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蛭龙镇咳通瘀胶囊中次黄嘌呤含量测定及峰归属研究

张伟;王信;李彩东;梁云

关键词:蛭龙镇咳通瘀胶囊, 峰归属, 次黄嘌呤, 高效波相, 质量控制, 地龙
摘要:目的:建立蛭龙镇咳通瘀胶囊次黄嘌呤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峰归属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菲罗门双子星C18分析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5∶95),检测波长249nm,柱温:30℃,流速1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确定了HPLC图谱中的10个特征峰.次黄嘌呤在0.0136~0.227 20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100.63% (n=9),RSD=1.81%.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可用于蛭龙镇咳通瘀胶囊的质量控制.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糙叶败酱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

    目的:建立并遴选糙叶败酱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糙叶败酱多糖,然后分别运用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比较2种测定方法得到数据之间的差异和准确性.结果: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分别在0.010~0.080 mg/mL (r2=0.999 1)和0.010~0.060 mg/mL (r2=0.999 4)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1.60%和2.12%,蒽酮硫酸法测得值高于苯酚硫酸法;但相比较而言,苯酚硫酸法显色灵敏,颜色稳定,操作简便,结果更为合理准确.结论:糙叶败酱多糖含量测定时可优先考虑苯酚-硫酸法.

    作者:马趣环;石晓峰;王新娣;王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苦马豆素对胃癌细胞中pten和survivin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疯草提取物苦马豆素对胃癌SGC-7901、MKN-45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pten和survivin基因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疯草提取物苦马豆素处理胃癌SGC-7901、MKN-45细胞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并用RT-qPCR法检测pten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疯草提取物苦马豆素均能抑制细胞增殖,1.00 mg/mL的苦马豆素可明显诱导胃癌SGC-7901、MKN-45细胞发生凋亡,其凋亡率分别达到了40.94%和43.21%;RT-qPCR法检测显示pten基因表达上调,survivin基因表达下调.结论:疯草提取物苦马豆素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诱发凋亡,其原因可能与上调pten和下调survivin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宏伟;程小丽;许雅清;邱家权;李海龙;吴玉泓;徐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兰州市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研究

    目的:分析兰州市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现状.方法: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采用Delphi法进行指标筛选和确定指标权重,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兰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现状和水平进行实证评价.结果:中医药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所占比例逐年递增,中医药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实际工作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真正发挥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效果.

    作者:徐霞;郑慧;马真琴;乔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在卒中病房实施康复团队模式早期干预的康复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卒中病房内应用康复团队模式进行早期干预对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与作用.方法:以2014年1~6月就诊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康复团队早期干预模式进行护理,以2013年7~12月就诊的41例给予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及SAS评分分别为(10.11±1.06)分、(41.57±4.3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I指数及CQOL-76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满意率观察组为95.12% (39/41),对照组为73.17% (30/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卒中病房内按照康复团队模式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康复,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与好转.

    作者:许将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睡眠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睡眠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的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自护理技能、自护理责任感、健康认识水平、自护理概念和ESCA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改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贡惠娟;赵玉娥;严春亚;陈惠;张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58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干预前后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血糖相关指标及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海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葛根素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近视并发斜弱视32例

    目的:观察葛根素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近视并发斜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葛根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治疗,2组均治疗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9%,对照组为81.3%.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佳矫正视力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视野缺损有所降低,但是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位潜伏期治疗后2组均明显缩短(P<0.05),而波幅明显增强(P<0.05);电位潜伏期、波幅值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近视并发斜弱视可调节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改善视力,保护视功能,其作用的发挥与改善诱发电位有关.

    作者:穆云霞;吴宇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醒脑开窍法结合血液光量子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60例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血液光量子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以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血液光量子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针刺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血液光量子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显著.

