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萍;黄邦荣;王发娟;刘燕;张明星
目的:探讨冷冻胚胎移植前输卵管积水处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13例冷冻胚胎移植并伴有输卵管积水的患者,随机分为输卵管积水抽吸术配合耳穴贴丸组(A组)38例,输卵管积水抽吸组(B组)37例,输卵管积水未处理组(C组)38例.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结局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分布.结果:3组患者一般情况、异位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A型分布率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早期流产率与移植取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卵管积水抽吸配合耳穴贴丸方案处理输卵管积水能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IVF结局.
作者:高喜红;刘小玲;倪亚莉;王琰;安锦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后,应用弹力止血气囊止血的效果.方法:将150例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8字绷带组(50例)、弹力止血气囊组(50例)、弹力绷带组(50例),3组均在拔出血管鞘后先行人工压迫止血20分钟,8字绷带组采用传统的纱布卷+纱布固定法压迫止血、弹力绷带组采用纱布卷+弹力绷带法压迫止血、弹力止血气囊组采用弹力止血气囊压迫止血.观察3组术后患者的制动时间、并发症、舒适度.结果:弹力止血气囊组制动时间明显优于“8”字绷带组、弹力绷带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力止血气囊组术后并发症明显较“8”字绷带组少,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力止血气囊组患者在主观节制饮水、烦躁、排尿恐惧、腰酸背痛、失眠、止血物移位等方面不良反应较“8”字绷带组明显减轻,与弹力绷带组比较,亦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弹力止血气囊对介入治疗后股动脉止血效果明显优于“8”字绷带组、弹力绷带组,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度.
作者:张永萍;黄邦荣;王发娟;刘燕;张明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中药熏洗、中药内服、针灸、按摩等综合疗法,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2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14、21、28天,2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在治疗后相同时点,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72.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
作者:彭妤婕;周小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蛭龙镇咳通瘀胶囊次黄嘌呤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峰归属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菲罗门双子星C18分析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5∶95),检测波长249nm,柱温:30℃,流速1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确定了HPLC图谱中的10个特征峰.次黄嘌呤在0.0136~0.227 20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100.63% (n=9),RSD=1.81%.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可用于蛭龙镇咳通瘀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伟;王信;李彩东;梁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KOA)中医体质类型与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表达量的相关性,为中医药防治KOA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随机对161例确诊为KOA的患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问卷调查,签署知情同意书,按中医体质类型分为9组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50例非血缘关系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集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样本,用ELISA法测定样本中IGF-1的水平,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在9种中医体质类型中,阳虚质KOA患者中IGF-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禀质与血瘀质均为0例,其他6种体质中IGF-1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的表达水平降低与阳虚质KOA的发病具有相关性,TGF-β1表达异常可能是阳虚质易发KOA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
作者:周明旺;王晓萍;李盛华;郭铁峰;孙凤歧;穆欢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分别于患者发病24小时、48小时进行早期康复护理,2组康复护理方法相同.比较2组治疗开始后1个月2组间重度及极重度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减少率,2个月生活自理能力恢复率,1~3个月累计独立行走比率.结果:治疗开始后1个月观察组重度及极重度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减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能自理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累计能独立行走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偏瘫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康复护理的时间越早,越能更好地恢复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就医院文化的概念、中医院文化建设的主要特征、中医院文化建设的应用、医院文化建设的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中医医院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顾洋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多发性骨髓瘤属中医“骨痹”范畴,多因脏腑经络失调,阴阳气血亏损,气机阻滞,痰瘀互结,热毒内蕴所致.其病位在骨,病本在肾,为本虚标实之证;以五脏亏虚为本,气滞、痰阻、血瘀、毒结为标;早期以邪实为主,后期以本虚为主.临证时宜辨为肝肾阴虚、气血两虚、热毒炽盛、痰毒瘀阻、脾肾阳虚5型,分别以骨痹系列方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夏小军;段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葛仙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ial type,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3例给予陕西名中医王明怀经验方葛仙汤治疗,1剂/d,水煎分服.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尼莫地平,20mg/次,3次/d,口服;西比灵,5mg/次,1次/d,每日晚服用.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颈围制动和颈椎牵引,避免肩颈部活动.2组均以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眩晕症状评分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椎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systolic phase velocity,Vs)及舒张期血流速度(diastotic phase velocity,Vd)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葛仙汤治疗CSA所致CV患者疗效肯定.
作者:于继岗;王明怀;林强;李向阳;刘东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莲芪胶囊配合化疗对胃癌Ⅲb~Ⅳ期患者疗效、生活质量、预后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给予莲芪胶囊配合常规化疗,对照组40例给予胸腺肽肠溶胶囊配合常规化疗,此外,2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52.0%,对照组为4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期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学指标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莲芪胶囊配合化疗可提高胃癌Ⅲb~Ⅳ期患者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提高免疫功能.
