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霞
目的:观察扶正抗瘤方对肺癌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5例肺癌初次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同时给予自拟扶正抗瘤方,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0天T细胞亚群(外周静脉血CD4+/CD8+)的变化情况;并观察在治疗16周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CD4+、CD8+、CD4+/CD8+2组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躯体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抗瘤方干预静脉化疗肺癌患者能提高患者短期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作者:倪军;顾惠英;冯高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疏肝健中颗粒的制备工艺,为临床科研提供适宜的中药制剂。方法:根据组方药物的性质和颗粒剂的制备方法,设计工艺路线,筛选适宜的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该制备工艺制备的疏肝健中颗粒,为临床科研项目提供了适宜的中药制剂,克服了汤剂煎煮不便、服用量大、易霉变等缺点。结论:该工艺设计合理,稳定可行。
作者:张明;邓裕全;胥苏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督脉穴,对照组针刺常规穴。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60.0%,对照组愈显率为33.3%,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督脉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魏建仝;苏秦柳晔;王建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苍肤洗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苍肤洗剂中的蛇床子、黄柏、黄连的有效成分分别进行色谱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蛇床子、黄柏、黄连药材,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且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所建立的TLC能有效地控制苍肤洗剂的质量。
作者:杜崇民;韩乃巍;王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结合目前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从螃蟹甲的藏药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质量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概述,以期为该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刘青;杜守颖;次仁;尼玛次仁;郭青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老年肥胖患者与一般患者单纯手术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肥胖组100例、对照组110例,2组均给予单纯手术减压,术后处理措施相同。结果:优良率观察组为94.55%,对照组为82.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JOA评分2组手术后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各因子评分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对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但总的治疗效果是令人满意的,肥胖不能作为老年腰椎管狭窄患者手术与否的绝对指标。
作者:安福;姚树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10 mg,3次/d,口服;观察组同时给予复方丹参滴丸10丸,3次/d,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绞痛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7.5%,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率为27.5%,总有效率为62.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发生频率及持续时间等指标2组治疗后均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心肌缺血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靖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亢害承制”是中医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五运六气变化过程中出现太过、不及时所表现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是运气学说的主要内容。“亢害承制”之说肇始于《内经》,历代医家均有发展,且应用于临床,在疾病的诊疗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摘取古代医案数则阐发该理论之运用,以飨读者。
作者:崔晓敏;宋琨;齐向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的佳方式。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注射232次)、对照组51例(注射245次),对照组采用注射进针前针头内保留苄星青霉素溶液进行注射,观察组采用进针前针头内保留0.5%利多卡因溶液诱导注射,比较2组一次注射成功率及患者的疼痛度。结果:一次注射成功率观察组为96.98%,对照组为61.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观察组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采用利多卡因溶液诱导下苄星青霉素注射方法针头无堵塞,一次注射成功率高,患者疼痛明显减轻。
作者:何玉凤;吉翠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分析某三甲中医院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不同属性特征的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转归情况,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对2007—2010年4年间住院患者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分类统计医疗费用、是否手术、治疗方式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手术组的治愈率高于非手术组,但好转率低于非手术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率高于西医治疗的有效率。医疗花费超过1万的患者治愈率高;医疗花费介于5千到1万的患者好转率高。结论:应不断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努力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提高住院患者的治愈率和好转率,降低未愈率和病死率。
作者:杨丽萍;赵永强;史文宇;史建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王自立主任医师认为泄泻虽然发病原因多端,但无论何种原因引起,脾虚湿胜是导致本病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外感内湿、脾阳不足、肾阳不足、寒湿阻滞型病案的介绍,体现了老师同病异治、治病求本的辨证思想。
作者:王煜;赵统秀;芦少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期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5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C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崔志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斑马鱼基因与人类高度相似,其模式生物正广泛应用到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多项研究以及新型药物的筛选中,就目前斑马鱼模型及其在血管生成抑制剂筛选中的应用状况进行阐述。
作者:冯康虎;方鹏飞;张文贤;韩立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对照组36例,均选取双侧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组给予温通针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法治疗,连续治疗5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5%、78.5%,治愈率分别为65.5%、32.1%,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NPQ评分2组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温通针法治疗风寒湿型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张宏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达立通联合三联杀菌疗法根除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达立通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Hp根除情况。结果:Hp根除率治疗组为84.48%,对照组为68.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个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胃脘疼痛、烧心反酸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胀痞满、纳呆食少、嗳气的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烧心反酸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立通联合三联疗法根除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刘启泉;王志坤;李博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分析敦煌石窟《灸经图》背部腧穴取二寸三分的特色及临床意义,背部腧穴取2.3寸所揭示的膀胱经内外还有经,脏腑之腧内外还有脏腑之腧的经穴现象与其他古典经络理论共同揭示了横向经脉概念。探讨夹脊穴、腧募穴、带脉、循经感传、人体躯干横向皮节过敏带与横向经脉的关系。这些横向循行经脉与传统上下循行的经脉共同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网状结构经络系统。
作者:汤志刚;杨继若;白晶梅;张瑞;李晖霞;王天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滋阴凉血、清利导热法治疗肾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肾性血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滋阴凉血、清利导热法治疗。2组均以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41%,对照组为8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晕乏力、腰脊酸痛、小腹坠胀、耳鸣、小便清长、足面部浮肿等症状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滋阴凉血、清利导热法治疗肾性血尿临床疗效显著,可大幅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陈新政;马宝梅;杨兰文;杨永超;孔琳;孙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刘教授认为:气血阻滞、水瘀互结是癌性腹水形成的主要病机,但其关键是脾的运化功能失常,中枢转运受阻,临床常以健脾化瘀法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谷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分析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皮瓣修复术后血管危象的相关文献,包括口服中药汤剂及中成药,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皮瓣修复术后血管危象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杨德龙;宋渊;赵继荣;方鹏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糖尿病小鼠抗应激能力的影响。方法:四氧嘧啶腹腔注射造成小鼠糖尿病模型,分为白藜芦醇高、中、低剂量组(20、10、5 mg/kg),模型组,正常组。腹腔注射给药7天后,分别通过爬绳、负重游泳、耐缺氧、耐高/低温实验,评价白藜芦醇对小鼠应激能力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各剂量组均可显著延长糖尿病小鼠的爬绳时间(5.2~6.9 min)、游泳耗竭时间(17.9~20.0 min)和常压耐缺氧下的生存时间(15.9~16.7 min),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藜芦醇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增强小鼠耐高温、耐低温能力(P<0.05),降低死亡率(P<0.05)。结论:白藜芦醇能提高糖尿病小鼠的抗应激能力。
作者:马毅;徐丽;曹军平;李霞;孙慧萍;李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