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用兰;李向红
从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中医病名、病位,疏肝和胃的主要治疗大法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4个方面论述了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优势,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疗效可靠、药物毒副作用少、价格便宜的优点,并且能大大降低复发率,特别是辨证使用疏肝和胃法治疗RE,疗效显著.
作者:闻浩;王晓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脊髓损伤分为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治疗主要目的在于阻止或减少继发性损伤.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减压配合药物治疗为主,但对于神经保护和神经再生疗效欠佳,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是脊髓损伤修复的重要手段,在动物实验中已取得了一定效果,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李盛华;郭平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医整体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皮牵引治疗中并发症预防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中医整体护理,对常见并发症进行预见性护理.结果:患者均无由于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发生,骨折痊愈.结论:个性化的中医整体护理有利于预防持续皮牵引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用兰;李向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多媒体教学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生动形象的课件内容赢得了中医儿科学教学工作者的青睐,然而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多媒体教学也有其不足之处.分析了中医儿科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劣势,提出自己的体会和建议.
作者:吕晓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一)聘用专家负责调制按汉唐以前,医与药并不分业,凡丸散膏丹饮片等,皆归医生亲自炮制修合.宋元以来,医药分途,自是人类生命所关极重之药业,渐移于药商药工之手.现今国内各药铺之药工,俗称刀上先生,概非药科出身,只守师徒相传之成法,多不认识药物之性能功用,故其炮制工作,不能不谓其非科学之甚矣,坐此致今日中药信用,日落千丈,无可讳言.本厂特聘中西药科大学毕业经政府公许之药师为制药部主任,督率技工及制药生,根据科学的方法,应用理化学科的器械,尽诚努力,负责调制,期达改良国药之目的.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理脾顺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3例患者按随机分配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理脾顺气汤煎剂1 50 mL,2次/d,口服;对照组予便秘通口服液20 mL,3次/d,口服.疗程1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脾顺气汤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体现了中医脾胃气机升降理论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运用及意义,其中的中医病机尚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建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80例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西医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脑血管、促进脑细胞代谢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化瘀胶囊口服.治疗90天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对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气虚血瘀证候疗效评定行结果分析,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2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益气化瘀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刘良敏;杨宝元;佟茜;贾玉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丹参是一种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和应用价值的常用中药材.从丹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提取工艺、临床应用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对丹参的研究成果,以期对丹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刘慧;开金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三香舒胃汤治疗胃脘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内服中药三香舒胃汤治疗胃脘痛213例,1剂/d,10剂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163例,好转39例,未愈11例,总有效率94.84%.结论:三香舒胃汤治疗胃脘痛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张广智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清热化瘀、益气养阴法治疗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23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确诊后立即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400 mg/(kg·d),连用4天;阿司匹林50 mg/(kg·d),分3次口服,连用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清热化瘀、益气补中之中药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组退热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清热化瘀、益气养阴法配合西医治疗川崎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柳树英;张丽君;张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从寒热、气血痰瘀及脏腑的角度阐述风湿病的辨证论治方法,认为寒热并用,补通并举是治疗风湿病的2大法则.
作者:罗永傧;李明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妊娠脉是脉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近15年有关妊娠脉文献的搜集,从历代文献对妊娠脉的论述、现代医学对妊娠脉的论述及妊娠脉的鉴别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求更好地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阳伟红;杨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运用<温病条辨>之三仁汤治疗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1例.从初诊为普通感冒的抗病毒治疗到二诊为中医湿温的三仁汤加减治疗整个立法方药过程的描述,体现出了中药三仁汤治疗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属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获显著疗效.
作者:刘安平;范海斌;时增科;刘吉善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糖尿病可引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多种眼部并发症,但近年研究发现,糖尿病还可以导致以眼干涩、异物感等为主症,以泪膜功能的不稳定、泪液分泌减少等为主要体征的眼表损害症候群.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归纳,发现西医学对该病的病因、主症及危害等研究逐年增多,认为该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眼部不适及视力损害的重要因素,但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学相关研究文献却空缺,说明中医对该发病现状及机理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因此,应重视对该病的发病机理及辩证特点的研究,以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张淑荣;刘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分析年龄、有无宫腔操作史等病因;注重问诊、妇科及其辅助检查等诊断方法;根据年龄及有无人流史等进行辨证施治,从冲任不足和冲任虚瘀2个方面诊治月经过少,收效较好.
作者:曹亚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用药辨证不明、用药配伍不当、药物剂量不合适、剂型选用不当、忽视了药物的不良反应、不注意用法是目前中成药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因此在临症时应注意上述问题的发生,以达到在不引起不良反应的同时治疗原发病的目的.
作者:王春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开塞露不保留灌肠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改良方法.方法:选择肛肠科术后便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开塞露改良肛注治疗,对照组采用开塞露常规肛注治疗.结果: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便时疼痛、出血、住院时间、住院使用通便药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式灌肠法用于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治疗较传统的灌肠法具有较好的通便作用,能减少并发症,有利于创口修复.
作者:周丽梅;季利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清降胶囊对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及血浆一氧化氮的影响.方法:入选病例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2组血浆内皮素及血浆一氧化氮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E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血浆一氧化氮(N0)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清降胶囊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作用机理与该方有效抑制血浆内皮素(ET)的生成及调节一氧化氮(N0)的释放有关.
作者:王祥生;刘志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祛瘀法治疗精液不液化症的疗效.方法:选门诊病人97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成西药组47例,中药治疗组50例.观察治疗前后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精子活力等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在提高精子活动率、精予活力方面优于西药治疗组(P<0.01或P<0.05).结论:从痰、热、瘀论治精液不液化症,疗效明显.
作者:许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慢性腹泻临床以脾胃阳虚、脾胃湿热、脾肾阳虚3型多见,临证时应分别治以补脾化湿,升阳益胃;清热化湿:温肾壮阳等法.采用阳益明汤、茵陈黄柏汤及真武汤或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建花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