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茂福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婴幼儿和年老体弱之人.具有难治愈易复发等特点,尤好发于冬春二季.笔者近年来探索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此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国成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症,轻者入寐困难,甚者彻夜不寐.笔者通过针、灸及正确护理,治疗40例,疗效满意.
作者:张美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闭经60例,并设单纯西药治疗60例作对照,现总结如下.
作者:梁建宁;时燕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顽咳系指感冒治愈较长时间后仍持续咳嗽.笔者自1997年10月至2000年10月间,用肃宣解毒汤治疗顽咳180例,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淑英;林雁;刘吉占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小儿泄泻好发于夏秋季节,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或完谷不化为其主症.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常因脾胃素虚,喂养不当,内伤乳食,感受暑湿时邪或饮食不洁而损伤脾胃,致使脾胃对水谷之腐熟运化功能失调,下迫大肠则成泄泻.
作者:鲍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汗证之疾临床颇为多见,有自汗与盗汗之分,往往以肺脾气虚、营卫不和与阴虚火旺为主,多予玉屏风散、桂枝汤及当归六黄汤治之,效果较佳.
作者:骆新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旨在理气解郁,可用于肝气郁结所致诸多杂证的治疗,现就笔者临床治验简介如下.
作者:李文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笔者从1997年以来,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结合牵引治疗本病86例,收效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浦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其病因繁多,病机复杂,类型多样,性质难辨.因此,探讨发热病机,认识发热特点,区别发热性质,会直接影响治疗和预后.在此笔者对<伤寒论>中有关发热论述进行剖析,以示同行.
作者:陈官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代名医张锡纯,毕生注重实践,讲究实效,应用药物,独具创见.张氏在精研药性的基础上创制了许多新方,方中用药精炼,配伍严谨.在他所制的方中,常见到寒药与热药同用,补药与攻药俱行,润药与燥药兼施,通药与涩药并存.既能治病,又无弊病,每获良效.
作者:叶建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痛风2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侯臻;马延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偏头痛是一种发作性脑血管舒缩功能失调和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所引起的头痛.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头部阵发性剧烈胀痛,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中青年女性多发,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作者:韩玉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笔者在临床中碰到一些肺部感染患者,在感染控制后,咳嗽仍迁延不止,继续应用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物,效果不显著,而应用六君子汤原方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原发性肝癌是恶性程度很高的一种癌症,发展迅速,预后不佳.大多数患者就诊时,疾病已属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
作者:周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气管炎贴膏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检测体重、白细胞、T淋巴细胞ANAE变化及症状、病理变化,用气管炎贴膏治疗时定期检测上述项目.结果:在炎症发作期大鼠生长缓慢,外周血白细胞增加,气管、支气管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间质疏松、粘膜充血水肿,粘液增加.用气管炎贴膏治疗后,粘膜分泌物减少,淋巴细胞少量浸润,病理症状减轻,同时,大鼠体重明显优于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数随用药时间延长而降低,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随用药时间延长有显著作用.结论:气管炎贴膏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炎作用方面有积极作用,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非常有效.
作者:霍国荣;黄晨辉;吴斌;郑丽莉;马丽乾;刘忠昌;李惠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2000年夏季,兰州出现了持续10天以上的高温天气,每天高气温在36~39C之间.门诊以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腹泻,不思饮食等症为主诉前来就诊者占50%以上.
作者:王兰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症状之一,肝硬化病人出现腹水后如不积极治疗,可继发肾功能衰竭,出血及腹膜感染等,死亡率极高.我科从1999年1月到2000年12月,共收治肝硬化腹水病人42例,又经中药外敷加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并配合正确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姚智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龙胆泻肝汤首载李东垣<兰室秘藏>,由龙胆草、木通、车前子、泽泻、柴胡、当归、生地组成.<医方集解>收载该方,增加了黄芪、栀子、甘草三味药.
作者:周茂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对中医养生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尤其是道学中自然无为、致虚守静、少私寡欲等观点,更是中医精神养生的主要内容.
作者:梅晓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颈椎退行性变引起脊髓的外在压迫和/或血供减少产生脊髓功能障碍称为脊髓型颈椎病.此型为颈椎病中严重的一种,约占颈椎病的5%~10%,老年人多见,且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
作者:谷银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