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原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附40例分析)

苏海萍

关键词:高原地区, 阻塞性肺病, 机械通气
摘要:对高原地区4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引起的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动脉血气分析提示机械通气可显著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高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太极拳运动对西宁地区老年人心血管功能影响的意义

    目的:观察长期太极拳运动中的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改变.方法:对西宁地区老年人练习太极拳者进行心血管功能参数的测定.结果:数据显示太极拳练习后老年人心功能优于练习前,西宁地区练习和不练习者相比,长期太极拳练习能提高老年人心功能.结论:太极拳运动对心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对西宁地区的老年人具有抗早衰的作用.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阿米替林、SSRIs、SSRIs加中藏药治疗高原地区老年抑郁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阿米替林、帕罗西汀、氟西汀+中藏药治疗高原地区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中度高原地区(海拔2 260m)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阿米替林、帕罗西汀、氟西汀+红景天,氟西汀+逍遥丸、氟西汀+红景天+逍遥丸,治疗疗程(6~8)周.用汉米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分.结果:阿米替林、帕罗西汀、氟西汀+红景天、氟西汀+逍遥丸、氟西汀+红景天+逍遥丸5组显效率差别无显著性.帕罗西汀、氟西汀+中藏药3组显效快,4周内的HAMD减分值高于阿米替林组.氟西汀十中藏药3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帕罗西汀组少,差别有显著性.结论:中藏药:红景天、逍遥丸能提高高原老年抑郁症患者对抗抑郁剂治疗的耐受性,氟西汀+中藏药疗效可靠、副作用小,是治疗高原地区老年抑郁症的理想药物.

    作者:杜欣柏;韩国玲;宋志强;刘桂兰;简冶拉;李平善;许存和;王纯莹;赵秀丽;许慧宁;汪如源;李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不同海拔水平大鼠垂体组织匀浆中ACTH的含量

    目的:观察不同海拔下大鼠腺垂体远侧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变化,探讨ACTH在机体对高原应激反应中的调节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1 700m、3 100m、4 050m 3组,分别运到高原相应海拔12天后,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分别检测不同海拔水平大鼠垂体组织ACTH的含量.结果:ACTH含量随海拔的下降而降低,海拔4 050m组大鼠组织ACTH的含量高于3 100m和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别(P>0.5).是因免疫系统和下丘脑-垂体细胞产生的激素在细胞内无储存,而是在反应后产生并发挥作用.结论:急性缺氧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分泌增加,可能主要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反射性引起下丘脑释放ACTH增多,而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提示ACTH可能是与高原低氧应激反应的重要生理和病理体液因子,并在短期高原低氧应激反应中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先钧;耿排力;赵明;吴洪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3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抗凝治疗的护理

    我院血管科自2004年10月-2004年12月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1例,其中3例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用溶栓、抗凝、辅以祛聚为主的非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王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西宁地区高血压、脑出血与心率变异性关系的临床分析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宁地区35例高血压,30例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结果认为西宁地区心率变异性是预测心脑血管病人靶器官损害的危险因子.

    作者:于萍;张蓉;孙智娜;徐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西宁地区100例冬令瘙痒症临床分析

    本文对100例冬令瘙痒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观察高原寒冷气候及缺氧环境下冬令瘙痒症的临床特点.

    作者:曹发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原地区6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临床分析

    本文分析了高原地区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临床特征.该病的确诊依靠CT检查.治疗以保守和配带助听器为主,重度耳聋可考虑电子耳蜗植入.

    作者:钟惠玲;宋翊飒;谢莲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中度高原地区小儿惊厥临床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对中度高原地区小儿惊厥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生后1天~14岁惊厥患儿按年龄、病因归类,总结临床相关因素.结果:小儿惊厥病因复杂,本组资料涉及17类疾病,前4位病因为高热惊厥、颅内感染、癫痫和低钙血症共占62.14%,多数脑电图及头颅CT异常.结论:通过对中度高原小儿惊厥病因、年龄等因素分析,有助于判断病因,尽快控制惊厥.

