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股骨颈骨折漏诊6例分析

吴中华;刘勇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诊断, 误诊
摘要:老年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病,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的原因,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骨折,如不重视,常易误诊、漏诊.现将我们遇到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漏诊6例分析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美容整形外科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调查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美容整形外科预防切口感染中的作用.方法:调查美容整形外科手术1 143例次.围手术期用药869例,未用药274例.对切口感染与围手术期抗生素是否使用及用药时间进行比较并行χ2分析.结果:未用药者感染率5.84%,用药者感染率为1.96%(P<0.05),感染切口术中用药者仅3例(13%).结论: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抗生素术中使用优于单纯术后应用.

    作者:魏培翰;张撰荣;曹其武;张红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中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方法:检测UC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结肠黏膜培养上清液中IL-4、IFN-γ、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UC组结肠黏膜中IL-4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0.159 1±0.101 4)(P<0.05),IFN-γ和TNF-α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448 1±1.166 1、1.834 9±1.641 7)(P<0.01).结论:UC患者结肠黏膜中IL-4的表达较对照组降低,IFN-γ、TNF-α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IL-4 、IFN-γ、TNF-α表达的改变是U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晓军;王志红;韩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不典型阑尾炎2例分析

    对我院不典型阑尾炎2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16岁.1周前出现右下腹痛(去年曾有短暂右下腹痛,不伴发热),为阵发性,无发热,并发现右下腹包块,约核桃大小,未予重视,近几天反复发作,疼痛有所加剧而就诊;体检于右下腹近腹股沟区上方可触及一质硬包块,表面光滑,边界欠清,无活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WBC 9.1×109/L,粒细胞0.73.B超检查提示:于右腹股沟上方探及6 cm×5 cm×4 cm低回声包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形态不规则,界清.细胞学穿刺检查:

    作者:时维东;肖永鑫;孙献勇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12例分析

    目的:探讨特殊表现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2例儿童腹型HSP患者进行分析.结果:12例均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而无皮肤紫癜.均经胃镜诊断HSP.用激素后腹痛很快缓解.经治疗12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对诊断不明的儿童期急性腹痛患儿,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尽早做胃镜检查,明确胃肠道受累情况,有利于尽早诊断HSP.极早应用激素对缓解腹痛起重要作用.

    作者:廉敬爱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误诊26例分析

    目的:分析26例先天性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KTS综合征))的误诊情况,以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方法:对26例误诊的KTS综合征临床资料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患肢酸困肿胀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皮内毛细血管瘤色泽变暗,皮肤溃疡均在出院前结痂或者愈合.结论:重视对KTS综合征临床表现及处理方式的认识,可以减少误诊率.

    作者:宋燕;王子凡;郭学利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症误诊27例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选取COPD患者中合并PTE误诊27例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PTE主要临床特点有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咯血、发热,诊断方法应用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彩色多普勒检查.结论:溶栓和抗凝治疗能改善临床缺氧状态,提高氧分压,降低病死率,此误诊分折旨在提高诊断率及治愈率,减少误诊率.

    作者:边郁;徐莉莉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甲减误诊为抑郁症1例分析

    对甲减误诊为抑郁症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65岁,以精神抑郁2个月,周身水肿1个月为主诉于2007-06-18入院.该患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抑郁、嗜睡乏力,偶出现幻觉,就诊精神科诊断抑郁症,给予口服奥氮平、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口服,上述症状无明显缓解,1个月前出现周身水肿,颜面及双下肢水肿明显,于鞍山市铁东医院行肾脏彩超检查未见异常,于我院门诊化验尿常规PRO(-) ,Cr 123.5 μmol/L,以水肿待查,肾功不全收入院.病程中无发热,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短,无皮疹及光过敏.

    作者:杨英姿;巴艳丽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头孢匹胺与氧氟沙星存在配伍禁忌

    将头孢匹胺与氧氟沙星存在的配伍禁忌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女,38岁.因发热、咳嗽、腰痛、尿频尿急、下腹不适为主诉以肺炎、尿路感染于2007-06-06入院.在执行医嘱过程中发现,当静滴5%葡萄糖液250 ml加头孢匹胺2 g的溶液后若续滴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则输液管内会出现白色絮状物.当即更换输液管,间隔10 min后再静脉滴注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未见白色絮状物出现.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未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任丽琼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小肠肿瘤X线检查漏诊6例分析

    目的:提高对小肠肿瘤X线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肠原发肿瘤的临床资料和X线所见.结果:小肠原发肿瘤的X线表现包括:(1)充盈缺损;(2)肠腔狭窄;(3)黏膜破坏,管壁僵硬;(4)龛影;(5)肠管移位;(6)肠梗阻.结论:依照上述X线表现多可作出正确诊断.

