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睡眠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贡惠娟;赵玉娥;严春亚;陈惠;张丽萍

关键词:肺癌, 中期, 晚期, 循证护理, 睡眠质量, 自我护理能力
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睡眠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的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自护理技能、自护理责任感、健康认识水平、自护理概念和ESCA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改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3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电话随访.半年后利用患者来院复诊的机会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评价2组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率、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知晓率、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率、对医院服务满意度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支气管哮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和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贾红光;罗永伟;陈超;陈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46位名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46例名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检索CNKI和万方数据库自2006年至今名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经验总结共46篇,从药物性味、归经及分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6篇文献中共提及中药271味,使用频次1 860次;所用药物中补益类药物使用频率为24.89%、理气类药物使用频率为5.05%、活血化瘀类药物使用频率为7.26%、利水渗湿类使用频率为10.16%、其余类药物使用频率为52.64%.药性以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主要以脾、肾、肝、胃、肺经为主.结论:名老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用药规律体现出攻补兼施的治则,以补益、利水、理气和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

    作者:高毅;余海艳;舒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益气养阴法治疗心律失常的中医用药文献分析

    目的:通过对近10年采用益气养阴法治疗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出适合中医益气养阴法治疗的心律失常类型、原发病类型及临床用药规律,并了解文献的类型、数量,评估其质量.方法:使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中医药”“心律失常”“益气养阴”及相关词汇如“房颤”“补气养阴”“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为主题词,检索2005年1月至2014年3月的文献,共检索到文献250篇,归纳统计益气养阴法治疗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分布、原发病类型的分布及用药情况.结果:气阴两虚型心律失常类型有室早(57.68%)、房早(16.58%)、房颤(9.97%)、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33%)、窦性心动过速(2.52%);常见的原发病有冠心病(47.67%)、高血压性心脏病(1 3.18%)、病毒性心肌炎(1 0.63%)、肺源性心脏病(5.62%)、风湿性心脏病(5.42%);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主要有稳心颗粒(63.41%)和参松养阴胶囊(24.39%).临床常用补气药如党参、炙甘草、黄芪;养阴药如麦冬、五味子、黄精;活血药如丹参、三七、川芎;养心镇静安神药如琥珀、酸枣仁;抗心律失常中药如甘松、苦参为主;除此之外还可配伍理气健脾、清热除烦、活血补血之品.结论:气阴两虚型心律失常临床上常见的类型为室早,治疗上当益气养阴兼以活血安神,以脏腑整体观念为辨治特色.

    作者:曲畅;唐靖一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58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干预前后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血糖相关指标及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F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海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药内服、熏蒸联合舒筋通络手法治疗髋痹30例

    目的:观察蠲痹汤结合熏蒸、舒筋通络手法治疗髋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72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38髋)与对照组30例(34髋),治疗组采用中药口服、熏蒸联合舒筋通络手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口服中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周后用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Harris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升高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熏蒸联合舒筋通络手法治疗髋痹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Harris评分.

    作者:郭宸豪;刘又文;张晓东;朱英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42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给予健康宣教、功能锻炼、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依从性良好率、骨折发生率.结果:疾病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依从性良好率、骨折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95.23%、95.23%、4.76%,对照组分别为76.19%、83.33%、23.8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骨密度都有所增加(P<0.05),但观察组骨密度增加幅度较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干预,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莲芪胶囊配合化疗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莲芪胶囊配合化疗对胃癌Ⅲb~Ⅳ期患者疗效、生活质量、预后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给予莲芪胶囊配合常规化疗,对照组40例给予胸腺肽肠溶胶囊配合常规化疗,此外,2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52.0%,对照组为4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期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学指标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莲芪胶囊配合化疗可提高胃癌Ⅲb~Ⅳ期患者临床疗效,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提高免疫功能.

    作者:朱剑梅;李世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睡眠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中晚期肺癌患者睡眠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ESCA)的变化.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自护理技能、自护理责任感、健康认识水平、自护理概念和ESCA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改善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贡惠娟;赵玉娥;严春亚;陈惠;张丽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输卵管积水抽吸术配合耳穴压丸对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冷冻胚胎移植前输卵管积水处理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13例冷冻胚胎移植并伴有输卵管积水的患者,随机分为输卵管积水抽吸术配合耳穴贴丸组(A组)38例,输卵管积水抽吸组(B组)37例,输卵管积水未处理组(C组)38例.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结局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分布.结果:3组患者一般情况、异位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移植日子宫内膜和内膜下血流A型分布率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早期流产率与移植取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输卵管积水抽吸配合耳穴贴丸方案处理输卵管积水能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改善IVF结局.