    作者:王守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青海高原藏族胃癌212例胃镜分析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藏族人群胃癌发病情况及内镜下特点.方法:对我院经胃镜检查及病理证实的藏族胃癌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汉族胃癌和文献资料对比.结果:经胃镜检出、病理证实的胃癌为2 332例,总检出率8.84%.藏族胃癌检出率10.67%,高于汉族(8.43%),P<0.01;男:女之比为3.71:1,P<0.01;高峰年龄41岁~65岁;农牧民154例,城镇居民58例,两者检出率无差异(P>0.05).发生部位以胃体部多,其次为胃窦部、胃底贲门部、弥漫型.4例早期胃癌,208例进展型胃癌.组织学分型以低分化腺癌居多(45.28%).结论:藏族胃癌检出率高于汉族,而藏族农牧民和城镇居民间检出率无差异,提示除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影响因素外,因种族不同而胃癌的等位基因是否不同尚需进一步探讨.

    作者:王学红;王胜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原康胶囊预防急性高原病的抗氧化及抗缺氧效应研究

    目的:通过实验了解高原康胶囊在急性高原病(Acute high altitude diseaes,AHAD)的预防过程中的抗氧化及抗缺氧效应.方法:将80名由平原乘飞机初次进入高原的战士随机分为实验组40名和对照组40名,实验组于平原登机前开始给予口服高原康胶囊,连服3日,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并对两组进入高原前后的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血氧饱和度(SaO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力、血清过氧化氢(H2O2)、乳酸(LD)及两组7d内AHAD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进入高原后与平原比较SOD及CAT活力、血清H2O2、LD及血浆ET均显著升高,血清NO、SaO2显著降低(P<0.001);实验组除SaO2显著降低(P<0.01)、LD显著升高(P<0.05)外其余指标则无显著变化;进入高原后两组比较实验组SOD及CAT活力、血清H2O2、LD及血浆ET含量及AHAD发病率均显著降低对照组,血清NO及SaO2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SOD、H2O2、LD、NO P<0.05,CAT、ET、SaO2 P<0.01,AHAD发病率P<0.001).结论:高原康胶囊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及抗缺氧效应,能有效地预防急进高原者AHAD的发生.

    作者:李素芝;郑必海;王洪斌;高彦明;蔡志祥;央娜;祝伦贵;陈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不同气体吸入对高原缺氧犬脑脊液及动脉血酸碱值的影响

    目的:了解氧气(O2)、二氧化碳气(CO2)及氧气与二氧化碳混合气(O2/CO2)对急性高原病的防治情况.方法:15条杂种犬放入减压舱,以3m/s的速度到达4 500m高度,持续减压3天,造成急性高原缺氧模型,然后利用右心漂浮导管法对急性缺氧犬分别吸入O2、CO2及O2+CO2,动态观察动脉血及脑脊液酸碱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急性缺氧犬分别吸入O2、CO2及O2+CO2后,各组自身前后比较,氧气组能提高SaO2、PaO2、PaCO2(P<0.001~P<0.05),但对血液和CSF中pH、HCO3-的改善不明显;CO2组能提高血液和CSF中pH、HCO3-、PaCO2(P<0.001~P<0.05),但不能提高SaO2、PaO2;CO2/O2组则既有益于提高血液和CSF中PaO2、PaCO2、HCO3-,又能降低pH(P<0.001~P<0.05).结论:CO2/O2混合对高原缺氧有一定的协同作用,优于CO2及O2的单独使用,可能对AMS的防治有益.

    作者:谢永宏;钱桂生;金发光;殷振杰;张箐;刘福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生脉注射液对高原地区肺心病失代偿期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的影响

    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生脉注射液观察对高原地区肺心病失代偿期血液流变学及心功能的影响.临床病例6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生脉注射液,观察发现心功能改善及降低血粘度作用优于对照组.

