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银龙;魏莉;申艳
目的:探讨胸痹的证型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7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行16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观察不同证型的冠脉狭窄范围及程度。结果:胸痹实证患者表现为重度狭窄为主,虚证患者表现为轻度狭窄,实证与虚证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证中阴寒凝滞证表现为轻度狭窄。心血瘀阻证、痰浊壅塞证3支病变、2支病变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结论:胸痹中医证型与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间具有一定相关性。胸痹实证较虚证重,痰浊壅塞证与心血瘀阻证无论在狭窄程度还是在病变分布上都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是胸痹心痛的危险证型。
作者:朱文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溺水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给予23例溺水患者现场急救护理及院内急救护理措施。结果:23例溺水者除1例现场死亡外,其他22例经过迅速有效的院前急救,迅速转运。入院后开展绿色通道,除了2例轻度溺水留在急诊科观察外,其他20例均收入内科病房继续抢救治疗。经跟踪观察,20例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平均9天。结论:及时的急救护理及院内急救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晓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于临床实践中带教差评数的影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PDCA循环方法,确定“降低临床实践中带教差评率”为主题,逐步开展品管圈活动步骤,进行效果分析。结果:通过7个月有序的品管圈活动,使临床实践中带教差评率由改善前的68.9%降为改善后的28.7%。结论:品管圈活动对于降低临床实践中带教差评率效果显著。
作者:刘冬梅;甘培英;胡晓莲;陈晓芸;汪炜玲;宋丽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达立通联合三联杀菌疗法根除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达立通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Hp根除情况。结果:Hp根除率治疗组为84.48%,对照组为6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个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胃脘疼痛、烧心反酸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胀痞满、纳呆食少、嗳气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烧心反酸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立通联合三联疗法根除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刘启泉;王志坤;李博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通过查阅资料,就独一味的性状、产地分布、化学成分及止血作用、镇痛作用、造血作用、增强免疫、抗氧化、抗胃溃疡作用、改善记忆等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杜慧;徐凡翔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抗感合剂治疗邪郁阳明型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80 mg,2次/d;治疗组口服抗感合剂100 mL/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3天。结果:临床痊愈率治疗组为73.33%,对照组为4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咽痛、鼻塞、咳嗽积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抗感合剂治疗邪郁阳明型流行性感冒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
作者:王兰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川芎平喘合剂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舒利迭治疗,治疗组采用川芎平喘合剂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白介素(IL)-4、IL-6、IL-8、IL-10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显效率48.44%,总有效率62.16%;治疗组显效率71.62%,总有效率86.49%;显效率、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6、IL-8、治疗3个月后和6个月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IL-6、IL-8治疗9个月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IL-6、IL-8、IL-10治疗1年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平喘合剂治疗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且可降低IL-4、IL-6、IL-8水平。
作者:张晔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措施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给予51例患儿机械通气治疗,其中25例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26例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控制通气(PCV)模式。治疗期间给予循证护理,即采用循证护理-循证支持-循证评价-循证应用步骤。观察机械通气治疗前、治疗24小时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治疗24小时后,新生儿PaCO2、PO2、PH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同时给予循证护理,可明显改善动脉血气相关指标。
作者:陈英;张谷雨;黄丽;王春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低盐、优质高蛋白饮食及利尿、保护肾功能等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激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汤,水煎分服,1剂/d。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福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滋阴凉血、清利导热法治疗肾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肾性血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滋阴凉血、清利导热法治疗。2组均以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41%,对照组为8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晕乏力、腰脊酸痛、小腹坠胀、耳鸣、小便清长、足面部浮肿等症状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滋阴凉血、清利导热法治疗肾性血尿临床疗效显著,可大幅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陈新政;马宝梅;杨兰文;杨永超;孔琳;孙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5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C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崔志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督脉穴,对照组针刺常规穴。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60.0%,对照组愈显率为33.3%,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督脉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魏建仝;苏秦柳晔;王建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纽曼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纽曼护理,观察2组护理前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SAS、SDS评分护理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护理后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纽曼护理可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慧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滋阴补肾方治疗肝肾阴虚型围绝经期功血(PDU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于出血期口服断血流颗粒,1袋/次,3次/d,血止后继续服用7~14天。观察组于出血期口服滋阴补肾方,1剂/d,早晚分服,血止后继续服用7~14天。2组均以治疗1个出血周期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7.50%,对照组为67.50%,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子宫内膜厚度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滋阴补肾方治疗肝肾阴虚型PDUB疗效显著,可调节生殖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
作者:王雪芳;路艳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金锁二仙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金锁二仙口服液中金樱子、淫羊藿、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淫羊藿中有效成分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的特征斑点清晰,专属性强,Rf值适中,阴性对照无干扰;HPLC测定淫羊藿苷的线性范围为0.0444~1.3320μg(r=0.9998),加样回收率为98.97%(RSD=0.95%)。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能较全面地反映该制剂内在质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光斌;毛和平;谢六生;杜维祥;任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银柴胡提取物对兔脊髓慢性渐进性压迫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12(MMP-2、12)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家兔随机分为脊髓损伤后应用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和银柴胡提取物干预治疗组(B组),损伤后不同时间取材,HE 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MP-2及Real-Time PCR检测MMP-12的表达变化;采用Tarlov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结果:HE染色镜检发现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B组明显轻于A组。2组均发现MMP-2、12的表达,MMP-2、12表达A 组>B组(P<0.05)。 B组神经功能改善优于A组。结论:银柴胡提取物可有效抑制家兔脊髓慢性渐进性压迫后MMP-2、12表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王想福;王兴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化湿运脾法治疗湿盛困脾型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给予自拟化湿运脾方剂辨证治疗,对照组49例给予参苓白术散治疗,2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48.1%,对照组为2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7%,对照组为7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11例(20.4%),对照组复发19例(3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湿运脾法治疗湿盛困脾型泄泻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寇天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分析某三甲中医院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不同属性特征的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转归情况,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对2007—2010年4年间住院患者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分类统计医疗费用、是否手术、治疗方式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手术组的治愈率高于非手术组,但好转率低于非手术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率高于西医治疗的有效率。医疗花费超过1万的患者治愈率高;医疗花费介于5千到1万的患者好转率高。结论:应不断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努力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提高住院患者的治愈率和好转率,降低未愈率和病死率。
作者:杨丽萍;赵永强;史文宇;史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调查实习护生对生命体征的认知情况,了解护生在生命体征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干预,以加强护生的认知。方法: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干预。结果:干预后护生对生命体征测量的认知提高。结论:在护理临床教学中要加强对护生生命体征测量认知的教育。
作者:可易弘;王颖;唐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眩晕的护理效果。方法:将眩晕症患者辨证分型,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施护。结果:本组病例663例,治愈258例,好转357例,总有效率达92.8%。结论:眩晕在不同的时期可出现不同的证候,在实施辨证施护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同病异护的原则,辨明证型再施护,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夏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