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英;杨志华;原睿;任耀全
目的:观察益肺抗痨散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采用国家标准复治涂阳化疗方案2H3R3E3Z3S3/6H3R3E3,在强化期加用微卡22.5微克每20天臀部深部肌肉注射1次,共12次,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服益肺抗痨散,1剂/d,水煎分服,疗程8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50%,对照组为47.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治疗2、5、6个月时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肺抗痨散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赵银龙;魏莉;申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糖尿病小鼠抗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四氧嘧啶腹腔注射造成小鼠糖尿病模型,分为白藜芦醇高、中、低剂量组(20、10、5 mg/kg),模型组,正常组。腹腔注射给药7天后,分别通过爬绳、负重游泳、耐缺氧、耐高/低温实验,评价白藜芦醇对小鼠应激能力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各剂量组均可显著延长糖尿病小鼠的爬绳时间(5.2~6.9 min)、游泳耗竭时间(17.9~20.0 min)和常压耐缺氧下的生存时间(15.9~16.7 min),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藜芦醇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增强小鼠耐高温、耐低温能力(P<0.05),降低死亡率(P<0.05)。结论:白藜芦醇能提高糖尿病小鼠的抗应激能力。
作者:马毅;徐丽;曹军平;李霞;孙慧萍;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银柴胡提取物对兔脊髓慢性渐进性压迫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12(MMP-2、12)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家兔随机分为脊髓损伤后应用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和银柴胡提取物干预治疗组(B组),损伤后不同时间取材,HE 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MP-2及Real-Time PCR检测MMP-12的表达变化;采用Tarlov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结果:HE染色镜检发现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B组明显轻于A组。2组均发现MMP-2、12的表达,MMP-2、12表达A 组>B组(P<0.05)。 B组神经功能改善优于A组。结论:银柴胡提取物可有效抑制家兔脊髓慢性渐进性压迫后MMP-2、12表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王想福;王兴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眩晕的护理效果。方法:将眩晕症患者辨证分型,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施护。结果:本组病例663例,治愈258例,好转357例,总有效率达92.8%。结论:眩晕在不同的时期可出现不同的证候,在实施辨证施护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同病异护的原则,辨明证型再施护,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夏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当代名医陈友芝中医药治疗癌症用药规律的研究。方法:将《陈友芝中医治癌百例》中医方剂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治癌中药复方354首,使用中药231种,总用药次数4136次。结论:临床以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化痰平喘药等为主;核心单味药依次为半枝莲、茯苓、薏苡仁、白花蛇舌草、神曲、绞股蓝、白芍、守宫、贝母、苦参、山楂、白术等。
作者:寇志成;李廷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肢体功能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医护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分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表量(ADL)评分、WHOQOL-BREF评分2组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颅脑损伤患者的功能障碍,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复习近年来国内有关应用活血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报道,对其治疗机理及疗效作一总结,为活血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文献依据。
作者:朱换平;邓强;杨峰;李盛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低盐、优质高蛋白饮食及利尿、保护肾功能等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激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汤,水煎分服,1剂/d。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福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斑马鱼基因与人类高度相似,其模式生物正广泛应用到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多项研究以及新型药物的筛选中,就目前斑马鱼模型及其在血管生成抑制剂筛选中的应用状况进行阐述。
作者:冯康虎;方鹏飞;张文贤;韩立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金锁二仙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金锁二仙口服液中金樱子、淫羊藿、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淫羊藿中有效成分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的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Rf值适中,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测定淫羊藿苷的线性范围为0.0444~1.3320μg(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8.97%(RSD=0.95%)。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较全面地反映该制剂内在质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光斌;毛和平;谢六生;杜维祥;任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溺水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给予23例溺水患者现场急救护理及院内急救护理措施。结果:23例溺水者除1例现场死亡外,其他22例经过迅速有效的院前急救,迅速转运。入院后开展绿色通道,除了2例轻度溺水留在急诊科观察外,其他20例均收入内科病房继续抢救治疗。经跟踪观察,20例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平均9天。结论:及时的急救护理及院内急救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晓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分析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皮瓣修复术后血管危象的相关文献,包括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皮瓣修复术后血管危象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杨德龙;宋渊;赵继荣;方鹏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通过查阅资料,就独一味的性状、产地分布、化学成分及止血作用、镇痛作用、造血作用、增强免疫、抗氧化、抗胃溃疡作用、改善记忆等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杜慧;徐凡翔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6例,均选取双侧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组给予温通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法治疗,连续治疗5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78.5%,治愈率分别为65.5%、32.1%,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NPQ评分2组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温通针法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张宏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督脉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督脉穴位注射疗法。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脉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赵俊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结合目前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从螃蟹甲的藏药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概述,以期为该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刘青;杜守颖;次仁;尼玛次仁;郭青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独一味胶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HSPN伴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独一味胶囊治疗及心理护理。2组均以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观察镇痛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5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减轻采用独一味胶囊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的疼痛程度,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甘云静;徐凡翔;王丽丽;金春霞;李亚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川芎平喘合剂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舒利迭治疗,治疗组采用川芎平喘合剂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白介素(IL)-4、IL-6、IL-8、IL-10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率48.44%,总有效率62.16%;治疗组显效率71.62%,总有效率86.49%;显效率、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6、IL-8、治疗3个月后和6个月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IL-6、IL-8治疗9个月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IL-6、IL-8、IL-10治疗1年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平喘合剂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且可降低IL-4、IL-6、IL-8水平。
作者:张晔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球后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比较2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改良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变化。结果:SAS、SDS和SRSS评分护理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SSRS各维度评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改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和社会支持。
作者:夏湘君;曹亚;徐玲亚;王燕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分析敦煌石窟《灸经图》背部腧穴取二寸三分的特色及临床意义,背部腧穴取2.3寸所揭示的膀胱经内外还有经,脏腑之腧内外还有脏腑之腧的经穴现象与其他古典经络理论共同揭示了横向经脉概念。探讨夹脊穴、腧募穴、带脉、循经感传、人体躯干横向皮节过敏带与横向经脉的关系。这些横向循行经脉与传统上下循行的经脉共同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网状结构经络系统。
作者:汤志刚;杨继若;白晶梅;张瑞;李晖霞;王天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