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在降低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中的运用

张琳;陆伟国;冯轶杉;余薇;陈嘉宜;余自成

关键词:品管圈, 门诊药房, 调配差错率
摘要:目的: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率,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方法:分析造成门诊药房调配差错的原因,采用品管圈方法拟定对策,评估对策实施的效果.结果:针对药品调配差错多为数量发错和品种发错的原因,制订并实施了电子处方单上增设剂型警示标签和定位码,对工作区域内药架整理进行岗位划分,制作培训手册、对轮转人员等进行岗前培训,重新设计统一药品标识等对策.活动后,调剂差错率由每周0.82%降为0.17%,圈员在学习能力、工作积极性等方面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效减少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门诊药房日常的药品调配工作更加准确、快捷和高效,降低了调配差错率.
中国药房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临床药师制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目的:构建临床药师制模式并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介绍我院运用PDCA循环理论,建立健全临床药师工作组织及制度体系、工作模式和效果评价的实施情况;并采用优劣解距离(TOPSIS)法评价我院2009-2013年开展临床药师制工作的效果.结果:通过建立实施机构和完善工作制度、确立临床药师工作模式并实施、进行质量检查和持续改进、进行效果评价的PDCA循环,我院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临床药师制模式.经对其中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益、服务质量4项一级指标(分解为18个二级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临床药师参与医学/药学查房和处方点评由574次、712例次增加到1 080次、1 200例次;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66.11%下降至45.45%;住院药品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比例由49.69%下降至43.86%;医师/护士的接受度和满意度由13.70%/17.52%上升至61.51%/64.44%;住院患者的接受度和满意度的变化幅度大由1.43%上升至56.97%.另经TOPSIS法分析发现,2009年优方案的接近程度(Ci)值为0.048,2010年至2012年的Ci值逐步增高,至2013年Ci值为0.945,以2013年综合评价效果为佳.结论:通过构建临床药师制模式,有利于全面提升临床药师工作的整体水平,从而促进临床药学发展.

    作者:孟晓晖;胡建新;王健 刊期: 2014年第37期

  • 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地域及专业分布

    目的:了解我国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地域和专业分布状况,为临床试验的实施提供有益的信息.方法: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2005-2013年发布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认定的公告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认定403家临床试验机构的2 982个专业科室.从地域看,列临床试验机构数量前10位的省份中,有8个是东部省份,其中以北京、上海、广东等多;省会城市的临床试验机构数量远高于非省会城市,占全部临床试验机构的80%.从专业看,列专业科室数量前10位的省份中,有7个是东部省份;西医专业科室数量占全部总认定数量的79.3%,中医专业仅占20.7%;心血管、消化、呼吸、肿瘤等专业分别认定252、227、225、213家,居各认定专业的前列.结论:应鼓励医疗机构参与临床试验机构的认定,增加临床试验机构和某些专业科室的认定数量;加强欠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投入,平衡地区差异;出台有关政策引导一些专业的认定数量,做到统筹兼顾,平衡临床试验机构资源.

    作者:张华吉;邹艳惠 刊期: 2014年第37期

  • 正交设计试验优选腺苷钴胺片处方

    目的:优化腺苷钴胺片的处方组成.方法:以辅料中的羧甲基淀粉钠、微粉硅胶、硬脂酸镁用量为因素,以溶出度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优化腺苷钴胺片处方(每片含腺苷钴胺0.25 mg),对所制腺苷钴胺片进行验证试验(30 min溶出度、羟钴胺素在460 nm与352 nm处吸光度比值、崩解时限和含量),并考察制剂的加速稳定性.结果:辅料中影响腺苷钴胺片溶出度的主要因素是羧甲基淀粉钠;优处方(10 000片)为羧甲基淀粉钠18g,微粉硅胶1.8 g,硬脂酸镁3g;所制片剂的30 min溶出度为97%~99%,羟钴胺素的吸光度比值均为0.93,崩解时间为9~10 min,含量为99.3%~99.7%,6个月的加速试验结果与0个月时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成功制得各项指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的腺苷钴胺片.

    作者:杨桂英;宫晓平;张彦鹏;黄立红 刊期: 2014年第37期

  • 通用技术文件格式的申报资料中制剂主要研究信息汇总表的撰写

    目的:对药物制剂通用技术文件(CTD)格式的申报资料中主要研究信息汇总表的总体要求和部分模块的撰写要求进行讨论,供药品注册申请人参考.方法: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主要研究信息汇总表撰写要求为基础,结合笔者日常的技术审评工作经验,通过举例的方法对重点模块的撰写进行示例.结果与结论:通过对主要研究信息汇总表的总体要求和重点模块,如“2.3.P.2产品开发”部分的“处方开发过程”和“生产工艺的开发”模块、“2.3.P.3生产”部分的“关键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和“工艺验证和评价”模块、“2.3.P.5制剂的质量控制”部分的“分析方法的验证”和“杂质分析”模块的示例讨论,可帮助药品注册申请人解决撰写主要研究信息汇总表时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升注册申报资料的质量.

