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浩;王晓华
糖尿病可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眼部并发症,但近年研究发现,糖尿病还可以导致以眼干涩、异物感等为主症,以泪膜功能的不稳定、泪液分泌减少等为主要体征的眼表损害症候群.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归纳,发现西医学对该病的病因、主症及危害等研究逐年增多,认为该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眼部不适及视力损害的重要因素,但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学相关研究文献却空缺,说明中医对该发病现状及机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应重视对该病的发病机理及辩证特点的研究,以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张淑荣;刘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运用<温病条辨>之三仁汤治疗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1例.从初诊为普通感冒的抗病毒治疗到二诊为中医湿温的三仁汤加减治疗整个立法方药过程的描述,体现出了中药三仁汤治疗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属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获显著疗效.
作者:刘安平;范海斌;时增科;刘吉善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郭宪章先生从辨明虚实寒热,因证施治;灵活运用古方及后期用简单方剂3方面应用中医药进行多途径多环节地调节,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康新民;段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用药辨证不明、用药配伍不当、药物剂量不合适、剂型选用不当、忽视了药物的不良反应、不注意用法是目前中成药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因此在临症时应注意上述问题的发生,以达到在不引起不良反应的同时治疗原发病的目的.
作者:王春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清降胶囊对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及血浆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入选病例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血浆内皮素及血浆一氧化氮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E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血浆一氧化氮(N0)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清降胶囊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作用机理与该方有效抑制血浆内皮素(ET)的生成及调节一氧化氮(N0)的释放有关.
作者:王祥生;刘志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消定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16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4例运用消定膏外敷治疗,对照组82例运用云南白药气雾荆外喷治疗.均以3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治疗方法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消定膏治疗软组织损伤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作用.
作者:樊成虎;柴吉敏;马智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结合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给予中药热奄包结合骶管封闭治疗,对照组给予骶管封闭治疗.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分别按Macab改良标准评定分为:优、良、可、差,对比2组的优良率.结果:治疗2周后2组无明显差别,治疗1个月,3个月后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结合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显著.
作者:陈大宇;曹亚飞;麦庆春;蒋顺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整体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皮牵引治疗中并发症预防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中医整体护理,对常见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结果:患者均无由于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发生,骨折痊愈.结论:个性化的中医整体护理有利于预防持续皮牵引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用兰;李向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对治疗慢性酒精性胃炎的疗效.方法:使用参苓白术散联合法莫替丁胶囊治疗酒精性胃炎,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镜下表现均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能迅速、有效地缓解慢性酒精性胃炎的症状.
作者:赵柏庆;林少琴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针灸治疗采取面部丛刺法配合体针及颈椎的牵引推拿,小针刀治疗、面神经干和末稍支封闭治疗.结果:54例患者痊愈21例,显效25例,好转8例.结论:3种疗法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有较好的疗效,可从根本上解除面神经的异常兴奋和异位传导,起到舒经通络,熄风止痉的作用.
作者:冯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清热化瘀、益气养阴法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23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确诊后立即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400 mg/(kg·d),连用4天;阿司匹林50 mg/(kg·d),分3次口服,连用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热化瘀、益气补中之中药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组退热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清热化瘀、益气养阴法配合西医治疗川崎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柳树英;张丽君;张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丹参是一种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应用价值的常用中药材.从丹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提取工艺、临床应用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对丹参的研究成果,以期对丹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刘慧;开金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鼠鼠尾离断再植术后血管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及加味活血祛瘀糖浆对再植术后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鼠尾离断再植造模,ELISE分别检测对照组、实验组及药物组血清中VEGF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实验大鼠血管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ELI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证实鼠尾再植后血清和组织中VEGF表达升高,VEGF免疫组化检测后8小时两者已有显著表达,VEGF在24小时表达达高峰,VEGF表达持续约5天,血清ELISA检测同样显示VEGF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应用加味活血祛瘀糖浆能使血清和组织中的VEGF明显升高,促进血管修复.结论:大鼠鼠尾离断后血清中VEGF表达增加,加味活血化瘀糖浆组中再植鼠尾后血中VEGF的表达增加,加味活血化瘀糖浆可通过促VEGF表达上调,内皮细胞增殖,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利于离断血管的修复.
作者:赵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生动形象的课件内容赢得了中医儿科学教学工作者的青睐,然而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多媒体教学也有其不足之处.分析了中医儿科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劣势,提出自己的体会和建议.
作者:吕晓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在临床上引起医患纠纷的因素有患者自身方面的,也有医护人员方面的,因此在临床上因针对易引起医患纠纷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关的措施,加强护士服务意识、提高技术水平等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刘丹;郭英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从寒热、气血痰瘀及脏腑的角度阐述风湿病的辨证论治方法,认为寒热并用,补通并举是治疗风湿病的2大法则.
作者:罗永傧;李明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张友玉老中医,擅长治疗内科疑难杂病,尤其擅长治疗脾胃病,重视脾胃在内伤杂病发病中的作用,治疗疾病时非常重视脾胃的调护,注意饮食调养以助药效.认为脾胃病多湿,脾虚湿盛是脾胃病的基本病机,运脾化湿当是治疗脾胃病的主要治法,健脾不如运脾,喜用香砂平胃散加减治疗.
作者:张志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80例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脑血管、促进脑细胞代谢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化瘀胶囊口服.治疗90天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对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气虚血瘀证候疗效评定行结果分析,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益气化瘀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刘良敏;杨宝元;佟茜;贾玉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祛瘀法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的疗效.方法:选门诊病人97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成西药组47例,中药治疗组50例.观察治疗前后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精子活力等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在提高精子活动率、精予活力方面优于西药治疗组(P<0.01或P<0.05).结论:从痰、热、瘀论治精液不液化症,疗效明显.
作者:许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颊针疗法治疗颈肩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取颊针穴位颈、肩穴对45例颈肩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6例,显效21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结论:颊针疗法能及时、有效提高颈肩综合征患者临床治愈率,取穴简便、止痛效速、易于掌握.
作者:王薇;方晓丽;宋志靖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