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原地区肺心病并低渗血症54例临床分析

卢成果

关键词:肺心病, 低渗血症
摘要:目的:探讨海拔3 000m地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低渗血症的特点及治疗要点.方法:104例肺原性心脏病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低渗组,一组为非低渗组.测定血清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血糖(Glu)、血尿素氮(BUN).结果:在临床工作中注意维持肺心病患者的血浆有效渗透浓度,降低死亡率.结论:低渗组主要以低钾、低钠、低氯为主要特征;低渗组的死亡率高与非低渗组.
青海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原地区皮肤衰老的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皮肤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在高原地区更为明显,包括两方面因素:一是内源性生理衰老,在衰老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包括紫外线致皮肤衰老机理以遗传程序学说、自由基学说、代谢失调学说为主);另一个是受环境因素影响的外源性衰老,其中紫外线(UV)的影响尤为主要,在日光照射部位此两方面共同作用.加之高原气候,促使皮肤加快衰老.本文以高原地区皮肤衰老的生理变化研究现状作以下归纳与综述.

    作者:马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结核病人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分析

    目的:了解不同结核病人标本中抗酸杆菌栓出情况,并对阳性检出率进行分析.方法:涂片法,染色均采用台湾贝索公司抗酸染液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至少搜索300个视野.结果:肺结核患者的抗酸杆菌检出率高(36.65%),高于肺外结核[1];抗酸杆菌总阳性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结论:标本采集和涂片质量是提高涂阳率的关键;肺结核患者痰菌涂阳率高于三分之一以上.

    作者:马晓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PreS1蛋白与乙肝病毒e抗原及HBV-DNA诊断乙肝病毒复制时的对照性研究

    目的:HBeAg阴性增加,识别这些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有无病毒复制,对于诊断病情与治疗都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前S1抗原在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毒复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住院、门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130例,均经HBV-DNA确诊,检测了乙肝标志物PreS1Ag.结果:HBV-DNA,HBVM和PreS1的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患者血清中HBV-DNA与HBsAg,HBeAg,PreS1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237,P<0.01;0.236,P<0.01;0.662,P<0.01;而与抗HBs,抗Hbe,抗HBc水平无相关性.结论:PreS1是诊断乙肝病毒复制的非常有价值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李森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酚妥拉明治疗高原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的体会

    本文探讨酚妥拉明早期多次(每日2次~3次给药)辅助治疗高原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认为酚妥拉明辅助治疗高原婴幼儿肺炎并心衰疗效显著.

    作者:李光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机采血小板红细胞污染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通过对西宁地区26例机采血小板红细胞污染原因的分析,找到预防红细胞污染的对策.方法:运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红细胞污染状况的分析.结果:Hb、HCT过高,MCV偏低是导致红细胞污染的主要原因.结论:设定合适的Hb、HCT上限,确保MCV在正常范围内是预防机采血小板红细胞污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尹世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44例脑囊虫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144例脑囊虫病患者的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免疫水平、影像学及脑电图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144例脑囊虫病男性多于女性,癫痫发生率为61.11%,,发作类型以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GTC)多见,血ELISA阳性率低于脑脊液ELISA阳性率.脑电图无特异性改变,影像学显示有各种类型脑囊虫病.临床治疗:吡喹酮治疗较丙硫咪治疗显效率高.结论:144例脑囊虫病中,癫痫发作类型多样,脑脊液免疫学检查较血液免疫学阳性率高,吡喹酮治疗效果优于丙硫咪唑治疗.

    作者:张蕾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9例席汉氏综合征中医临床治疗经验

    依据肾藏精、肝藏血、肾开窍于二阴,其华在发,其荣在面,肾气充则毛发光泽,肌肉丰满的中医理论,以滋补肝肾,重调阴阳,充养冲任督脉,激活肾轴之法,用归肾汤加味治疗席汉氏综合征具有临床探讨意义.

