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狗舌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唐雨;刘艳霞;张宏伟

关键词:狗舌草, 化学成分, 成分分离, 结构鉴定
摘要:目的 探讨狗舌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RP-C18,Sephadex LH-20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色谱方法对狗舌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对狗舌草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狗舌草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杨素(chrysin,1),芹菜素(apigenin,2),山柰酚(kaempferol,3),金合欢素(acacetin,4),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isorhamnetin-3-O-β-D-glucopyranoside,5),咖啡酸乙酯(caffeic acid ethyl ester,6).结论 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狗舌草属中分离得到.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速溶阿胶颗粒生产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阿胶颗粒的工业化生产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筛选法确定真空微波膨化技术参数,采用真空微波膨化阿胶制得阿胶粉;通过随机筛选法确定辅料种类和用量;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制粒参数.结果 佳工艺条件为阿胶块厚度5 mm以下,微波加热时间为5 min;阿胶细粉、交联聚维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硬脂酸镁比例为1000:50:20:1,干法轧辊压力为60 kgf/cm2,送粉速度20 r/min,轧轮转速为10 r/min.结论 该研究结果可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于宗斌;彭涛;刘世琪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200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200例,按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小剂量组(5 mg/d)65例、中剂量组(12.5 mg/d)60例、常规剂量组(25 mg/d)75例.结果 治疗后,各组患者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中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缩小显著(P<0.05);中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患者月经恢复情况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显著,以12.5 mg/d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佳.

    作者:杨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腹泻患儿,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6.00%),止泻时间(3.54±1.85)d,治疗后3 d排便次数(3.18±0.47)次/天,治疗后7 d排便次数(1.39±1.47)次/天,CD4/CD8(1.89±0.58),CD3(67.52±3.45)%,CD4(43.61±2.74)%,CD8(25.61±1.54)%,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绍曲;刘重海;王修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清湿外洗汤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建立两煎常压煎药机所制清湿外洗汤的质量控制体系.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湿外洗汤中主要药味栀子、黄柏、蛇床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清湿外洗汤中主要活性成分苦参碱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XTerra Rp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乙二胺-水(45:0.05:55),流速为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20 nm;观察室温下避光保存的汤剂,在拟订的7d储存期内苦参碱含量的变化,同时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 薄层色谱中均斑点清晰,无阴性干扰,分离度好,专属性强.苦参碱质量浓度在0.0295~0.1770 g/L线性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41%(n=6).于室温下避光保存7 d苦参碱损失率为1.85%.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清湿外洗汤的质量控制.两煎常压煎药机煎煮的清湿外洗汤于室温下避光保存7d质量稳定.

    作者:薛敏菲;雷凯君;吴舜芳;黄建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护理要点探讨

    目的 探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护理要点.方法 将8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泼尼松龙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均为关节腔内注射,并对观察组患者做好护理.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7%,高于对照组的58.14%(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观察组为2.33%,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使用玻璃酸钠行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疗效满意,安全性强,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可促进疾病转归,减少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危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乳腺癌患者颈外静脉留置管给药的护理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行颈外静脉留置管给药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进行颈外静脉留置管给药化疗的乳腺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9%(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结论 对乳腺癌患者行颈外静脉留置管给药化疗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继红;姚雪梅;丁哲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均匀设计法优选乐脉颗粒半仿生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乐脉颗粒的半仿生提取工艺.方法 以丹参素、芍药苷、丹酚酸B及干浸膏得率数据标准化后加权和为综合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出方药的半仿生提取法工艺条件.结果 半仿生提取法工艺条件为,3次煎煮水的pH分别为4.5,7.5,9.0,煎煮时间为2 h,1 h,1 h.结论 该方法提取乐脉颗粒工艺条件合理、稳定、可行.

    作者:谢紫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异氟烷所致肝损害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对异氟烷所致轻微肝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北京市房山区某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异氟烷所致轻微肝功能损害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给予多烯磷脂胆碱465 mg+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日;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1.8 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日.疗程均为5 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较对照组的92.30%高(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对治疗药物耐受良好,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异氟烷所致轻微肝损害,能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多烯磷脂酰胆碱的效果优于还原型谷胱甘肽.

    作者:赵雪;高峰;辛建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周围神经阻滞研究进展

    随着外周神经的阿片类受体研究的深入,为阿片类药物复合局部麻醉药用于周围神经阻滞提供了新的方向.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外周神经阻滞,协同作用可使罗哌卡因的镇痛作用时间明显延长.该文就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应用于外周神经阻滞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效果、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等方面作一探讨.