    作者:李辉;韩宝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321”健康教育模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21”健康教育模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 3年6~12月就诊的40例VBI眩晕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选择2014年1~7月就诊的40例VBI眩晕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321”健康教育模式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DIH、ADL评分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21”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明显改善(VBI)眩晕患者眩晕障碍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苏春燕;陆敏智;张静芳;董金华;沈凤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金元时期补阳、补气方剂配伍规则探析

    目的:探寻金元时期补阳方剂、补气方剂的配伍规则.方法: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金元时期13部古医籍进行查阅、采集并整理,分析金元时期补阳剂、补气剂的配伍规则.结果:共收集到金元时期补益方剂168首,其中补阳剂占38.10%,补气剂占27.98%.补阳剂的基本药物为补阳药,有选择的配伍活血化瘀药、温里药、安神药、利水渗湿药、补气药、理气药.补气剂的基本药物为补气药,有选择的配伍补血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结论:金元时期补阳剂和补气剂的主要配伍以中医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以为补益方剂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赵洁;戴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药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通过分析我国中药出口的现状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中药出口贸易的影响,从而提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非关税壁垒中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必须建立有效途径获取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信息,尽快和国际标准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的制定,提高创新能力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成功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

    作者:董震;徐文;刘颖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偏头痛40例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药氟桂嗪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后偏头痛发作次数.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头痛发作次数2组治疗后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治疗2、3个月后,偏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以血府逐瘀汤治疗偏头痛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发作次数.

    作者:魏平;席恒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中医院文化建设与意义

    就医院文化的概念、中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中医院文化建设的应用、医院文化建设的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中医医院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顾洋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李盛华教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经验小结

    小结李盛华教授对桡骨远端骨折病因病机及临床分型的认识,并详细介绍其采用陇中正骨手法或经皮手法复位骨圆针交叉内固定术和中药分期辨证论治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经验.

    作者:叶丙霖;周明旺;王想福;孙凤歧;郭铁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医护理学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以建设国家示范校为契机,以中医护理专业标准为依据,以中医护理学课程建设为重点,通过2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的方法.

    作者:王凤丽;邱连利;杨频;刘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药内服、熏蒸联合舒筋通络手法治疗髋痹30例

    目的:观察蠲痹汤结合熏蒸、舒筋通络手法治疗髋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72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38髋)与对照组30例(34髋),治疗组采用中药口服、熏蒸联合舒筋通络手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口服中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后用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Harris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熏蒸联合舒筋通络手法治疗髋痹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Harris评分.

    作者:郭宸豪;刘又文;张晓东;朱英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医院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的应用

    运用医院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药品“零库存”管理,分析总结零库存管理与过去传统药品管理的优劣,探讨医院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的应用通过对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的认识,分析当前应用药品零库存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具体操作方法.

    作者:宋文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莲芪胶囊配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莲芪胶囊配合化疗对胃癌Ⅲb~Ⅳ期患者疗效、生活质量、预后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给予莲芪胶囊配合常规化疗,对照组40例给予胸腺肽肠溶胶囊配合常规化疗,此外,2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52.0%,对照组为4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期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学指标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莲芪胶囊配合化疗可提高胃癌Ⅲb~Ⅳ期患者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提高免疫功能.

    作者:朱剑梅;李世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体质类型与IGF-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KOA)中医体质类型与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表达量的相关性,为中医药防治KOA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随机对161例确诊为KOA的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问卷调查,签署知情同意书,按中医体质类型分为9组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50例非血缘关系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样本,用ELISA法测定样本中IGF-1的水平,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在9种中医体质类型中,阳虚质KOA患者中IGF-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禀质与血瘀质均为0例,其他6种体质中IGF-1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的表达水平降低与阳虚质KOA的发病具有相关性,TGF-β1表达异常可能是阳虚质易发KOA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作者:周明旺;王晓萍;李盛华;郭铁峰;孙凤歧;穆欢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妇炎舒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妇炎舒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4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5例,对照组105例.观察组口服妇炎舒胶囊,5粒/次,3次/d.对照药组口服金鸡胶囊,4粒/次,3次/d.2组均经期停服药.结果:观察组脱落数1例,剔除数6例,对照组脱落数3例,剔除数2例,2组脱落、剔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符合方案数据集(PPS) 308例,符合全数据分析集(FAS) 313例,符合SS集308例,对照组符合PPS集100例,符合FAS集102例,符合SS集101例.观察组、对照组PPS集局部体征疗效疗后4周愈显率分别为55.84%、49.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7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炎舒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晋峰;王军霞;李小栓;李世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