    作者:许真玉;蒋煜 刊期: 2014年第37期

  • 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概述及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情况及新进展.方法:以“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等的中、英文词汇为关键词,组合查询Elsevier数据库中1995-2013年相关文献并结合其他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共查询到文献37篇,其中有效文献30篇.通过对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定义及特点、结构及形成机制,处方组成、处方筛选及优化、制备方法、质量评价等方面的阐述,发现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分散能力和生物利用度;同时,固体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如自乳化脂质混悬剂和自乳化复方制剂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会有更多基于自乳化技术的新剂型出现.

    作者:李伟男;孙佳琳;王锐 刊期: 2014年第37期

  • 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含量测定及3种包封率测定方法的比较

    目的:建立测定硫酸长春新碱脂质体含量的方法,并对其3种包封率测定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C18,流动相为4.5%二乙胺水溶液(pH 7.0)-甲醇(1∶7,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97 nm;分别采用超速离心法、超滤法、微柱离心法分离游离药物并测定包封率.结果:硫酸长春新碱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160 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8±1.1)%;3种方法测定包封率的方法回收率均符合方法学要求(回收率均≥96.54%),测得样品的包封率分别为96.54%、96.84%、95.29%.结论:本品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包封率测定方法中以超滤法操作更简单且快速.建立的含量和包封率测定方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颖翀;李翔;张婧;刘微;罗晓健;孟拓 刊期: 2014年第37期

  • “五常法”在肾脏病科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肾脏病科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在肾脏病科成立管理小组和建立培训制度,按“五常法”要求对该科高危药品进行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的管理活动,并评价活动前后的高危药品质量检查结果和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结果与结论:实施“五常法”后,高危药品管理质量效果明显,高危药品放置不规范、药品基数不固定等不合格次数从活动前的25次减少为2次,知晓率从68.8%提高到100% (P=0.015).“五常法”可提高患者用药安全与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其管理意识.

    作者:滕海英;杨龙玉;蒙雪姣 刊期: 2014年第37期

  • 多囊脂质体在递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目的:为多囊脂质体在递药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多囊脂质体”“multivesicular liposome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中查阅1983-2013年的相关文献,对多囊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在递药系统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查询到文献609篇,其中有效文献20篇.经分析表明,多囊脂质体为非同心腔室构成的新型脂质体,包封率高,可多途径给药,且具有良好的缓释作用,目前已在抗肿瘤药物、镇痛药物、抗2药物、抗病毒药物和蛋白质多肽药物上广泛运用.但如今多囊脂质体在稳定性、贮存和运输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相信随着对多囊脂质体研究的深入,其必将在递药系统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作者:曾慧琳;符旭东 刊期: 2014年第37期

  • 我院规范处方开具行为的信息化实践

    目的: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效规范医师处方开具行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药品安全合理使用.方法:介绍我院根据相关药事法规等要求,依托医院信息系统(HIS)建立的具有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特点的“处方信息管理系统”(PIMS)的各项功能及实践情况.结果:PIMS能通过特定药品处方开具资质权限设定、药品处方限定(超品种数、超剂量、超频次、超给药途径)、专病专科用药限定、重复用药限定、禁忌用药限定、皮肤过敏试验用药流程规范、血液生物制品智能化开具等措施规范处方开具流程,实现药品的分级管理、药品专用、用药安全、按需使用和提高用药水平等.处方不合理率由2010年的24.70%逐渐下降到2013年的14.21%,抗2药物占全部药品金额比例由11.96%下降到10.24%,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由44.6%下降到39.5%.结论:PIMS的建立和使用从源头上规范了处方开具,使处方质量得到提高,不合理用药得到有效干预,药事管理工作得到加强,药物使用趋于合理.

    作者:杨婉花;袁克俭;陈尔真;索仲良;汪新;杨莉;阮晓芳;陈冰;石浩强 刊期: 2014年第37期

  • 脂肪酸甲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目的:了解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脂肪酸甲酯化的研究进展,为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提供参考.方法:以“脂肪酸”“甲酯化”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4-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有关文献,对脂肪酸甲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查询到文献314篇,其中有效文献22篇.脂肪酸甲酯化方法有很多,主要有酸处理法、碱处理法、三氟化硼法3种.3种方法优缺点各异,一般游离型和甘油三酯型脂肪酸可采用酸催化法,甘油三酯型脂肪酸可采用碱催化法;三氟化硼法与前2种方法相比步骤较烦琐、操作较复杂,不推荐使用.实验中,甲酯化试剂的浓度、用量、甲酯化时间及其温度等均对结果产生影响,研究者在实验中应针对不同的脂肪酸种类选择适宜的甲酯化方法.