    作者:周俊妤;何开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和各项心功能指标及脑钠肽前体(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为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roBNP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心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少强;蒋守涛;吴永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左旋甲状腺激素对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左旋甲状腺激素对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孕产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产科就诊收治的妊娠合并SCH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左旋甲状腺激素(L-T4)治疗.并同期选取甲状腺功能的健康孕妇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并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包括流产、早产、新生儿死亡、胎窘、胎膜早破、妊娠贫血、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等情况.结果 经L-T4治疗,治疗组、健康对照组的新生儿早产率、新生儿死亡率、自然流产率、胎膜早破发生率、胎窘发生率、妊娠孕产妇贫血率、妊娠期孕产妇糖尿病发生率、先兆子痫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健康对照组产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L-T4治疗,治疗组产妇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T-T4治疗妊娠合并SCH孕产妇可降低其不良妊娠结局及不良围产儿结局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王永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妇产科于2015年收治的PCOS患者60例,采用简便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罗格列酮+达英35治疗,观察组给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达英35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激素水平、盆腔B超等相关检查指标.随访期1年,对比两组成功妊娠率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月经不调、痤疮、多毛症的症状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与睾酮(T)水平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LH/FSH水平恢复正常水平,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子宫大小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卵巢大小与卵泡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内,观察组成功妊娠11例(36.67%),对照组成功妊娠5例(16.67%),观察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吡格列酮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卵泡数量与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俊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奥沙利铂及替吉奥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胃癌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及替吉奥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术后行替吉奥及奥沙利铂联合治疗的胃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6例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8.75%,93.75%和35.71%,5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均相对低于对照组,其中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口腔炎、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胃癌患者的同时予联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鲁颖;张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小儿智力糖浆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智力糖浆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医院接受治疗的孤独症儿童语言障碍患者共100例,将其按照诊疗编号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治疗组加用小儿智力糖浆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临床语言交流障碍各项指标达4级和5级的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半年治疗,治疗组患儿的语言交流障碍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综合康复训练联合小儿智力糖浆治疗孤独症患儿语言障碍,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语言障碍,增强主动语言能力及理解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鹏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抗菌肽RISE-AP12联合中药汤剂对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抗菌肽RISE-AP12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对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80例(种植体146枚),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种植体各73枚).两组患者均行牙周基础治疗,双氧水漱口,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留置,每周1次治疗,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口服中药汤剂,每日2次,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抗菌肽RISE-AP12含漱,每日3次.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和龈沟出血指数(SBI)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一氧化氮合酶(NO)、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可溶性血管黏附分子1(sVCAM-1)、E型钙黏附分子(E-cadherin)均降低,骨保护因子(OPG)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更优(P<0.05).虽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症状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 抗菌肽RISE-AP12联合中药牙周基础治疗可显著改善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临床体征,并显著降低患者龈沟液中炎症因子、黏附因子表达,促进OPG表达,不良反应均轻微,经对症处理后不影响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颖韬;贾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胆胃平颗粒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胆胃平颗粒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Wond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用磷酸调pH至3,20:80),检测波长为283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结果 柚皮苷、新橙皮苷进样量在0.0813~1.6257μg和0.0817~1.633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6%和99.59%,RSD为1.71%和1.43%(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胆胃平颗粒中枳壳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魏晓锐;徐金玲;刘艳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院169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分析及针对性预防干预

    目的 分析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169例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医院2015年100例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作为干预前组;选择2016年69例药品不良反应患者,作为干预后组.对比不同性别、年龄段、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不同制剂中不良反应占比,分析干预前与不良反应有关的突出因素;结合以上因素制订针对性预防方案,对比干预前后不同性别、年龄段、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不同制剂不良反应占比.结果 干预前后12岁以下儿童和60岁以上患者是主要人群(P<0.05),干预后占比明显降低(P<0.05).干预前,不良反应主要药品种类为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干预后主要为抗菌药物且占比低于干预前(P均<0.05);干预前后口服给药和静脉注射均是不良反应主要给药途径,干预后静脉注射占比降低(P均<0.05);干预前后注射剂均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制剂(P<0.05),干预后其占比未显著降低(P>0.05).干预前后皮肤及其附件均是主要累及部位(P<0.05),干预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预防药品不良反应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考虑,重点保护儿童及老年患者,强化抗菌药物管理和给药途径管理,加强皮肤及其附件、重要器官保护,使用针对性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

    作者:梁雪珍;刘晖;郑开颜;成为;黄敏;刘恒;许少英;王小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土大黄根提取物对实验性银屑病小鼠支配器官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土大黄根提取物对实验性银屑病样模型支配器官形态学变化.方法 将咪喹莫特(IMQ)乳膏涂抹BALB/c小背部皮肤形成银屑病样动物模型,观察土大黄根提取物(1,2,4 g/kg)对小鼠支配器官如脑、心、肝脏器指数及其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1,2,4 g/kg组均对小鼠脑、心、肝,脏器指数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对脑、心形态学未见明显异常,但可引起肝细胞再生、嗜酸性变性.结论 土大黄根提取物对咪喹莫特诱导实验性银屑病小鼠支配器官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有一定保护和修复作用.

    作者:艾西木江·热甫卡提;麦合素提·卡迪尔;阿不都吉力力·阿布都艾尼;再妮皮古丽·巴拉提;热比姑丽·伊斯拉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健脾益肾方水提物中松果菊苷、丹酚酸B和大黄酸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健脾益肾方水提物中松果菊苷、丹酚酸B和大黄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Inertsil ODS-SP柱(150 mm×4.6 mm,5μm),以乙腈-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330 nm(松果菊苷)、286 nm(丹酚酸B)、254 nm(大黄酸),进样量10μL.结果 松果菊苷、丹酚酸B、大黄酸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50~80.0μg/mL(r=0.9994),1.25~80.00μg/mL(r=0.9993),1.25~40.00μg/mL(r=0.9994);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小于2%(n=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1%,99.15%,98.95%,RSD均小于2%(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方法可靠,可作为健脾益肾方水提物中松果菊苷、丹酚酸B、大黄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何泰东;余晓丹;郑平;邹美南;张尚斌;陈剑平;李顺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帕累托图分析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发病情况,为临床制订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全年的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住院患者76例病例,并进行帕累托图分析.分析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易患因素、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和转归.结果 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多发生于老年人,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超过7 d,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腹泻感染率较高.给予停药、微生态制剂及对症治疗大多有效.结论 如果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期间或之后短时间内出现腹泻要考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控制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是预防、控制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关键.

    作者:马超;李春钰;崔喜凤;张树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