    作者:李春富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潜式扩大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潜式扩大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半椎板或全椎板加椎管潜式扩大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患者.结果:通过随访67例,随访(1~8)年,近期优良率为95.5%,远期优良率90.38%,有效率98.00%.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常与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同时存在,必须同时处理好突出和狭窄两个方面问题,并保护腰椎的生物力学结构,后遗症少,病人康复快.

    作者:张仲阳;陈晓华;付宏伟;马海召;张联委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急性肾衰竭的血液透析治疗

    本文分析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指征、方法和合并症及其处理措施.认为急性肾衰患者在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病情重且进行性发展时应考虑尽早行血液透析治疗.

    作者:巴应贵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有机磷农药中毒反跳一例报告

    我科于2004年8月收治一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入院后抢救及时,使患者转危为安.但在观察期间发生反跳,经再次抢救脱险.现就其反跳护理教训报告如下.

    作者:董学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糖尿病人自我管理教育的护理体会

    通过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问题,认为通过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对本病发生、发展的正确认识,提高治疗的顺应性,并帮助患者正确掌握饮食、运动及药物等治疗方法,终达到减少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作者:王兰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 820例交通伤的救治体会

    目的:对1998年7月10日-2004年2月18日出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方法:采用链式急救模式.结果:采用链式急救模式后抢救成功率提高11.8%,死亡率下降11.8%.结论:采用链式急救新模式后,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危重伤员的抢救脱险率.

    作者:王利明;公保才旦;杨明飞;马继林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地榆紫草油剂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3例临床观察

    我科自1995年-2005年们采用自拟地榆紫草油剂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3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德伦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HPLC测定花锚草及乙肝健片中1-羟基3,4,5-三甲氧基(口山)酮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花锚草及乙肝健片中1-羟基3,4,5-三甲氧基(口山)酮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使用Hypersil C18柱(5μm,4.6mm×250mm),以甲醇-0.5%的磷酸(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43nm.结果:1-羟基3,4,5-三甲氧基(口山)酮在(0.01416~0.1062)μg(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3%,RSD=2.07%(n=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结果满意,可作为花锚草及乙肝健片质量控制的依据.

    作者:王琼;杨锡;倪林;冯祥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手术治疗20例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并全部得到预防的20例(24侧)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类型、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按Fernandez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优16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1.67%.结论:手术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祁光大;李成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治疗带状疱疹25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分析我院疼痛科自2003年元月治疗带状疱疹病人25例.结果:治愈6例,显效和有效17例,无效2例.结论: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带状疱疹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吕晓莲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显微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50例翼状胬肉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联合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显微镜下取自体角膜缘上皮及球结膜移植于原病灶切除处.角膜缘上皮含干细胞,限于上下方角巩膜缘1mm宽范围内.结果:50例58眼行此术式者,术后观察角膜结膜植片,生长良好,随访一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常规翼状胬肉手术复发率高,采用该术式复发率明显降低.

    作者:杨虹;刘晓;李世英;朱明娟;鲁桂芳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预防与护理

    目的:讨论预防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的措施.方法:通过严格母婴同室、新生儿沐浴室消毒隔离制度,改进沐浴工具及流程,防止新生儿皮肤感染及流行.结果:新生儿皮肤感染率降低.结论:母婴同室、新生儿沐浴室是新生儿唯一的集散地,做好沐浴室的消毒管理工作是防止新生儿皮肤感染及流行的关键.

    作者:樊国芳;边浩华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89例脐带绕颈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脐带绕颈对围产儿的影响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189例妊娠在(37~42)周之间脐带绕颈产妇,第一、第二产程进展,胎儿宫内分析及分娩方式选择.结果:阴道分娩128例,剖宫产术61例.结论:脐绕颈时围产儿预后影响极大,只要严密观察产程,恰当选择分娩方式,可降低国产儿死亡.

    作者:王雪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我院自2004年3月-2005年11月共收治颌面部损伤病人103例,经过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及时抢救和细致的护理,无1例死亡,总结以下几点护理体会.

    作者:谢建芝 刊期: 2006年第09期

青海医药杂志

青海医药杂志

主管:青海省卫生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青海省医药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