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宝萍;谢兴荣;王永洲;王海东;邢福军
药流,即应用米非司酮并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临床疗效较好,但由此引发出血不止、合并感染、腹痛等并发症临床较为常见.
作者:李永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顽固性头痛是以头痛剧烈,时作时止,经久缠绵,治难收效而得名,属疑难杂症,包括西医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丛集性头痛、脑震荡后遗症等病,属中医内伤头痛的范畴.
作者:张志明;刘剑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笔者认为,崩漏患者大多为气虚血瘀所致.治宜益气补血,化瘀止血.应用自拟益气化瘀止血汤治疗,共观察病人93例,有效率达84.95%.
作者:王根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乳痈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作者:蒋进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近年来,我们用自拟降气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霞;杜辕滨;江惠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法是张应泰老师50年临床实践、教学经验之总结.
作者:康凤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1997年11月至2000年收治的86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有效的治疗,精心护理,收到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左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脾胃学说应用于临床,多侧重脾阳、胃阴的辨治.然笔者认为脾阴有它的特殊性,与胃阴有明显的不同.
作者:赵建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张崇仁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工作36年,对妇科疾病的治疗有独特之处.
作者:杨成子;高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敷脐疗法是中医重要外治法之一,在儿科尤为常用.
作者:王富德;谢富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余元泰主任医师,幼承家学,后又就读于兰州医学院,毕业后,坚持用中西医两法防病治病,悬壶济民.
作者:蒲朝辉;杨国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笔者近20年来用面部透针配合牵正散治疗面神经麻痹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正怡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李树楷主任医师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临床探索,在中医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席书贤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是各种慢性肺胸疾病的晚期表现,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刘艳春;拜永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金匮》全名为《金匮要略方论》,该书在杂病的治疗学中,具有经典的地位,是中医临床各科的纲领.
作者:韩庭威;山德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朱肇和教授是我省著名的中药学教授,早期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具有40余年的临床与教学经验,既继承传统,深研祖国医药学理论,又掌握现代药理学知识.
作者:龙全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一书,具有补气活血,祛瘀通络的作用,主治气虚血瘀络阻所致的半身不遂等症.
作者:范京国;周东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预后较差,在我国发病率为70%,国外高达80%以上,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第一致残和第三致死原因.
作者:叶建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冻疮是北方严寒地区多发病之一,常影响患者工作与生活.
作者:郭志斌;李海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难治病之一.近年来我们对其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均有新的认识,现将笔者之管见介绍如下.
作者:孙守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