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红;卢焯明
对清泻五脏郁热法的立法思路、配伍技巧及药物配伍、组方规律进行了研究,揭示其临床应用及其技巧,冀以提高中医用法、处方水平及技巧.
作者:刘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脑性瘫痪儿童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对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性瘫痪儿童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运动训练疗法,观察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疗法进行治疗.每日1次,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项)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的功能进行评估,并对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A区和B区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3月后,2组患儿治疗后的GMFM的A区和B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比传统的运动训练方法能更有效提高、改善脑瘫患儿的坐位能力.
作者:张文艳;张红晓;朱艳芳;王润妮;丁艳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小儿风热闭肺型肺炎喘嗽的疗效.方法:将80 例风热闭肺型肺炎喘嗽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 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按病情需要给予抗生素、吸痰、吸氧、退热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穴位敷贴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1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12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82.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小儿风热闭肺型肺炎喘嗽,方法简便、无痛、价廉、效佳,受到患儿及家长的接受和认可.
作者:陈卫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刘宝厚教授治疗小儿急性泌尿系感染采用急则治标的原则,以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为先,自拟清热通淋汤治疗;对小儿慢性泌尿系感染采用标本兼顾,健脾益气、清热通淋,结合活血化瘀治疗,同时,配合外用熏洗方局部清洗,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李永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参阅古代医籍并根据中医学理论,结合临床体会,阐述了小儿咳喘的病因病机,指出小儿咳喘病机是阳怯寒必侵,气弱痰瘀生,咳喘多挟积滞是咳喘发病的必然结果.全面了解咳喘的病因病机,对该病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王熙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介绍了肺热咳嗽的临床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刘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院内制剂桔白糖浆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肺炎喘嗽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运用桔白糖浆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95.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在改善主要症状及体征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桔白糖浆是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有效制剂,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晓琴;孔繁羽;潘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从培养学生对中医儿科学的兴趣、中西医内容的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比较归纳总结等方面,探讨中医儿科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现代中医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晓辉;牛仁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自拟哮喘方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经西医诊断并治疗后的哮喘患儿60例,辨证使用自拟哮喘方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痊愈50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结论:自拟哮喘方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满意.
作者:程炜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氧驱动雾化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喉炎伴喉梗阻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主要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肾上腺素氧驱动雾化治疗组(观察组)和盐酸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在1,6,12,48 h评价疗效时治愈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72 h后2组症状均得到控制,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肾上腺素氧驱动雾化治疗小儿急性喉炎伴喉梗阻起效快、临床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时可优先选用.
作者:陈淑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黄龙合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风热夹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咳嗽变异性哮喘(风热夹痰证)患儿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中成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以黄龙合剂口服,中成药对照组予以麻甘颗粒口服,西药对照组予以孟鲁司特联合特布他林口服,3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治愈7例(占23.3%),显效13例(占43.3%),有效8例(占26.7%),无效2例(占6.7%),总有效率93.3%;中成药对照组治愈2例(占10%),显效4例(占20%),有效6例(占30%),无效8例(占40%),总有效率60%;西药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1例(占5%),有效9例(占45%),无效10例(占50%),总有效率50%.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黄龙合剂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为红;张骠;司振阳;陶玲;隆红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从中医内治法、外治法、内外合治法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临床研究进展,以便进一步提出规范中医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改革中药剂型,深入开展新领域的实验研究的理念.
作者:曹美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穴位注射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胸腺五肽穴位注射和转移因子口服液口服,治疗前后检测患儿血清IgG,IgA,IgM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治疗后患儿CD+3CD+4T,CD+3CD+4T/ CD+3CD+8T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血清IgG,IgA,IgM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胸腺五肽穴位注射能够增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张春红;卢焯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缓解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我院住院部患儿420例,在三伏天进行中药穴位贴敷.结果:临床治愈63例(15%),有效300例(71%),无效57例(14%),总有效率86%.通过临床观察,贴敷局部引起水泡的患儿,疗效好.结论:运用冬病夏治是治疗和预防哮喘缓解期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妍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整理了古代文献关于小儿夜惊的资料记载,对于夜惊的含义、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分证论治等进行了论述.探究以客忤为主因,以入寐后惊啼叫扰为果的夜惊证治,旨在阐明客忤致惊的实际意义,系统了解夜惊发病的因果,探讨对夜惊的防治与调护.
作者:朱洧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结合中医儿科学教学实例,探讨在教学中如何使用PBL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提高中医儿科学教学质量.
作者:殷旭;肖银春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郑家远主任医师认为小儿便秘的发病机制为大肠经湿热,腑气不通;脾失运化,致使大肠传导力弱;小儿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肠燥津亏,形成便干秘结.故将通腑、行气导滞、润燥融于一方之中,自拟通幽脾约汤随证加减,临床收效好.
作者:郝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郑明老师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选方用药从肺脾立论,药膳食疗相结合;治疗期间尤其注重患儿的精神调护.
作者:杨丽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通过对过敏性紫癜的古文献研究,探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其病名演变、病因病机、治法方药、辨证论治等方面的变化.
作者:徐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二陈汤为治痰湿的基本方,在临床上结合儿科的生理、病理特点,随症加减,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痰湿病证.并附案例4则,以资说明.
作者:董朝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