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赵永强;史文宇;史建平
针对中医全科医学研究生的特殊使命,分析了中医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统筹考虑了研究生培养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并就如何创新发展中医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方案和举措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作者:孙东东;周景玉;史文川;程海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麝香保心丸作为临床常用中成药,在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广泛。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观察表明,麝香保心丸可起到保护缺血心肌,改善左室重构,提高心脏功能等诸多作用,现就其在心肌梗塞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张琼瑜;陈泽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溺水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给予23例溺水患者现场急救护理及院内急救护理措施。结果:23例溺水者除1例现场死亡外,其他22例经过迅速有效的院前急救,迅速转运。入院后开展绿色通道,除了2例轻度溺水留在急诊科观察外,其他20例均收入内科病房继续抢救治疗。经跟踪观察,20例均康复出院,住院时间平均9天。结论:及时的急救护理及院内急救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晓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当代名医陈友芝中医药治疗癌症用药规律的研究。方法:将《陈友芝中医治癌百例》中医方剂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治癌中药复方354首,使用中药231种,总用药次数4136次。结论:临床以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消食药、化痰平喘药等为主;核心单味药依次为半枝莲、茯苓、薏苡仁、白花蛇舌草、神曲、绞股蓝、白芍、守宫、贝母、苦参、山楂、白术等。
作者:寇志成;李廷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2组患者均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予疏肝理气中药内服,1剂/d,对照组予甲钴胺片500μg,3次/d,口服。2组均以治疗16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甘油三酯(TG)、高敏C反应蛋白(CRP)、血浆内皮素(ET)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并计算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0%,对照组为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FBG、PBG治疗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G、ET、CRP、HOMA-IR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传导速度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疏肝理气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刘志伟;安淑华;孟宪杰;叶春芳;张丽华;田丽;马正云;曹雪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内分泌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3个月后2组患者的心理健康[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36)]。结果:SAS、SDS评分干预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SF-36各因子评分2组均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改善甲亢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白淑侠;杜吉侠;李丽;邵同剑;李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化湿运脾法治疗湿盛困脾型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给予自拟化湿运脾方剂辨证治疗,对照组49例给予参苓白术散治疗,2组均以10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48.1%,对照组为2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7%,对照组为7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治疗组复发11例(20.4%),对照组复发19例(3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湿运脾法治疗湿盛困脾型泄泻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寇天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督脉穴,对照组针刺常规穴。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60.0%,对照组愈显率为33.3%,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督脉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魏建仝;苏秦柳晔;王建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胸痹的证型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7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行16层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观察不同证型的冠脉狭窄范围及程度。结果:胸痹实证患者表现为重度狭窄为主,虚证患者表现为轻度狭窄,实证与虚证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证中阴寒凝滞证表现为轻度狭窄。心血瘀阻证、痰浊壅塞证3支病变、2支病变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P<0.05)。结论:胸痹中医证型与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间具有一定相关性。胸痹实证较虚证重,痰浊壅塞证与心血瘀阻证无论在狭窄程度还是在病变分布上都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是胸痹心痛的危险证型。
作者:朱文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从临床研究的必要性、脉络学说的内涵与外延、脉络学说的临床价值意义、脉络学说指导络病临床研究的意义等方面探讨脉络学说理论与临床实践的价值,突出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在防治重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杨国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王自立主任医师认为泄泻虽然发病原因多端,但无论何种原因引起,脾虚湿胜是导致本病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外感内湿、脾阳不足、肾阳不足、寒湿阻滞型病案的介绍,体现了老师同病异治、治病求本的辨证思想。
作者:王煜;赵统秀;芦少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低盐、优质高蛋白饮食及利尿、保护肾功能等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激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汤,水煎分服,1剂/d。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福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分析某三甲中医院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不同属性特征的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转归情况,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对2007—2010年4年间住院患者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分类统计医疗费用、是否手术、治疗方式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手术组的治愈率高于非手术组,但好转率低于非手术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率高于西医治疗的有效率。医疗花费超过1万的患者治愈率高;医疗花费介于5千到1万的患者好转率高。结论:应不断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努力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提高住院患者的治愈率和好转率,降低未愈率和病死率。
作者:杨丽萍;赵永强;史文宇;史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银柴胡提取物对兔脊髓慢性渐进性压迫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12(MMP-2、12)表达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家兔随机分为脊髓损伤后应用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和银柴胡提取物干预治疗组(B组),损伤后不同时间取材,HE 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MMP-2及Real-Time PCR检测MMP-12的表达变化;采用Tarlov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结果:HE染色镜检发现脊髓组织病理学改变B组明显轻于A组。2组均发现MMP-2、12的表达,MMP-2、12表达A 组>B组(P<0.05)。 B组神经功能改善优于A组。结论:银柴胡提取物可有效抑制家兔脊髓慢性渐进性压迫后MMP-2、12表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王想福;王兴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疏肝健中颗粒的制备工艺,为临床科研提供适宜的中药制剂。方法:根据组方药物的性质和颗粒剂的制备方法,设计工艺路线,筛选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该制备工艺制备的疏肝健中颗粒,为临床科研项目提供了适宜的中药制剂,克服了汤剂煎煮不便、服用量大、易霉变等缺点。结论:该工艺设计合理,稳定可行。
作者:张明;邓裕全;胥苏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斑马鱼基因与人类高度相似,其模式生物正广泛应用到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多项研究以及新型药物的筛选中,就目前斑马鱼模型及其在血管生成抑制剂筛选中的应用状况进行阐述。
作者:冯康虎;方鹏飞;张文贤;韩立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眩晕的护理效果。方法:将眩晕症患者辨证分型,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施护。结果:本组病例663例,治愈258例,好转357例,总有效率达92.8%。结论:眩晕在不同的时期可出现不同的证候,在实施辨证施护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同病异护的原则,辨明证型再施护,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夏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督脉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督脉穴位注射疗法。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督脉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赵俊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调查实习护生对生命体征的认知情况,了解护生在生命体征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干预,以加强护生的认知。方法: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干预。结果:干预后护生对生命体征测量的认知提高。结论:在护理临床教学中要加强对护生生命体征测量认知的教育。
作者:可易弘;王颖;唐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纽曼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纽曼护理,观察2组护理前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SAS、SDS评分护理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护理后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纽曼护理可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慧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