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春燕;陆敏智;张静芳;董金华;沈凤娟
通过分析我国中药出口的现状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中药出口贸易的影响,从而提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非关税壁垒中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必须建立有效途径获取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信息,尽快和国际标准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的制定,提高创新能力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成功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
作者:董震;徐文;刘颖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2种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直接法和培养基稀释法对2种中药制剂进行5种试验菌回收率实验及控制菌检查方法学验证,判断药品是否具有抑菌作用.结果:咳喘清片和清热解毒片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可通过培养基稀释法消除其抑菌作用.结论:常规法适用于2种制剂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控制菌检查可采用直接法.
作者:曾博雅;宋英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多发性骨髓瘤属中医“骨痹”范畴,多因脏腑经络失调,阴阳气血亏损,气机阻滞,痰瘀互结,热毒内蕴所致.其病位在骨,病本在肾,为本虚标实之证;以五脏亏虚为本,气滞、痰阻、血瘀、毒结为标;早期以邪实为主,后期以本虚为主.临证时宜辨为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热毒炽盛、痰毒瘀阻、脾肾阳虚5型,分别以骨痹系列方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夏小军;段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在卒中病房内应用康复团队模式进行早期干预对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与作用.方法:以2014年1~6月就诊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康复团队早期干预模式进行护理,以2013年7~12月就诊的41例给予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及SAS评分分别为(10.11±1.06)分、(41.57±4.3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I指数及CQOL-76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满意率观察组为95.12% (39/41),对照组为73.17% (30/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卒中病房内按照康复团队模式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康复,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与好转.
作者:许将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药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咽喉部不适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护理.比较2组干预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咽干咽痒、灼热疼痛、痰多等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6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护理可缩短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咽喉部不适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雪霞;李岩;李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蛭龙镇咳通瘀胶囊次黄嘌呤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峰归属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菲罗门双子星C18分析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5∶95),检测波长249nm,柱温:30℃,流速1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确定了HPLC图谱中的10个特征峰.次黄嘌呤在0.0136~0.227 20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100.63% (n=9),RSD=1.81%.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可用于蛭龙镇咳通瘀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伟;王信;李彩东;梁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以建设国家示范校为契机,以中医护理专业标准为依据,以中医护理学课程建设为重点,通过2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中医护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的方法.
作者:王凤丽;邱连利;杨频;刘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321”健康教育模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 3年6~12月就诊的40例VBI眩晕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选择2014年1~7月就诊的40例VBI眩晕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321”健康教育模式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DIH、ADL评分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21”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明显改善(VBI)眩晕患者眩晕障碍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苏春燕;陆敏智;张静芳;董金华;沈凤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应用弹力止血气囊止血的效果.方法:将150例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8字绷带组(50例)、弹力止血气囊组(50例)、弹力绷带组(50例),3组均在拔出血管鞘后先行人工压迫止血20分钟,8字绷带组采用传统的纱布卷+纱布固定法压迫止血、弹力绷带组采用纱布卷+弹力绷带法压迫止血、弹力止血气囊组采用弹力止血气囊压迫止血.观察3组术后患者的制动时间、并发症、舒适度.结果:弹力止血气囊组制动时间明显优于“8”字绷带组、弹力绷带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力止血气囊组术后并发症明显较“8”字绷带组少,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力止血气囊组患者在主观节制饮水、烦躁、排尿恐惧、腰酸背痛、失眠、止血物移位等方面不良反应较“8”字绷带组明显减轻,与弹力绷带组比较,亦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弹力止血气囊对介入治疗后股动脉止血效果明显优于“8”字绷带组、弹力绷带组,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度.
作者:张永萍;黄邦荣;王发娟;刘燕;张明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Epley手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诊断为后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采用Epley复位法进行治疗,不辅以任何药物及其他治疗手段,观察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总有效率95.6%,手法复位治愈有效率高,治疗后无不良反应.结论:Epley手法治疗PC-BPPV操作简便、安全快捷,疗效显著、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3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电话随访.半年后利用患者来院复诊的机会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评价2组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率、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知晓率、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率、对医院服务满意度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和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贾红光;罗永伟;陈超;陈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血液光量子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以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血液光量子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传统针刺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血液光量子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显著.
作者:李辉;韩宝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就医院文化的概念、中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中医院文化建设的应用、医院文化建设的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中医医院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顾洋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KOA)中医体质类型与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表达量的相关性,为中医药防治KOA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随机对161例确诊为KOA的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问卷调查,签署知情同意书,按中医体质类型分为9组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50例非血缘关系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样本,用ELISA法测定样本中IGF-1的水平,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在9种中医体质类型中,阳虚质KOA患者中IGF-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禀质与血瘀质均为0例,其他6种体质中IGF-1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的表达水平降低与阳虚质KOA的发病具有相关性,TGF-β1表达异常可能是阳虚质易发KOA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作者:周明旺;王晓萍;李盛华;郭铁峰;孙凤歧;穆欢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采用田野观察法,从开放及深入观察的角度,初步探讨存在于针灸诊室中的医患关系及互动文化对针灸疗效的可能影响.在本次田野观察中所呈现的医患关系以“平等、和谐”为主,本次研究的针灸医生与患者具有3种主要的医患关系:社交亲密模式、共同参与模式、引导与合作模式.笔者发现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检查和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赵雨;潘慧;王成伟;李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给予健康宣教、功能锻炼、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依从性良好率、骨折发生率.结果:疾病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依从性良好率、骨折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95.23%、95.23%、4.76%,对照组分别为76.19%、83.33%、23.8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骨密度都有所增加(P<0.05),但观察组骨密度增加幅度较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干预,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干预前后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血糖相关指标及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海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中药熏洗、中药内服、针灸、按摩等综合疗法,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14、21、28天,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在治疗后相同时点,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72.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
作者:彭妤婕;周小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女性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A组进行盆底肌训练,B组口服托特罗定,C组中药穴位贴敷,3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24小时平均排尿次数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小时平均尿失禁次数和平均每次排尿量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对于女性急迫性尿失禁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胡斌;郑典宝;荆志涛;王剑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睡眠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的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自护理技能、自护理责任感、健康认识水平、自护理概念和ESCA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改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贡惠娟;赵玉娥;严春亚;陈惠;张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