    作者:刘帅;王爱武;李美艳;杨柳 刊期: 2014年第37期

  • 辽宁省原料药生产企业新版GMP认证检查缺陷分析与对策

    目的:为原料药生产企业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简称新版GMP)和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辽宁省12家原料药生产企业在新版GMP认证检查中的缺陷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12家企业共发现有161个缺陷项目,其中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文件管理、物料与产品部分存在的缺陷项目多,分别有36、31、18个,占总缺陷项目数量的比例为22.36%、19.25%、11.18%.主要体现在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不规范;文件控制缺乏有效性和缺少重要的控制数据或记录;原辅料管理、不合格中间产品和原料药处理不符合要求等方面.建议各生产企业应深入理解新版GMP内容,全面贯彻质量风险管理和生产全过程管理的理念;加强硬件系统的改造,推进新版GMP的实施;重视软件系统的建设,建立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大限度地降低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提高原料药生产管理水平.

    作者:张春蕾;刘智勇;田丽娟 刊期: 2014年第37期

  • 6种骨架材料对维拉帕米的缓释效果研究

    目的:为维拉帕米选择不同的骨架材料制备缓释片提供参考.方法:分别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100M、海藻酸钠420、乙基纤维素M70、复配辅料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吡嗒烷酮混合物、硬脂酸、氢化蓖麻油为骨架材料,按《中国药典》盐酸维拉帕米缓释片项下对累积释放度的相应要求确定上述6种缓释骨架材料对应的载药量,制备盐酸维拉帕米缓释片;以蒸馏水为介质,桨法释放,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29 nm波长处测定6种缓释片12h内的累积释放度.结果:6种缓释片的载药量分别为50%、50%、25%、50%、18%、37.5%,12h的累积释放度分别为81.3%、89.3%、82.7%、88.1%、92.8%、83.5%.结论:6种骨架材料均有缓释作用,综合载药量和累积释放度考虑,海藻酸钠420作为维拉帕米的缓释骨架材料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王秀丽;袁瑞娟;高叶丽;徐焕焕;党晓芳;王玉蓉 刊期: 2014年第37期

  • 重组腺病毒TOA02在荷瘤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研究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TOA02在荷瘤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方法:皮下接种人肺癌细胞系A549建立荷瘤裸小鼠模型,分为对照组(生理氯化钠溶液,n=6)和实验组(3×1010copies/ml TOA02,n=18),每只小鼠瘤内注射给药50 μl,隔日注射1次,共3次.首次给药后第11、18、36天取小鼠体内肿瘤和血液、睾丸/子宫、附睾/卵巢、脾、肾、肝、肺、心脏、骨髓、大脑,每个时间点6只,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各肿瘤、血液和组织脏器中TOA02的腺病毒壳粒六邻体(Hexon) DNA copies.结果:对照组荷瘤裸小鼠体内各肿瘤、血液和组织脏器中均未检出TOA02的Hexon DNA copies.实验组荷瘤裸小鼠各时间点睾丸/子宫、附睾/卵巢、骨髓、大脑中均未检出TOA02的Hexon DNA copies;其中第11天肿瘤内TOA02的Hexon DNA copies[(2 240 541±1 692) cop-ies/100 μg genome DNA]均明显高于血液和其他组织脏器;第18天肿瘤的Hexon DNA copies高[(13 120 285±88 210) copies/100 μg genome DNA],在组织脏器内的分布量依次为肝>肾>脾>肺>心脏;第36天时除肿瘤内尚能检出Hexon DNA copies[(336 453±23 415) copies/100 μg genome DNA]外,血液和其他脏器均未检出.结论:瘤内注射TOA02可在肿瘤内大量增殖,并播散入肝、肾、脾、肺、心脏等血流丰富的脏器,但各脏器组织中的病毒体会逐渐被清除.

    作者:胡卫;张苗旋;郑崛村;王玲;沈富兵 刊期: 2014年第37期

  • 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方法的研究进展

    目的:寻求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种子细胞”“组织工程学”“细胞增殖”等的中、英文词汇为关键词,组合检索2000-2013年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等的相关文献,综述有关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方法.结果与结论:共查询到文献106篇,其中有效文献27篇.经分析表明,目前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诱导、电磁场刺激、细胞外基质结合、机械刺激、生长因子调节、基因转染等.其中,中药诱导、电磁场刺激相比其他几种方法具有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等优点,已形成产品并应用于临床.但每种扩增方法均还或多或少存在着作用机制不够明确、成本较高、技术难度较大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寻求更加安全、高效的方法.

