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肺祛痰糖浆辅助治疗小儿痰热咳嗽40例临床观察

王静怡

关键词:咳嗽, 痰热型, 小儿, 清肺祛痰糖浆,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清肺祛痰糖浆辅助治疗小儿痰热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痰热咳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抗感染以及退热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清肺祛痰糖浆口服,治疗7d后统计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好转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分别为(2.28±1.28)d,(4.20±1.18)d,对照组分别为(3.28±2.11)d,(4.98±1.49)d,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清肺祛痰糖浆辅助疗法能有效缓解小儿痰热咳嗽的各项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儿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综合护理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将93例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综合护理方案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7.8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率为53.91%,高于对照组的39.1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中医综合护理能够明显缓解患儿的疼痛,促进患儿快速康复,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银丽萍;杨建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止嗽散联合西药治疗儿童慢性咳嗽54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止嗽散联合西药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止嗽散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症状改善与消失时间以及总有效率.结果 2组患儿治疗前症状、体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2组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治疗组患儿咳嗽、咳痰改善时间与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 止嗽散联合西药治疗儿童慢性咳嗽,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患儿的症状、体征,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庆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自拟止咳平喘汤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85例临床观察及对血清炎症因子、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自拟止咳平喘汤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65例纳入研究的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止咳平喘汤口服.治疗15 d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8、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为92.5%,2组总有效率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2组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而IL-12明显上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或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大呼气峰流速值(PEF)、第1秒大呼气量(FEV1)、第1秒大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均明显上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止咳平喘汤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有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作者:骆俊;徐春燕;赵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江育仁教授“阳可统阴”学术思想在中医儿科临床应用体会

    对江育仁教授1985年提出的“阳可统阴”学术思想,从形成、临床应用以及体会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整理和阐述,并附验案4则验证温阳法在儿科疾病中的疗效.明确提出“江育仁教授‘阳可统阴’的学术思想是应用温阳法治疗儿科阳虚病证的理论基础”等见解,对于纠正儿科临床过用寒凉药物、推广温阳法在儿科的应用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郑启仲;郑宏;郑攀;潘丹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补气祛风化痰法治疗小儿鼻鼽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气祛风化痰法治疗小儿鼻鼽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鼻鼽患儿从肺脾气虚、风痰留着证进行辨证,采用补气祛风化痰法进行治疗,并根据临床症状特点辨证加减.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显效48例,有效26例,无效6例,显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2.5%.结论 小儿鼻鼽多为本虚标实证,肺脾气虚、风痰留着是其重要病机,补气祛风化痰法治疗本病可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吴艳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1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为73.33%,2组护理满意度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 533.3±25.7)元、(5.3±1.4)d,对照组分别为(1 957.3±35.4)元、(6.8±2.6)d,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促进腹泻患儿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顺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49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组采用平喘止咳贴,敷贴于患儿膻中、肺俞、大杼、定喘及天突穴,分别在每年的初伏、中伏以及末伏3个阶段连续敷贴3d,连续敷贴3年后观察2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36.8%,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前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儿的免疫力.

    作者:沈增晖;郑飞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桂枝汤儿科临证治验举隅

    桂枝汤用以治疗伤寒太阳中风证,甘温健胃、调和营卫,使精气盛而表固.通过感冒、腹痛、厌食、咳嗽4则临床案例,进一步说明桂枝汤的甘温健胃、调和营卫的作用.桂枝汤应用于儿科,无论外感或杂病,只要辨证准确,紧扣病机,亦常常取效甚捷.

    作者:刘飞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自拟中药腹袋佐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腹袋佐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腹袋佩戴于腹部,1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2.5%,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自拟中药腹袋佐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能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作者:李宗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组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发热、疱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肯定,临床症状消失快,使用方便,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牛文泽;周炯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药配方颗粒在中医儿科中的应用

    中药配方颗粒保持了中药饮片的药效特征,服用、储存、携带方便,尤其适用于儿科.其提高了小儿服药的依从性,真正实现了汤剂在小儿发热等急性病中的救急作用.但配方颗粒冲服与汤剂煎煮的等效性还需进一步研究验证,口感欠佳问题仍然存在.

    作者:孙桂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王力宁教授诊疗小儿肺系疾病经验介绍

    介绍王力宁教授采用诊察小儿下眼睑瘀黑征和体质辨识相结合的方法诊疗小儿肺系疾病的临床经验,丰富了中医儿科望诊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陈光;邓玉芝;黄美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清热解毒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8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自拟清热解毒汤加减治疗,治疗3~5d后统计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7.59%,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自拟清热解毒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

    作者:赵新芳;甘霞;蔡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穴位敷贴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9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为研究对象,按2:1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2组均以3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缓解期各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73.3%,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均能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改善鼻痒、喷嚏,流涕,面色,精神,痰涎,食欲、食量,气短症状(P<0.05),但在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能减少患儿呼吸道感染次数,改善其出汗症状(P<0.05);2组在改善舌象、大便方面效果不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 穴位敷贴是防治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霞;顾国祥;李志山;袁洋;桂玉萍;陈光明;张妍;秦玉;马海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陈燊主任医师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经验介绍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小儿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之一,陈燊主任医师认为肺胃气逆是本病的重要病机,当以降逆和胃为治疗大法,方选旋覆代赭汤加减,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举案例1则以资验证.

    作者:林洁琪;陈红梅;林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电针疗法对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电针疗法对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患儿均给予电针疗法,主穴取阴陵泉(双侧)、丰隆(双侧)、天枢(双侧)、中脘、大横(双侧)、滑肉门(双侧)、曲池(双侧),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血浆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载脂蛋白A5(ApoA5)、瘦素的含量.结果 显效49例,有效3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43%.治疗后患儿TC、FPG、TG、LDL、FINS、瘦素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ApoA5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回升,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 电针治疗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疗效显著,可降低TC、TG、LDL、FPG、FINS、瘦素水平,提高血清ApoA5含量,对异常糖、脂代谢有良性调节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抵抗,有利于患儿的健康成长.

    作者:陈勇;汪泽栋;丛文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盛丽先教授分期论治儿童慢性鼻-鼻窦炎经验

    盛丽先教授认为慢性鼻-鼻窦炎多属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证,临床将本病分为急性发作期、反复发作期和慢性缓解期,各期根据主症选定基本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随症加减化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验证.

    作者:叶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江育仁教授辨治疑难重证举隅

    总结江育仁教授辨证施治儿科疑难重证的经验,分别介绍其治疗麻疹肺炎、慢性痢疾、小儿情志病、乙型脑炎后四肢强直的辨证方法和用药经验,并举相应验案以验证.

    作者:李乃庚;李维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食积常有”理论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前状态的再认识

    根据“食积常有”理论,经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小儿呼吸道感染之前存在“食积”的病前状态,这种状态可以被认为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发病的基础.因此,充分认识小儿“食积常有”的状态,及时有效地纠正这种“病前状态”,可有效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增强了中医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干预的目的性和准确性.

    作者:高国鹏;高树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乳果糖口服液联合便通胶囊治疗小儿脾肾虚弱型功能性便秘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乳果糖口服液联合便通胶囊治疗小儿脾肾虚弱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部确诊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服便通胶囊,2组均连续治疗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大便费力、艰涩不畅、便意未尽、腹胀腹痛等临床症状的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儿每周大便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和腹痛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乳果糖口服液联合便通胶囊治疗小儿脾肾虚弱型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宝莲;詹明洁;俞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中医儿科杂志

中医儿科杂志

主管:甘肃省教育厅

主办:甘肃中医学院,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