    作者:高喜红;刘小玲;倪亚莉;王琰;安锦霞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药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通过分析我国中药出口的现状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中药出口贸易的影响,从而提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目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成为非关税壁垒中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必须建立有效途径获取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信息,尽快和国际标准接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的制定,提高创新能力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成功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

    作者:董震;徐文;刘颖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康妇炎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46例

    目的:观察康妇炎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2组均给予奥硝唑,1.0g/次,2次/d,温开水冲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康妇炎胶囊3粒,3次/d.2组均以连续用药7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28.26%,对照组为6.5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48%,对照组为63.0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改善率观察组为86.96%,对照组为71.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积液消失率观察组为65.22%,对照组为5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妇炎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卢凤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蛭龙镇咳通瘀胶囊中次黄嘌呤含量测定及峰归属研究

    目的:建立蛭龙镇咳通瘀胶囊次黄嘌呤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峰归属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菲罗门双子星C18分析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5∶95),检测波长249nm,柱温:30℃,流速1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确定了HPLC图谱中的10个特征峰.次黄嘌呤在0.0136~0.227 20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100.63% (n=9),RSD=1.81%.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可用于蛭龙镇咳通瘀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伟;王信;李彩东;梁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兰州市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研究

    目的:分析兰州市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现状.方法: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采用Delphi法进行指标筛选和确定指标权重,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兰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现状和水平进行实证评价.结果:中医药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所占比例逐年递增,中医药服务在社区卫生服务实际工作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真正发挥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效果.

    作者:徐霞;郑慧;马真琴;乔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在卒中病房实施康复团队模式早期干预的康复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卒中病房内应用康复团队模式进行早期干预对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与作用.方法:以2014年1~6月就诊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康复团队早期干预模式进行护理,以2013年7~12月就诊的41例给予常规护理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及SAS评分分别为(10.11±1.06)分、(41.57±4.3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I指数及CQOL-76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5);满意率观察组为95.12% (39/41),对照组为73.17% (30/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卒中病房内按照康复团队模式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康复,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与好转.

    作者:许将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女性急迫性尿失禁30例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女性急迫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30例,A组进行盆底肌训练,B组口服托特罗定,C组中药穴位贴敷,3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24小时平均排尿次数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小时平均尿失禁次数和平均每次排尿量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对于女性急迫性尿失禁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胡斌;郑典宝;荆志涛;王剑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金元时期补阳、补气方剂配伍规则探析

    目的:探寻金元时期补阳方剂、补气方剂的配伍规则.方法: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金元时期13部古医籍进行查阅、采集并整理,分析金元时期补阳剂、补气剂的配伍规则.结果:共收集到金元时期补益方剂168首,其中补阳剂占38.10%,补气剂占27.98%.补阳剂的基本药物为补阳药,有选择的配伍活血化瘀药、温里药、安神药、利水渗湿药、补气药、理气药.补气剂的基本药物为补气药,有选择的配伍补血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结论:金元时期补阳剂和补气剂的主要配伍以中医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可以为补益方剂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赵洁;戴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基于田野观察法探讨医患关系对针灸疗效的影响

    采用田野观察法,从开放及深入观察的角度,初步探讨存在于针灸诊室中的医患关系及互动文化对针灸疗效的可能影响.在本次田野观察中所呈现的医患关系以“平等、和谐”为主,本次研究的针灸医生与患者具有3种主要的医患关系:社交亲密模式、共同参与模式、引导与合作模式.笔者发现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检查和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赵雨;潘慧;王成伟;李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321”健康教育模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21”健康教育模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 3年6~12月就诊的40例VBI眩晕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选择2014年1~7月就诊的40例VBI眩晕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321”健康教育模式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DIH、ADL评分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321”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明显改善(VBI)眩晕患者眩晕障碍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苏春燕;陆敏智;张静芳;董金华;沈凤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丹黄通脉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兼阴虚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30例

    目的:观察丹黄通脉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兼阴虚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片、胞二磷胆碱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丹黄通脉胶囊,2组均以用药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巴氏指数评分、卒中量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巴氏指数评分、卒中量表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丹黄通脉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兼阴虚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申艳方;杜菊梅;安书芬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40例全麻气管插管咽喉部不适患者辨证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咽喉部不适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护理.比较2组干预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咽干咽痒、灼热疼痛、痰多等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0%,对照组为68.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护理可缩短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咽喉部不适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雪霞;李岩;李文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