    作者:于海生;王宁 刊期: 2014年第37期

  • 羟苯乙酯醇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建立羟苯乙酯醇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分别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进行羟苯乙酯醇溶液的微生物限度检查验证试验.结果:采用常规法对5种菌进行测定,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的回收率小于70%;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样品对5种2的人工染2回收率均高于70%;控制菌(大肠埃希2)采用常规法验证检出阳性2,阴性2未检出.结论:本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控制2可采用常规法.

    作者:杜建红;袁涛;张国庆;方晨;祝辉;刘徽 刊期: 2014年第37期

  • 我院门诊药房绩效考核标准的建立与实施

    目的:介绍我院门诊药房绩效考核标准的改革与实施效果.方法:结合我院门诊西药房的工作特点,根据工作量、药品日常养护、账物相符率、特殊任务几方面标准综合评分,制订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案并评价实施后效果.结果与结论:实施绩效考核方案后对每位药师的工作量与工作质量等建立了量化考核标准,激励了药师的工作积极性,调配差错从2013年6月的485例降至12月的406例,患者对药师的服务满意度从93.2%上升至96.7%.建立的绩效考核标准可相对较公平、公正、公开地对门诊药房工作的药师进行绩效考评,促进了药房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作者:覃柏;欧茜;金环;汤异玲 刊期: 2014年第37期

  • 我院门诊药房药品发放流程的改进

    目的:缩短门诊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提高门诊药房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数据收集(统计2013年每月药师摆药后患者未领取即无效摆药的高、低处方量)、现场测试和问卷调查(患者200份和药房工作人员50份)的方法分析引致高峰时段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较长的原因,改进门诊药房发药流程及制订相关措施,并评价改进后效果.结果与结论:引起取药时间长的原因主要是无效摆药处方量大(65~112张)、患者不知晓取药流程、取药大厅秩序混乱等,为此采取了流程改进(患者缴费后取药信息延迟3 min再传入药房后台摆药)及完善配套设施、明确流程标识、优化等候环境等相关措施.结果无效摆药处方量由每日高量112张减少至8张;患者取药时间由30~60 min缩短到2~8 min;药师每人每天发放处方量由原来114张增加至134张;患者满意度从88.6%提高到97%,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黄红梅;张玲;赵戎蓉;龙亮 刊期: 2014年第37期

  • 医疗机构集约化药品托管采购模式初探

    目的:探索医疗机构集约化药品托管采购模式,为降低药品采购成本提供参考.方法:介绍集约化药品托管采购模式的特点,归纳、比较集约化药品托管采购模式实施前(2010年5月-2011年4月)、后(2011年5月-2012年4月)的数据.结果与结论:集约化药品托管采购由独立于医疗机构的药品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通过公开遴选药品经营公司作为配送公司,明确各配送公司的配送药品目录及权利与义务,并对其进行考核管理;通过配送公司支付托管费降低了实际支付金额、让利于患者(由0元增至1 100万元),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医药分开,规范医院与药品配送公司的购销行为.

    作者:高波 刊期: 2014年第37期

  • 门诊药房自动配药系统常见问题及对策

    目的:提高自动配药机在药房的使用效果.方法:结合我院韦乐·海茨自动配药机的具体运行情况,对自动配药机硬件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登记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结果与结论:在自动配药机运行过程中,硬件问题主要表现在B机药品滑落和D机补药时频繁发生复位等,导致配发药效率降低,尤以后者发生比例高(98%以上).可通过加强各步骤的规范化操作减少其发生,促进其正常、高效地运行,发挥其应有的优势.

    作者:许惠英;曾颖;朱红球;尚丹婷;陈泽钦 刊期: 2014年第37期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复方氯雷伪麻缓释片的缓释片芯处方

    目的:优化复方氯雷伪麻缓释片的缓释片芯处方.方法:以氯雷他定加入包衣层并包衣硫酸伪麻黄碱片芯制备复方氯雷伪麻缓释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硫酸伪麻黄碱片芯处方,以单硬脂酸甘油酯(GM)和羟丙甲纤维素(HPMC)K15M用量为考察因素,以硫酸伪麻黄碱1、6、12h的累积释放度为指标,通过重叠等高线图确定优化处方,并进行处方验证.结果:氯雷他定与欧巴代包衣粉按1:3比例混合包衣成为速释层;硫酸伪麻黄碱片芯作为缓释层,其处方为每100片(600 mg/片)含硫酸伪麻黄碱12 g、GM 16.72 g、HPMC K15M 20.95 g、微晶纤维素9.73 g、硬脂酸镁0.6 g.优化处方所制制剂中氯雷他定15 min的累积溶出度为87.2%,硫酸伪麻黄碱1、6、12h的累积释放度分别为34.20%、74.32%、94.60%.结论:缓释片芯处方合理、可行,所制备的复方氯雷伪麻缓释片具有缓释作用.

    作者:高凯;钟昌茂;邝少轶 刊期: 2014年第37期

中国药房杂志

中国药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