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新
目的:观察院内制剂桔白糖浆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肺炎喘嗽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桔白糖浆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95.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在改善主要症状及体征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桔白糖浆是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有效制剂,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晓琴;孔繁羽;潘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黄龙合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风热夹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咳嗽变异性哮喘(风热夹痰证)患儿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中成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以黄龙合剂口服,中成药对照组予以麻甘颗粒口服,西药对照组予以孟鲁司特联合特布他林口服,3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治愈7例(占23.3%),显效13例(占43.3%),有效8例(占26.7%),无效2例(占6.7%),总有效率93.3%;中成药对照组治愈2例(占10%),显效4例(占20%),有效6例(占30%),无效8例(占40%),总有效率60%;西药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1例(占5%),有效9例(占45%),无效10例(占50%),总有效率50%.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黄龙合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为红;张骠;司振阳;陶玲;隆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结合中医儿科学教学实例,探讨在教学中如何使用PBL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提高中医儿科学教学质量.
作者:殷旭;肖银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通过对过敏性紫癜的古文献研究,探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其病名演变、病因病机、治法方药、辨证论治等方面的变化.
作者:徐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对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从证候学、辨证论治、专方专药、针灸治疗及疗效机制方面展开阐述.认为中医药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尚缺乏统一规范的证候学诊断标准、各家报道中少有规范化研究、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指南的制定有待完善等.
作者:李一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润肺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阴虚肺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阴虚肺热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组给予自拟方润肺汤口服.2组均治疗14 d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33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临床控制20例,显效12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8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润肺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阴虚肺热型)疗效确切.
作者:魏广州;洪丽军;赵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小儿风热闭肺型肺炎喘嗽的疗效.方法:将80 例风热闭肺型肺炎喘嗽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 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按病情需要给予抗生素、吸痰、吸氧、退热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穴位敷贴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82.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小儿风热闭肺型肺炎喘嗽,方法简便、无痛、价廉、效佳,受到患儿及家长的接受和认可.
作者:陈卫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二陈汤为治痰湿的基本方,在临床上结合儿科的生理、病理特点,随症加减,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痰湿病证.并附案例4则,以资说明.
作者:董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脑性瘫痪儿童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对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性瘫痪儿童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运动训练疗法,观察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疗法进行治疗.每日1次,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项)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的功能进行评估,并对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A区和B区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3月后,2组患儿治疗后的GMFM的A区和B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比传统的运动训练方法能更有效提高、改善脑瘫患儿的坐位能力.
作者:张文艳;张红晓;朱艳芳;王润妮;丁艳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加味缩泉丸结合经皮给药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方法:52例患儿均采用加味缩泉丸结合经皮给药治疗,7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采用加味缩泉丸结合经皮给药治疗小儿遗尿症总有效率为94.23%.结论:加味缩泉丸结合经皮给药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于美瀛;李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健脾益气合剂对抗生素脱污染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调节作用及其对肠道细菌易位的抑制作用.方法:将40只清洁级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生理盐水组(b组)、模型丽珠肠乐组(c组)、模型健脾益气合剂组(d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3组均予氨苄青霉素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模型,然后分别给予无菌生理盐水、健脾益气合剂和丽珠肠乐无菌生理盐水稀释液灌胃,每天2次.分别观察各造模组与正常组小鼠粪便变化及体质量变化情况及盲肠、肝脏、肾脏、心脏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各组造模成功.治疗后(第11天),b 组小鼠仍有60%出现中、重度腹泻,而c,d 组小鼠已无中、重度腹泻.b 组盲肠组织无明显充血、水肿,仍见炎性细胞浸润,肝实质扩张充血减轻,肝小叶结构欠佳,肝细胞排列拥挤,界限不清,胞浆疏松,未见空泡;而c,d 组盲肠组织表面光滑,溃疡面恢复较好,仅见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肝脏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健脾益气合剂对抗生素脱污染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有着和丽珠肠乐类似的调节作用,能促进肠黏膜损伤的恢复,抑制肠道细菌易位,使肠道微生态失衡得到调整恢复.
作者:张晓春;张惠霞;王力宁;蔡晓静;覃耀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郑家远主任医师认为小儿便秘的发病机制为大肠经湿热,腑气不通;脾失运化,致使大肠传导力弱;小儿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肠燥津亏,形成便干秘结.故将通腑、行气导滞、润燥融于一方之中,自拟通幽脾约汤随证加减,临床收效好.
作者:郝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郑明老师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选方用药从肺脾立论,药膳食疗相结合;治疗期间尤其注重患儿的精神调护.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对清泻五脏郁热法的立法思路、配伍技巧及药物配伍、组方规律进行了研究,揭示其临床应用及其技巧,冀以提高中医用法、处方水平及技巧.
作者:刘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哮喘方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经西医诊断并治疗后的哮喘患儿60例,辨证使用自拟哮喘方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50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结论:自拟哮喘方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满意.
作者:程炜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参阅古代医籍并根据中医学理论,结合临床体会,阐述了小儿咳喘的病因病机,指出小儿咳喘病机是阳怯寒必侵,气弱痰瘀生,咳喘多挟积滞是咳喘发病的必然结果.全面了解咳喘的病因病机,对该病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王熙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氧驱动雾化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主要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肾上腺素氧驱动雾化治疗组(观察组)和盐酸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1,6,12,48 h评价疗效时治愈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72 h后2组症状均得到控制,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肾上腺素氧驱动雾化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起效快、临床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时可优先选用.
作者:陈淑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介绍了肺热咳嗽的临床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刘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穴位注射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胸腺五肽穴位注射和转移因子口服液口服,治疗前后检测患儿血清IgG,IgA,IgM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治疗后患儿CD+3CD+4T,CD+3CD+4T/ CD+3CD+8T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血清IgG,IgA,IgM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胸腺五肽穴位注射能够增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张春红;卢焯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从培养学生对中医儿科学的兴趣、中西医内容的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比较归纳总结等方面,探讨中医儿科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现代中医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晓辉;牛仁秀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