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塞40例

崔志武

关键词:脑梗塞, 丹红注射液, 依达拉奉注射液
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5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C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显著。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肌缺血80例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10 mg,3次/d,口服;观察组同时给予复方丹参滴丸10丸,3次/d,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绞痛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7.5%,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率为27.5%,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等指标2组治疗后均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肌缺血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医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

    针对中医全科医学研究生的特殊使命,分析了中医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必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统筹考虑了研究生培养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并就如何创新发展中医全科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方案和举措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作者:孙东东;周景玉;史文川;程海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士亚健康状态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亚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为手术室护理人员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手术室192名护士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80份,对亚健康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室护理人员亚健康的出现率较高,以易疲乏、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易怒、常感体力不支、易感冒等为主要症状。工作年限长、年龄大、职称高的护士,亚健康检出人数多。密闭的特殊环境、夜班轮班、工作压力大、缺乏锻炼是造成手术室护理人员亚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医院应注重护理人员的行为心理管理,协助护理人员正确认识和舒缓压力、定期休假、参加锻炼、合理饮食、劳逸结合以促进身心健康保证医疗质量。

    作者:张雪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糖网增视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3例

    目的:观察糖网增视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3例,服用糖网增视胶囊,6粒/次,3次/d;对照组44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双眼裸眼视力情况及眼底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视力超过0.3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眼底检查发现微血管瘤、渗出、无灌注及出血的人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网增视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能有效逆转患者视网膜病理改变,恢复患者视力。

    作者:李春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王自立主任医师治疗泄泻验案举隅

    王自立主任医师认为泄泻虽然发病原因多端,但无论何种原因引起,脾虚湿胜是导致本病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外感内湿、脾阳不足、肾阳不足、寒湿阻滞型病案的介绍,体现了老师同病异治、治病求本的辨证思想。

    作者:王煜;赵统秀;芦少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红外止咳贴辅助治疗老年患者喘息性支气管炎32例

    目的:观察红外止咳贴辅助治疗老年患者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外止咳贴,2组均连续治疗10天,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54%,对照组为90.63%,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外止咳贴辅助治疗老年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戴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六味地黄汤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低盐、优质高蛋白饮食及利尿、保护肾功能等基础治疗,同时给予常规激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汤,水煎分服,1剂/d。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联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福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参味复脉汤治疗心律失常80例

    目的:观察参味复脉汤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参味复脉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胺碘酮片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0%,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评分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味复脉汤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证候评分。

    作者:张华军;史志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脉络学说理论与临床实践应用研究

    从临床研究的必要性、脉络学说的内涵与外延、脉络学说的临床价值意义、脉络学说指导络病临床研究的意义等方面探讨脉络学说理论与临床实践的价值,突出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在防治重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杨国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措施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给予51例患儿机械通气治疗,其中25例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26例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控制通气(PCV)模式。治疗期间给予循证护理,即采用循证护理-循证支持-循证评价-循证应用步骤。观察机械通气治疗前、治疗24小时动脉血气分析变化。结果:治疗24小时后,新生儿PaCO2、PO2、PH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同时给予循证护理,可明显改善动脉血气相关指标。

    作者:陈英;张谷雨;黄丽;王春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藏药螃蟹甲的研究概况

    结合目前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从螃蟹甲的藏药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概述,以期为该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刘青;杜守颖;次仁;尼玛次仁;郭青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苍肤洗剂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建立苍肤洗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苍肤洗剂中的蛇床子、黄柏、黄连的有效成分分别进行色谱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蛇床子、黄柏、黄连药材,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且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所建立的TLC能有效地控制苍肤洗剂的质量。

    作者:杜崇民;韩乃巍;王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对甲亢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内分泌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3个月后2组患者的心理健康[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36)]。结果:SAS、SDS评分干预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明显(P<0.05);SF-36各因子评分2组均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改善甲亢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白淑侠;杜吉侠;李丽;邵同剑;李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斑马鱼模型及其在血管生成抑制剂筛选中的应用

    斑马鱼基因与人类高度相似,其模式生物正广泛应用到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多项研究以及新型药物的筛选中,就目前斑马鱼模型及其在血管生成抑制剂筛选中的应用状况进行阐述。

    作者:冯康虎;方鹏飞;张文贤;韩立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肢体功能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肢体功能训练对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医护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分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结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表量(ADL)评分、WHOQOL-BREF评分2组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可有效缓解颅脑损伤患者的功能障碍,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活血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复习近年来国内有关应用活血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报道,对其治疗机理及疗效作一总结,为活血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提供文献依据。

    作者:朱换平;邓强;杨峰;李盛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微生态制剂与肠道菌群平衡观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与肠道菌群在平衡观方面的研究,结合阴阳平衡理论及中医脾胃学说,采用微生态调节剂疗法,纠正肠道菌群失衡,调节肠道微生态的平衡,从而缓解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小儿腹泻临床治愈率。

    作者:柳树英;杨志华;原睿;任耀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疏肝健中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探讨疏肝健中颗粒的制备工艺,为临床科研提供适宜的中药制剂。方法:根据组方药物的性质和颗粒剂的制备方法,设计工艺路线,筛选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该制备工艺制备的疏肝健中颗粒,为临床科研项目提供了适宜的中药制剂,克服了汤剂煎煮不便、服用量大、易霉变等缺点。结论:该工艺设计合理,稳定可行。

    作者:张明;邓裕全;胥苏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纽曼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纽曼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纽曼护理,观察2组护理前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SAS、SDS评分护理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护理后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纽曼护理可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朱慧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改进与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佳方式。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注射232次)、对照组51例(注射245次),对照组采用注射进针前针头内保留苄星青霉素溶液进行注射,观察组采用进针前针头内保留0.5%利多卡因溶液诱导注射,比较2组一次注射成功率及患者的疼痛度。结果:一次注射成功率观察组为96.98%,对照组为61.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观察组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采用利多卡因溶液诱导下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针头无堵塞,一次注射成功率高,患者疼痛明显减轻。

    作者:何玉凤;吉翠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