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颊针治疗颈肩综合征45例

王薇;方晓丽;宋志靖

关键词:颈肩综合征, 颊针, 颈, 穴位, 肩
摘要:目的:探讨颊针疗法治疗颈肩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取颊针穴位颈、肩穴对45例颈肩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6例,显效21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结论:颊针疗法能及时、有效提高颈肩综合征患者临床治愈率,取穴简便、止痛效速、易于掌握.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上海佛慈大药厂改良国药计划大纲——国产药物之科学制造

    (一)聘用专家负责调制按汉唐以前,医与药并不分业,凡丸散膏丹饮片等,皆归医生亲自炮制修合.宋元以来,医药分途,自是人类生命所关极重之药业,渐移于药商药工之手.现今国内各药铺之药工,俗称刀上先生,概非药科出身,只守师徒相传之成法,多不认识药物之性能功用,故其炮制工作,不能不谓其非科学之甚矣,坐此致今日中药信用,日落千丈,无可讳言.本厂特聘中西药科大学毕业经政府公许之药师为制药部主任,督率技工及制药生,根据科学的方法,应用理化学科的器械,尽诚努力,负责调制,期达改良国药之目的.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内外治结合治疗掌跖角皮症32例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结合治疗掌跖角皮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内服滋阴汤,外用二地生金汤.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外用尿素软膏.2组连续用药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56.25%.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内外结合治疗掌跖角皮症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亚军;张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郭宪章先生辨证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郭宪章先生从辨明虚实寒热,因证施治;灵活运用古方及后期用简单方剂3方面应用中医药进行多途径多环节地调节,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康新民;段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颊针治疗颈肩综合征45例

    目的:探讨颊针疗法治疗颈肩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取颊针穴位颈、肩穴对45例颈肩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6例,显效21例,好转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3%.结论:颊针疗法能及时、有效提高颈肩综合征患者临床治愈率,取穴简便、止痛效速、易于掌握.

    作者:王薇;方晓丽;宋志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血管内皮细胞VEGF在鼠尾再植术后的表达及加味活血袪瘀糖浆干预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鼠尾离断再植术后血管内皮细胞VEGF的表达及加味活血祛瘀糖浆对再植术后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鼠尾离断再植造模,ELISE分别检测对照组、实验组及药物组血清中VEGF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3组实验大鼠血管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ELIS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证实鼠尾再植后血清和组织中VEGF表达升高,VEGF免疫组化检测后8小时两者已有显著表达,VEGF在24小时表达达高峰,VEGF表达持续约5天,血清ELISA检测同样显示VEGF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应用加味活血祛瘀糖浆能使血清和组织中的VEGF明显升高,促进血管修复.结论:大鼠鼠尾离断后血清中VEGF表达增加,加味活血化瘀糖浆组中再植鼠尾后血中VEGF的表达增加,加味活血化瘀糖浆可通过促VEGF表达上调,内皮细胞增殖,从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利于离断血管的修复.

    作者:赵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益气化瘀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80例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脑血管、促进脑细胞代谢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化瘀胶囊口服.治疗90天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对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气虚血瘀证候疗效评定行结果分析,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益气化瘀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刘良敏;杨宝元;佟茜;贾玉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清胰解毒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清胰解毒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胰解毒方中药煎荆,采用胃管注入法经胃管鼻饲,同时高位保留灌肠并用消癓止痛膏中药外敷,治疗7天观察疗效.结果:比较2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胰解毒方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I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甩.

    作者:贺俊萍;李春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浅谈妊娠脉

    妊娠脉是脉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近15年有关妊娠脉文献的搜集,从历代文献对妊娠脉的论述、现代医学对妊娠脉的论述及妊娠脉的鉴别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求更好地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阳伟红;杨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与进展

    脊髓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治疗主要目的在于阻止或减少继发性损伤.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减压配合药物治疗为主,但对于神经保护和神经再生疗效欠佳,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是脊髓损伤修复的重要手段,在动物实验中已取得了一定效果,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李盛华;郭平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从痰热瘀论治精液不液化症体会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祛瘀法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的疗效.方法:选门诊病人97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成西药组47例,中药治疗组50例.观察治疗前后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精子活力等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在提高精子活动率、精予活力方面优于西药治疗组(P<0.01或P<0.05).结论:从痰、热、瘀论治精液不液化症,疗效明显.

    作者:许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三香舒胃汤治疗胃脘痛213例

    目的:观察三香舒胃汤治疗胃脘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内服中药三香舒胃汤治疗胃脘痛213例,1剂/d,10剂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163例,好转39例,未愈11例,总有效率94.84%.结论:三香舒胃汤治疗胃脘痛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张广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三联疗法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54例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针灸治疗采取面部丛刺法配合体针及颈椎的牵引推拿,小针刀治疗、面神经干和末稍支封闭治疗.结果:54例患者痊愈21例,显效25例,好转8例.结论:3种疗法联合应用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有较好的疗效,可从根本上解除面神经的异常兴奋和异位传导,起到舒经通络,熄风止痉的作用.

    作者:冯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慢性泄泻辨治体会

    慢性腹泻临床以脾胃阳虚、脾胃湿热、脾肾阳虚3型多见,临证时应分别治以补脾化湿,升阳益胃;清热化湿:温肾壮阳等法.采用阳益明汤、茵陈黄柏汤及真武汤或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建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并发眼表损害的中西医研究状况

    糖尿病可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眼部并发症,但近年研究发现,糖尿病还可以导致以眼干涩、异物感等为主症,以泪膜功能的不稳定、泪液分泌减少等为主要体征的眼表损害症候群.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归纳,发现西医学对该病的病因、主症及危害等研究逐年增多,认为该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眼部不适及视力损害的重要因素,但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学相关研究文献却空缺,说明中医对该发病现状及机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应重视对该病的发病机理及辩证特点的研究,以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张淑荣;刘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理脾顺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理脾顺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3例患者按随机分配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理脾顺气汤煎剂1 50 mL,2次/d,口服;对照组予便秘通口服液20 mL,3次/d,口服.疗程1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脾顺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体现了中医脾胃气机升降理论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运用及意义,其中的中医病机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建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加强护理工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在临床上引起医患纠纷的因素有患者自身方面的,也有医护人员方面的,因此在临床上因针对易引起医患纠纷的主要因素制定相关的措施,加强护士服务意识、提高技术水平等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刘丹;郭英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消定膏外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消定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软组织损伤患者16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4例运用消定膏外敷治疗,对照组82例运用云南白药气雾荆外喷治疗.均以3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治疗方法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消定膏治疗软组织损伤具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作用.

    作者:樊成虎;柴吉敏;马智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浅析中成药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用药辨证不明、用药配伍不当、药物剂量不合适、剂型选用不当、忽视了药物的不良反应、不注意用法是目前中成药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因此在临症时应注意上述问题的发生,以达到在不引起不良反应的同时治疗原发病的目的.

    作者:王春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浅论疏肝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从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中医病名、病位,疏肝和胃的主要治疗大法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4个方面论述了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优势,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疗效可靠、药物毒副作用少、价格便宜的优点,并且能大大降低复发率,特别是辨证使用疏肝和胃法治疗RE,疗效显著.

    作者:闻浩;王晓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王成荣诊治月经过少经验谈

    分析年龄、有无宫腔操作史等病因;注重问诊、妇科及其辅助检查等诊断方法;根据年龄及有无人流史等进行辨证施治,从冲任不足和冲任虚瘀2个方面诊治月经过少,收效较好.

    作者:曹亚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