作者:朱剑梅;李世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并遴选糙叶败酱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糙叶败酱多糖,然后分别运用蒽酮硫酸法和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比较2种测定方法得到数据之间的差异和准确性.结果: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分别在0.010~0.080 mg/mL (r2=0.999 1)和0.010~0.060 mg/mL (r2=0.999 4)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1.60%和2.12%,蒽酮硫酸法测得值高于苯酚硫酸法;但相比较而言,苯酚硫酸法显色灵敏,颜色稳定,操作简便,结果更为合理准确.结论:糙叶败酱多糖含量测定时可优先考虑苯酚-硫酸法.
作者:马趣环;石晓峰;王新娣;王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陇中正骨旋扳手法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采用陇中正骨旋扳手法治疗,左右侧卧位各实施手法1次,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对照组给予双氯芬酸钠口服,50 mg/次,2次/d,连续治疗3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s,VAS)的变化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VAS评分治疗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9.36%,对照组为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关节突关节骨折、腰痛加重等并发症.对照组中有26例患者服药后出现胃部不适、纳差等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陇中正骨旋扳手法治疗关节突关节源性腰痛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柳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模型大鼠肺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开发提供依据.方法:气管穿刺快速推注博来霉素法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将SPF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激素组,黄芪甲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造模后第2日起,各组给予不同干预,分别于灌胃后第7、14、28天,采用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处理系统,比较bFGF在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肺组织bFGF的表达在7、14、28天较同期空白组增强(P<0.05);黄芪甲苷组、激素组表达较同期模型组明显减弱(P<0.05);黄芪甲苷高、中剂量组肺组织bFGF的表达较激素组减弱(P<0.05);低剂量组表达与激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以抑制特发性肺纤维化模型大鼠肺组织bFGF的表达,其干预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
作者:李红;王胜;沈明霞;谢海彬;缪天玲;冯玉平;邓海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儿童哮喘的协同增效作用.方法:将182例接受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1例,2组治疗方法相同,观察组全程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观察哮喘的复发情况、护理满意度、皮肤感染并发症和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5%,对照组为76.9%.皮肤感染并发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EV1、FEV1/FVC、PEF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和肺功能水平,避免皮肤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燕;石来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康妇炎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2组均给予奥硝唑,1.0g/次,2次/d,温开水冲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康妇炎胶囊3粒,3次/d.2组均以连续用药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28.26%,对照组为6.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48%,对照组为63.0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改善率观察组为86.96%,对照组为71.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积液消失率观察组为65.22%,对照组为5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炎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卢凤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在卒中病房内应用康复团队模式进行早期干预对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与作用.方法:以2014年1~6月就诊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康复团队早期干预模式进行护理,以2013年7~12月就诊的41例给予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及SAS评分分别为(10.11±1.06)分、(41.57±4.3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I指数及CQOL-76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满意率观察组为95.12% (39/41),对照组为73.17% (30/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卒中病房内按照康复团队模式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康复,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与好转.
作者:许将 刊期: 2015年第12期
通过分析我国中药出口的现状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中药出口贸易的影响,从而提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非关税壁垒中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必须建立有效途径获取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信息,尽快和国际标准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的制定,提高创新能力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成功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
作者:董震;徐文;刘颖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Epley手法治疗后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诊断为后半规管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采用Epley复位法进行治疗,不辅以任何药物及其他治疗手段,观察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总有效率95.6%,手法复位治愈有效率高,治疗后无不良反应.结论:Epley手法治疗PC-BPPV操作简便、安全快捷,疗效显著、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建立2种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采用直接法和培养基稀释法对2种中药制剂进行5种试验菌回收率实验及控制菌检查方法学验证,判断药品是否具有抑菌作用.结果:咳喘清片和清热解毒片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可通过培养基稀释法消除其抑菌作用.结论:常规法适用于2种制剂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控制菌检查可采用直接法.
作者:曾博雅;宋英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运用数据挖据方法探讨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方证与核心药物当归的配伍规律.方法:对CNKI收录的1956-2014年公开发表的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中医方剂、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涉及相关方剂予以清洗并建立方剂数据库,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关联规则和熵聚类算法对筛选出的222个方剂进行辨证分型,并对核心药物当归的用药配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参与分析的方剂基本上可以归纳为7种证型,2 36味药物,以当归的使用频次高.核心药物当归首选与止痛、行气、散瘀类药物配伍;与补益类药物配伍时,往往气血兼顾,同时要相应增强行气、活血、散瘀类药物;与散瘀类药物配伍时,却极少配伍补益类药物;与温通类药物配伍时,常常反佐牡丹皮凉血散瘀.结论:当归既有补血活血之功,又有温经止痛之效.由于痛经的首务在于止痛,故止痛、行气、散瘀类药物为其配伍首选,酌情辅以补益类药物.
作者:潘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