    作者:李亚新;刘庆祥;刘大伟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脊柱化脓性骨髓炎误诊致死1例分析

    对脊柱化脓性骨髓炎误诊致死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68岁.1个月前受凉后咳嗽、发热、腰痛,口服消炎药数天热退,腰痛持续并加重.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结核史.外院X线:L4~L5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查体:T 36.4 ℃,BP 140/70 mm Hg,贫血貌,双肺腹无异常发现,L4~S1棘突压痛,椎旁叩击痛阳性,右LASEGONE征阳性,左侧70度阳性,双侧BRUGARD征阳性.双下肢无水肿.初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丁力平;胡桃红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和DCS内固定的比较性观察

    目的:比较动力髋(DHS)和动力髁(DC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DHS和DCS共治疗转子间骨折患者54例,其中DHS 36例,DCS 18例,统计切口长度、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螺钉失效、髋内翻等指标.结果:DHS和DCS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DHS和DCS治疗转子间骨折都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朱宝林;杨建;吴勇;王洪俊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精神病合并特殊类型结核病误诊4例分析

    对我院2000年以来精神病合并特殊类型结核病误诊4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例1:男,41岁.患精神分裂症15 a,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2000-06起左侧颈部逐渐出现肿块,初始约0.5 cm,即服抗生素10 d余无效果.肿块逐渐增大,数目逐渐增多成为串珠样.查体见颈两侧广泛性、质偏硬、相互连接、边缘清楚的肿块10多个,大小约1~2 cm .

    作者:刘海生;王小凤;万荣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病例分型质量评价方法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医院对科研、教学方面均有较为完善且公认的量化考核指标体系,而在医疗质量方面却鲜有文献报道,医疗质量管理考评标准的制定是综合评价医院医疗工作的前提和关键[1].本文应用病例分型质量评价法,对我院内科系统科室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具有客观、全面、科学、实用的特点,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锦玉;鲁云鹤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气管支气管异物误诊3例分析

    现将我院2000-05/2007-12支气管异物误诊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1例,年龄8月龄~2岁.来自农村2例,城镇1例;异物分别为黄豆、花生碎屑、瓜籽;就诊时间距离异物吸入8 d~1个月.本组就诊时均有发热、咳嗽,其中有呛咳、气促1例,咳嗽1例,呛咳时伴发绀1例,症状多随体位改变而加重或缓解.肺部检查:3例患侧叩呈浊音,呼吸音减低,有湿口罗音者3例,喘鸣音2例.

    作者:郭晓华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脉压与脑血流动力学相关性观察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脉压与脑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0例与同期来我院体检人员8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流动力学和血压各项参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脉压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脑血流动力学有显著差异(P<0.05).(3)随着年龄的增长,脉压与脑血流动力学呈正相关.结论:脉压的增大与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两者的观察,是预防脑卒中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金玲;焦红星;张李向;段丽君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低血糖昏迷77例病因分析

    将我科1993-02/2007-10低血糖昏迷77例病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3例,女34例,年龄11~75(平均57.3)岁.均符合条件:(1)昏迷时血糖低于3.3 mmol/L;(2)补糖后大部分神志转清;(3)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

    作者:卢潘霞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呼吸机相关肺炎30例病原学特点及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01/2006-01确诊的30例VAP患者的病原学与临床特点.结果:VAP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84%),其中铜绿假单胞菌(38%)、肺炎克雷伯氏菌(22%)常见,其次为大肠埃希氏菌(8%),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分离率为18%.产酶株均不同程度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VAP病原菌多为G-杆菌,细菌耐药普遍较高,对机械通气患者应进行全面监控,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朱玉玫;王煜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腹膜外位阑尾炎导致后腹膜脓肿误诊1例分析

    对腹膜外位阑尾炎导致后腹膜脓肿误诊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女,30岁.因反复右髂腰部疼痛伴破溃流脓2 a多次入院治疗.患者自诉于10 a前曾在外院行阑尾切除术,16 d后又因右下腹肠梗阻再次行剖腹探查术,2次手术具体情况均不详.自2004-05开始无明显原因反复出现右髂腰部疼痛,开始程度可忍受,后明显加重,在外院多家门诊诊断不详.于2004-06-02第1次收入我科诊断为:右髂腰部脓肿,2004-06-04首次行剖腹探查术,于右侧升结肠外后壁发现一脓肿,给予切开引流,留置引流管后术毕,术后症状很快消失,脓液引流干净拔除引流管顺利出院.但1个月后再次出现上述表现并伴发热,原引流管皮肤窦口破溃流脓,为黄色脓臭液.

    作者:付歆颖;谢大志;蔡定海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战时颜面部创伤的急救

    对战时颜面部创伤的急救探讨如下.1 伤因与分类1.1 机械性创伤包括撞击伤、挤压伤、锐器刺害伤、异物伤和火器枪弹伤等.据20世纪80年代某局部战争统计,耳鼻咽喉战伤以鼻窦伤多(43.3%),其次为耳部伤(42.4%)和咽喉气管颈部伤(13.8%)[1].近10 a来,美军对海外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广泛应用于精确制导和远程轰炸的作战方式,大规模爆炸性武器的使用,发生了大量的炸伤、爆震伤和挤压伤.据外军6次战争致伤因素情况提示,现代战争中爆炸所致的弹片伤发生率较高[2,3].历史上8次战争中,各类爆炸引起的碎片伤约占各种眼伤原因的62%~85%,以碎片伤对眼组织的致伤率高[4].

    作者:谢雄 刊期: 2008年第13期

  •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33例分析

    对我院2004-12/2007-12收治的小儿结核性脑膜炎(TBM)3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例,女30例,年龄1~14岁.入院病程1~2 d,平均7 d.本组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1]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

    作者:王禹 刊期: 2008年第13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