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轻粉中毒反应一例

闫晓霞

关键词:轻粉, 慢性汞中毒
摘要:患者,女,35岁,乡村教师,住院号106002.因患者服含轻粉的自制药丸1月,致四肢麻木,行走不稳,视物模糊,唇舌肿胀溃烂,语言不利,恶心呕吐,腹痛黑便,胸闷气短,夜不能寐,于2000年4月14日入院.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衰之汗证52例小结

    汗证之疾临床颇为多见,有自汗与盗汗之分,往往以肺脾气虚、营卫不和与阴虚火旺为主,多予玉屏风散、桂枝汤及当归六黄汤治之,效果较佳.

    作者:骆新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道德经》论精神养生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对中医养生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尤其是道学中自然无为、致虚守静、少私寡欲等观点,更是中医精神养生的主要内容.

    作者:梅晓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浅谈中医人才的素质教育

    中医事业发展缓慢,至今停留在经验医学的水平,这与中医人才素质的缺陷有关.而古今成就显著的名医,大凡在他们所处的年代或同行、同龄者中属知识结构较好、人才素质较高者.为此,改变这一现状需加强中医人才知识结构与人才素质教育,培养知识性、思想性、创新性强的中医人才,使中医事业随着时代迅速发展.

    作者:杨玉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活血消肿乳膏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活血消肿膏是根据中医药有关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理论,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研制成的中药制剂.常用于治疗各种扭、挫、挤压伤,局部有淤肿及疼痛,并伴有缓慢跛行或上肢可稍作屈伸等功能障碍;闭合性骨折、脱位,软组织肿胀.

    作者:张雪;马士诚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儿科急症验案三则

    1胆道蛔虫症祝某,女,3 6/12岁,1997年5月11日诊.因阵发性右上腹痛伴呕吐2天,发热1天入院.西医诊断:胆道蛔虫症.经补液、抗炎、解痉、驱虫治疗2天,症状未见明显好转,邀中医会诊.

    作者:徐铁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针灸配合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肩周炎41例临床观察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多表现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将针灸疗法与关节松动手法配合治疗肩周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祖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龙胆泻肝汤临床新用

    龙胆泻肝汤首载李东垣<兰室秘藏>,由龙胆草、木通、车前子、泽泻、柴胡、当归、生地组成.<医方集解>收载该方,增加了黄芪、栀子、甘草三味药.

    作者:周茂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辨证治疗暑温病的体会

    2000年夏季,兰州出现了持续10天以上的高温天气,每天高气温在36~39C之间.门诊以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泻,不思饮食等症为主诉前来就诊者占50%以上.

    作者:王兰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气管炎贴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气管炎贴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检测体重、白细胞、T淋巴细胞ANAE变化及症状、病理变化,用气管炎贴膏治疗时定期检测上述项目.结果:在炎症发作期大鼠生长缓慢,外周血白细胞增加,气管、支气管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间质疏松、粘膜充血水肿,粘液增加.用气管炎贴膏治疗后,粘膜分泌物减少,淋巴细胞少量浸润,病理症状减轻,同时,大鼠体重明显优于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随用药时间延长而降低,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随用药时间延长有显著作用.结论:气管炎贴膏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炎作用方面有积极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非常有效.

    作者:霍国荣;黄晨辉;吴斌;郑丽莉;马丽乾;刘忠昌;李惠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六君子汤治疗慢性咳嗽60例报道

    笔者在临床中碰到一些肺部感染患者,在感染控制后,咳嗽仍迁延不止,继续应用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物,效果不显著,而应用六君子汤原方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自拟石膏生地汤治疗胃火牙痛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自拟石膏生地汤治疗胃火引起的牙痛,经过10余年的临床实践,治疗百余例,每每用药2剂便可治愈或疼痛明显减轻,现将治法介绍如下,以求同道指点.

    作者:陈俊社;李佰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电针家兔后三里、睛明、趾间穴对高眼压作用的比较

    电针家兔后三里、睛明、趾间三个不同穴位对水负荷造成的高眼压都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其中睛明组的起效较快,后三里组作用缓而持久,趾间组的作用稍弱.在造模90分钟后,三个不同穴位组之间的降眼压值有显著差别,并且主要在后三里与睛明、后三里与趾间组之间有差别.

    作者:周文新;孙克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刘树华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经验

    刘树华主任医师具有近40年的临床经验,对中医内儿科疾病尤为擅长,我们在跟师学习过程中,目睹老师治疗小儿厌食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兹将学习体会作一介绍.

    作者:刘剑梅;张志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高志林副主任医师临证辑要

    高志林副主任医师,临证工作30多年,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手不释卷,习<内经>,研<伤寒>,集各家之长,纳各家精髓,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作者:安自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刘嘉湘调补脾肾疗肿瘤

    刘嘉湘教授为全国中医肿瘤治疗中心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刘师从事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临床工作近40年,倡导以扶正法为主防治肿瘤.

    作者:朱元颖;田建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闭经60例观察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闭经60例,并设单纯西药治疗60例作对照,现总结如下.

    作者:梁建宁;时燕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小儿泄泻的辨证施护

    小儿泄泻好发于夏秋季节,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或完谷不化为其主症.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常因脾胃素虚,喂养不当,内伤乳食,感受暑湿时邪或饮食不洁而损伤脾胃,致使脾胃对水谷之腐熟运化功能失调,下迫大肠则成泄泻.

    作者:鲍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在疑难杂病中的运用体会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主要用于治疗半身不遂证.我跟随王自立主任医师学习多年,观师灵活运用该方治疗多种疑难杂症,疗效显著,现将点滴体会记述如下,与同道共研.

    作者:田旭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清热逐风合剂的薄层色谱鉴别

    清热逐风合剂为我院自制药品,由麻黄、苦参等中药组成.功能清热利湿,逐风通络.用于治疗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痫风性关节炎,僵直性脊柱炎,肩周炎,颈椎病等,属风湿热痹,出现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等症.

    作者:郑修丽;王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新近展

    颈椎退行性变引起脊髓的外在压迫和/或血供减少产生脊髓功能障碍称为脊髓型颈椎病.此型为颈椎病中严重的一种,约占颈椎病的5%~10%,老年人多见,且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

    作者:谷银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