    作者:陈永新;吕林;赵玉慧;陈黎红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青海地区土族、撒拉族近亲婚配的遗传学研究

    目的:了解青海地区少数民族中土族、撒拉族近亲婚配及后代的健康状况.方法:在土族居住集中的青海省互助县调查100个家庭;在撒拉族居住集中的青海省循化县调查51个家庭.对土族、撒拉族近亲和非近亲婚配的遗传效应进行对比观察,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撒拉族近亲婚配子女的流产率、早亡率和患病率均高于非近亲婚配子女.结论:近亲婚配将增加人群的遗传负荷,进而影响人口素质.

    作者:杨生玺;蒋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西宁地区冬春季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分析

    为了解西宁地区(海拔2 260m)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病原,我科收集2003年10月-2004年10月住院患儿血清标本,进行病毒抗体检测,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针刺关冲对急性缺氧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关冲能否改善急性缺氧小鼠的能量代谢.方法:将36只小白鼠平均分成关冲、缺氧对照、空白对照三组,以Na+-K+ATPase和LDH活性为指标,观察针刺关冲对急性缺氧20min小白鼠大脑皮层、心肌能量代谢影响的差异.结果:关冲组大脑皮层、心肌Na+-K+AT-Pase、LDH活性与缺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针刺关冲能改善急性缺氧小白鼠的能量代谢,其机理可能与针刺提高大脑皮层、心肌Na+-K+ATPase、LDH活性有关.

    作者:徐放明;郭义;陈爽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原地区重度安定中毒8例并发肺水肿的护理体会

    安定中毒是临床常见的中毒急诊,在高原地区重度安定中毒常并发肺水肿.做好包括基础护理、呼吸道护理、给药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谢素云;李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原地区严重创伤致截肢11例分析

    我科自1984年2月-2004年10月收治下肢严重创伤279例,对其中11例截肢的患者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启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西宁地区危重患儿高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策略分析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危重患儿高钠血症的常见病因及治疗策略.方法:745例危重患儿资料,就28例高钠血症的发病原因、治疗策略及影响预后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西宁地区危重患儿高钠血症发生率3.76%(28/745例);血钠峰值为(157.86±10.08)mmol/L;原发病主要为腹泻病53.57%,其次为肺炎25%和颅脑疾病14.28%;血钠下降速度控制在(0.5~1.0)mmol/(L·h)的患儿均冶愈.结论:控制血钠下降速度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赵生奎;马如存;董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原地区光化性唇炎36例治疗体会

    本文以局部湿敷和涂药为主,配合口服药治疗高原地区36例光化性唇炎.结果显示用此法治疗急、慢性光化性唇炎疗效较好.

    作者:朱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原世居藏族健康成人心率及心率变异性分析

    目的:对高原世居藏族健康成人进行心率及心率变异时域分析,研究高原世居藏族的心率特点.方法:对100例高原世居藏族健康成人、75例西宁地区藏族健康成人和100例西宁地区汉族健康成人进行全程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率指标(24小时总心搏数、24小时小心率、24小时大心率和每分平均心率)和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dex、RMSSD和PNN50%).结果:高原世居藏族健康成人心率指标:24小时总心搏数、24小时大心率、每分平均心率均低于西宁地区藏、汉族健康成人.高原世居藏族健康成人的心率变异时域指标RMSSD、PNN50%高于西宁地区藏、汉族健康成人.结论:高原世居藏族健康成人心率偏慢,世居藏族迷走神经活性略高.

    作者:于伊;柳茵;栗淑兰;毛辉青;李琳;樊世明;梅峰;刘连军;严鹏仲;任明;马艳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高原医学杂志

高原医学杂志

主管:青海省卫生厅

主办:青海省医学卫生学会联合办公室 中华医学高原医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