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荟茹;贾育蓉;贾育新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从盘源性颈痛(VID)的西医概念、发病原因及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及中医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的内外治法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张华;谢林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从地理环境与气候的关系,与体质的关系,与寿命的关系,与发病的关系,与疾病防治的关系及现代卫生专业人员与气候变换的关系等6个方面阐述了<黄帝内经>中的医学地理思想,结合现代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了其科学性,指出研究<黄帝内经>中地理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对现代医学有指导意义.
作者:信楠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参考国内外文献,以白色念珠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为铺垫;重点阐述白色念珠茵的凋亡机制,以期在后期实验研究以及临床用药方面,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杨懿;宁玉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总结曾玉山主任医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经验方曹氏降压方、瓜蒌薤白苏梗汤、复方苓桂术甘汤的临床应用,以期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为临床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衰辨证选方提供参考.
作者:刘凯;丁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通过对1例以水肿、低钾血症为首发症状的小细胞肺癌的诊疗过程的总结,认为如在诊治过程中结合中医药治疗可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宋卿;吴勉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中药现代研究应以疗效为中心,将中药有效性研究,安全性研究、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三者结合起来,创新出一大批与西药有比较优势的中药,从而推动中药现代化,促进中药走向世界.
作者:钟长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骨疏康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患者口服中药骨疏康、阿法迪三;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法迪三.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1年和2年时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患者正位腰椎(L1-4)、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和Ward'S三角区的骨密度(BMD),用全自动生物分析仪测定血清碱性磷酸(ALP)和护骨素(OPG)含量.结果:治疗组血清ALP和OPG含量在治疗6个月、1年和2年后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血清ALP和OPG含量在服药6个月、1年和2年后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治疗6个月、1年和2年后血清ALP和OPG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1年和2年后L1-4BMD值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加(P<0.01),髋部BMD值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加(P<0.01).对照组服药1年、2年后L1-4和全髋部BMD值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改变;在1年和2年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L1-4和全髋部BMD值明显差异(P<0.01).结论:骨疏康能有效阻止绝经后骨矿丢失,可显著增加腰椎和髋部BMD和降低血清ALP、OPG含量.
作者:白洁;白孟海;刘茗露;郑蓉;张全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成方防治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2000年1月到2011年7月的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万方、维普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纳入治疗组为中医成方,对照组为常规保肝治疗,逐个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用RevMan 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6个半随机对照试验,共372例患者,纳入研究质量均为C级.中医成方组肝功正常率优于常规l保肝治疗(P<0.01,OR-13.50,95%CI 6.89~26.46);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医成方防治肝损害效果优于常规保肝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较低、观察时间较短,且存在中西医结合诊断不标准、中药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可能影响评价结果,尚需更多高质量、长周期、中西医结合规范化研究以系统评价其疗效.
作者:魏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黄煌教授就腿诊总结了丰富的经验,他认为腿诊时要注意腿部皮肤的润糙、颜色,腿部皮下浅静脉的隐显,腿部毛发的浓淡,腿部肌肉的丰萎,腿部浮肿与否及足部症状等方面,并可以之指导经方应用.
作者:杨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癌病患者的辨证与传统有所不同,应把癌病的基本病机即癌毒内伏、正气不足作为辨证的基础;益气养阴是扶正法的基本治法,温阳散寒也应重视,在运用解毒抗癌法时应慎用苦寒.同时以复法大方治疗癌病值得探索,祛邪治疗应把放化疗考虑进去,此外在癌病的治疗中应重视顾护脾胃.
作者:张成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比较2种三黄栓制备工艺的优劣.方法:用2种工艺制备三黄栓,并采用HPLC法,以黄芩苷对照,测定2种不同工艺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黄芩苷在0.040-0.320üg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工艺Ⅱ所得三黄栓中黄芩苷含量可达206 mg/粒,工艺I所得三黄栓中黄芩苷含量仅为31.6 mg/粒.结论:工艺Ⅱ明显优于工艺I.
作者:王炯;詹文强;马英;尚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总结与探讨近年黄疸型肝炎的中医用药治疗规律.方法:通过检索CNKI,维普数据库2001-2011年关于黄疸型肝炎的治疗结果文献,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章建立数据库,对不同证型的主要症状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中药共计60味,使用频次160味次.其中运用较多的药物为茵陈、大黄、赤芍、栀子,类别以清热药、化湿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为多.结论:本病多因脾胃虚弱,湿邪内侵,蕴结于肝胆所致,脏腑归经以心、肝、胃、脾、胆居多.
作者:王文萍;周语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从肿瘤病机及半夏泻心汤的特点、用药剂量、加减(包括制酸药之运用、行气药之运用、贲门癌术后药)及典型病案几个方面介绍李培训主任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肿瘤的临床经验.
作者:王鸿儒;李培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整复配合蜡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LDH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与对照组78例,治疗组采用手法整复配合蜡疗,对照组仅采用手法整复,观察疼痛积分、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疼痛积分均显著降低,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积分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手法整复配合蜡疗可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疗效优于单纯手法整复.
作者:周明旺;王晓萍;梁雄勇;李亚军;郭铁峰;李盛华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粗细毫针对坐骨神经痛患者痛阈值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粗针组选用直径为0.53衄的针具;细针组选用直径为0.30mm的针具,2组均取环跳、肾俞、承扶、委中、阳陵泉、承山、悬钟等穴,施以平补平泻.结果:粗针组、细针组治愈率分别为75.00%、65.30%;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87.75%.粗针组疗效优于细针组(P<0.01).粗针组痛闽值平均上升幅度优于细针组(P<0.01).结论:粗、细毫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均能使患者痛阈值升高,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粗针针刺明显优于细针针刺.
作者:王允娜;邱连利;刘旭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长期高血压(EH)可引起心脏靶器官损害(TOD),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厚(LVH)、心律失常(CA),冠心病(CHD)和心力衰竭(HF)等,中医药治疗对改善EH症状、稳定疗效、防治心脏TOD有独到之处.
作者:陈伟;顾宁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呼吸性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确诊为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可提高工作效率与患者的满意度,控制成本和保证护理质量.
作者:江桂林;孙晓敏;陈玲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玉红膏治疗手部皲裂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玉红膏外用治疗手部皲裂性湿疹56例,观察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愈率42.0%,总有效率100%.结论:玉红膏外用治疗手部皲裂性湿疹疗效确切.
作者:呼荟茹;贾育蓉;贾育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通过分析、概括文献发现,连翘通过抗脓毒血症,清除内毒素、抗炎,增强免疫等发挥药理作用.
作者:李双;王东强;李志军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