左侧肾上腺肿瘤小于1.5 cm未发现而漏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上腺转移性肿瘤正确率为92.31%.结论 超声可以从病灶大小、有无包膜和血流情况等征象来诊断和鉴别诊断肾上腺肿瘤.

    作者:朴雯雯;伍海翔;颜海婴;杨少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空化效应的研究进展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是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局部治疗技术,对HIFU的生物学效应之一--空化效应的研究较少.本文就空化效应在HIFU治疗中的应用,HIFU空化效应的预测和检测,以及HIFU空化效应的调节和控制作一综述.

    作者:刘春梅;李发琪;王智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颈动脉、颅内外段椎动脉、锁骨下动脉、无名动脉、基底动脉及大脑后动脉的声像图特征及血流动力学的状况.结果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和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且两种原因在年龄组成、性别分布、好发部位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患侧血供的代偿主要来自对侧的椎动脉.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大多数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可明确诊断.

    作者:姥义;桑玉顺;徐永利;施海建;黄俊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超声鉴别诊断

    目的 评价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9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声像图表现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囊性变发生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P<0.05),二者间钙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甲状腺疾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术前对结节性甲状腺肿与腺瘤进行超声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柯红;刘江伟;胡莉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经阴道超声检查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异位妊娠是妇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能否及时准确诊断,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本文对我院2004年11月至2006年10月期间经腹部或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的异位妊娠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应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背向散射技术在肝脏肿瘤消融治疗中的应用

    背向散射积分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声学密度定量分析技术,可精确地观察组织的微细结构,对肝脏多种病变进行数字化定量分析检测.

    作者:邓凤莲;孙立群;邹建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B超诊断胎盘早期剥离10例

    凡正常位置的胎盘,在妊娠20周后至胎儿娩出前的任何时期与子宫壁分离称为胎盘早期剥离.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它起病急,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婴生命.

    作者:田凤杰;孙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B超检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难度预测中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tectomy,LC)是目前普遍开展的一项微创外科手术.但难以在术前对手术难度进行预测,腹腔镜手术医师术前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比较困难.我们通过术前B超检查和LC术中观察,发现B超检查对LC手术难度预测能提供较为直接依据,可为医师选择手术方式提供帮助.

    作者:赵奕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阴囊急症的超声研究进展

    小儿阴囊急症病种繁多,仅依靠临床资料不易做出准确判断.超声检查对阴囊内病变的诊断及时、准确、简便无创,是首选的检查方法.随着造影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将更好地预测阴囊疾病的转归,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李奇林;全学模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筛查诊断胎儿畸形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筛查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方法 对11 700例孕18~36 周的孕妇常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对畸形胎儿进行诊断.结果 11 700例胎儿,超声筛查诊断胎儿畸形230例,漏诊13例;产后(引产后或出生后)证实畸形243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筛查可以较清晰地显示胎儿形态结构,是产前筛查、诊断胎儿畸形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项莉亚;杨家翔;周柳英;周业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尿毒症心肌病变的超声心动图表现

    慢性肾功能不全终发展为尿毒症,多数则依赖长期透析而生存.除尿毒症本身引起并发症,长期透析治疗,也会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而致死亡.

    作者:赵南义;张礼宪;方彦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超声造影评价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评价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肝纤维化组22例,肝硬化组7例,均经超声引导下肝组织活检病理证实;对照组10例,来自健康的自愿者.采用声诺维(SonoVue)造影剂,对患者实行团注法注入造影剂,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肝动脉、门静脉显影时间在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纤维化组的肝静脉显影时间(即肝脏通过时间)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间分别为(25.50±4.25)s、(21.50±5.52)s;肝硬化组的肝脏通过时间较肝纤维化组、对照组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时间分别为(16.57±2.64)s、(25.50±5.52)s、(21.50±4.25)s;肝纤维化组、肝硬化组的肝实质增强峰值时间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间分别为(40.46±8.92)s、(40.96±12.61)s、(29.82±7.88)s.结论 本研究初步显示超声造影技术可以应用于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定量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郑颖;孟繁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