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研究概况

陈斯宁

关键词: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病因病机, 生物医学研究, 实验研究, 综述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药研究概况.方法:对近几年来的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治疗研究、实验研究进行阐述、总结.结论: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露蜂房、蝉蜕、蛇衣和木蝴蝶的粉碎方法

    在制剂过程中,蜂房因质地胶质,有弹性;蝉蜕、蛇皮和木蝴蝶薄韧质轻,都不宜用常规方法粉碎,现将笔者工作中的点滴体会略述如下:

    作者:张承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山楂的化学成分与临床应用

    通过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山楂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进行了阐述,为其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宋学玲;王美芝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胆汁反流性胃炎辨治体会

    胆汁反流性胃炎又称碱性反流性胃炎,因幽门功能不全或胃切除术后胆汁反流入胃引起,临床以胃痛、呕吐、痞胀、嘈杂、嗳气、泛酸等为主要表现,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乃邪在胆,逆在胃,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是其主要原因.笔者根据这一理论,结合临床体会,不揣浅陋就此谈谈自己的管见.

    作者:王玉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腹泻36例

    慢性泄泻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小儿和老年人发病率很高,本人采用升阳益胃汤治疗3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6例均为正宁县卫生学校校医室门诊病例,经检查无器质性病变,其中男2l例,女15例;年龄21~61岁,平均36岁;病程1~15a,平均4.9a.

    作者:先宁霞;杨宗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背部走罐配合刺络放血治疗黄褐斑29例

    目的:观察背部走罐配合刺络放血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以背部走罐配合刺络放血治疗黄褐斑患者29例.结果:显效率75.86%.结论:背部走罐配合刺络放血治疗黄褐斑疗效满意.

    作者:王萍;李荷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探讨《针灸甲乙经》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及论治

    目的:探讨<针灸甲乙经>论治精神疾病的基本学术思想.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学习、文献整理、文献分析的方法以黄龙祥校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黄帝针灸甲乙经>(新校本)为蓝本进行研究.结果:〈针灸甲乙经>对精神生理活动,精神疾病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均有详尽的论述.结论:<针灸甲乙经>对现代精神医学的研究有着较高的学术指导价值.

    作者:霍小宁;刘新发;雒成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肩凝汤治疗肩周炎141例

    笔者以肩凝汤辨证加减冶疗肩周炎14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41例病人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43例,女98例:年龄大76岁,小45岁,平均年龄57岁;病程长20个月,短3个月,平均病程11个月.所有病例均经x线检查未发现异常.

    作者:王钧全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尿路感染的中医治疗进展

    目的:探讨尿路感染的治疗进展,以期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概括、总结,从中西医结合疗法、中药疗法、针灸疗法等几方面进行综述.结论:中医治疗尿路感染具有优势,疗效显著,并可预防西药治疗产生的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张晶晶;舒惠荃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小儿解热中空栓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研究制备小儿解热中空栓的方法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用优选的提取方法和制备工艺制备小儿解热中空栓,并通过对外观、重量差异、溶点、溶变时限的考察以及定性鉴别和稳定性试验控制小儿解热中空栓的质量.结果:小儿解热中空栓各项质量控制指标均符合标准,结果满意.结论:小儿解热中空栓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质量可控.

    作者:詹文强;姜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浅议《伤寒论》预后辨证

    <伤寒论>对预后的辨证主要有阴阳自和预后、凭脉决生死断预后、凭证决生死断预后、脉证合参断预后4个方面.

    作者:陈有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体会

    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长期外用激素制剂而使患处皮肤对激素药物产生依赖而引起的皮肤非化脓性炎症,以面部为多且具有代表性.目前西医对谚病缺少有力的治疗方法.笔者以中医辨证论治此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晓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滋泉口服液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患者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滋泉口服液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编号分为实验组36例,运用滋泉口服液合达美康治疗,对照组36例服用达美康治疗,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BG)、糖化血红蛋白等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滋泉口服液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或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滋泉口服液可消除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患者症状,对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明显降低作用.

    作者:顾建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38例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和CT诊断比较

    目的:回顾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X线CT表现,评价二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X线及CT征象进行分级,作出对比.结果:临床早期影像学表现为骨质侵蚀,囊变、软组织肿胀等,这些征象在X线平片的检出结果是不甚理想的,而CT可肯定诊断,平片表现为早期病变(0~Ⅱ级)的患者CT对其分级更为准确,可提高1~2级别,Ⅲ、Ⅳ级病变CT和X线平片相仿,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骨质侵蚀、囊变,软组织肿胀是AS的早期征象,CT对这些征象敏感性较平片高,对临床怀疑而平片难以确诊的早期病变,CT检查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胡建锋;李盛华;王闻奇;钱斐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口服健胃清肠合剂对结肠镜检查前肠道清洁效果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健胃清肠合剂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需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分为3组.清洁灌肠组60例,采用39℃的生理盐水500 mL清洁灌肠;健胃清肠合剂口服组60例,口服健清肠合剂250 mL后再饮用生理盐水2 000mL;甘露醇组60例,在检查前6 h,口服20%甘露醇250 mL及生理盐水2 000mL.结果:健胃清肠合剂组与甘露醇组相比清洁程度有显著差异,P<0.01;健胃清肠合剂与清洁灌肠相比清洁范围有显著差异.结论:健胃清肠合剂清洁程度高,清洁范围大.

    作者:王颖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四君子汤补气作用实验研究综述

    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要用于治疗脾胃病,其通过调节胃肠功能、提高免疫力,改善造血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增强抗肿瘤、抗突变、抗氧化等作用而达到治疗脾胃病的目的,其尤善治脾虚胃弱、运化乏力等证.

    作者:薛红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养阴清热消痤方加减治疗痤疮60例分析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消痤方加减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养阴消痤方治疗不同类型的痤疮患者60例.结果:丘疹型、脓疱丘疹型、囊肿结节型、混合型有效率分别为81.80%、75.00%、77.78%和61.54%.结论:养阴清热消痤方加减治疗寻常痤疮疗效确切.

    作者:王雪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仲景辨治头痛病证治规律探折

    头痛是内科临床常见病症,历代医家在治疗头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多遵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方药,分析演化而来,并加以完善.本文从<伤寒杂病论>中关于头痛的条文入手,从六经头痛和杂病头痛2个方面加以整理、归纳、总结,探讨头痛的证治规律.

    作者:肖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简述《金匮要略》对下利的论治

    <金匮要略>所论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2个方面,泄泻有虚寒、实热、气利之分,痢疾亦有热痢、虚寒之别.其病机、进退各异,临症时需辨证论治.

    作者:易竞雄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浅谈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体会

    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护理实实习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因此,如何做好护理带教工作,已成为临床护理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刘叶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大承气汤新用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具有通里泻热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阳明腑实、燥屎内结证,但临症可用以治疗顽固性呃逆、肺心病合并心衰、慢性粘连性肠梗阻等疾病,且疗效满意.

    作者:高小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