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认识和体会

李贵臻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 全员参与, 管理应用
摘要:以医院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分析了系统的复杂性,强调“一把手”原则的重要性,阐述了如何组织实施系统,如何调动积极性让全员参与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后说明信息化系统(HIS)一定要重视应用和管理。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流产患者术后综合护理措施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措施干预下人流患者术后临床效果。方法:将进行人工流产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全程干预人工流产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进行手术护理。观察2组术后疼痛情况和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0级46例,Ⅰ级1例,Ⅱ级2例,Ⅲ级1例;对照组0级38例,I 级2例,Ⅱ级6例,Ⅲ级4例。观察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观察组为4.0%(2/50),对照组为18.0%(9/5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下人流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

    作者:李冰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伤寒杂病论》方相反相成的配伍理论探讨

    从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升降相因、散收相合、刚柔相济、阴阳同补等方面就药物相反相成的配伍特色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吴尚华;朱向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一期根治术结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周脓肿195例

    目的:观察一期根治术结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门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76例,行一期根治术,术后常规紧线及换药治疗;观察组19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2组出院后均随访2年以上。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3.5%,观察组为96.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对照组为11.36%,观察组为2.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坠胀疼痛、水肿、创口渗液、排尿不畅等并发症消失时间及创口愈合时间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期根治术结合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肛周脓肿疗效优于单纯手术治疗。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四步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优于封闭疗法。

    作者:左福贵;尚金平;吕银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接骨丹对大鼠胫骨骨折愈合疗效的影像学研究

    目的:观察接骨丹对于骨折愈合及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性骨折模型制作方法制作大鼠骨缺损模型,通过拍摄胫骨 X 光片,并根据骨折肢 X 片评分标准,对各组大鼠在不同时间段进行相应的评分。在此评分基础上,考察接骨丹对于骨折愈合及骨形成的影响。结果:给药组相较于空白组骨缺损部位骨痂生成良好、骨缺损明显减小、骨折肢 X 线片评分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接骨丹对于骨折愈合及骨形成有促进作用。

    作者:牛恒立;赵国彪;马中兴;陈晓东;白雪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4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04例。对照组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有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观察2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健康教育前后焦虑总分。结果:合理饮食、血压达标、内瘘保护、遵医行为、并发症认识等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度焦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有助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树立健康观念,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魏琼;刘变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35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2组均在急诊全麻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给予特级护理、吸氧、止血、脱水降颅压、支持、脑保护、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治疗。观察组于术后第3天开始,在鼻饲肠内营养物质的同时给予平肝止血汤,1剂/d,分2次鼻饲,连用14天。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29%,对照组为7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后对照组为(17.16±4.47)分,观察组为(11.24±3.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作者:李学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吴医与吴门医派

    以吴文化的兴起梳理吴医产生的客观条件及吴医形成的历史源流,在此基础上,随着吴医温病学派的崛起,探讨具有吴中地区特色的吴门医派形成的历史进程。

    作者:欧阳八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双黄连口服液联合维生素 C 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30例

    目的:观察黄连口服液联合维生素 C 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Recurrent oral ulceration,RO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曲安奈德注射液无菌棉签局部涂擦,5~10 mg/次,3次/d;维生素 C 片,50 mg/次,3次/d,口服。观察组同时口服双黄连口服液200 mL,3次/d。2组均连续治疗2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CD3+、CD4+、CD8+、CD4+/CD8+值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6.67%,对照组为2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口服液联合维生素 C 治疗 ROU 临床疗效显著,并可改善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张小恒;潘燕凌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TP 化疗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紫杉醇类+铂类(TP)化疗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将111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单用 TP 方案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2组临床疗效、化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 KPS 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神疲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失眠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脏损害、肾脏损害、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82%,对照组为57.4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治疗组为12.28%,对照组为29.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对照组为19.30%;治疗组为25.93%,治疗组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 化疗方案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确切,可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狄晓鸿;吕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所致白内障60眼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所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20只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眼,对照组单纯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龙胆泻肝汤合五苓散,1剂/d,水煎分服。比较2组临床疗效、裸眼矫正率以及6个月时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对照组为80%;7天平均矫正视力对照组为(0.39±0.17),观察组为(0.51±0.23);术后第7天时裸眼脱盲率、裸眼脱残率对照组分别为81.7%、71.7%,观察组为96.7%、90%。临床疗效、7天平均矫正视力、术后第7天时裸眼脱盲率、裸眼脱残率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所致白内障,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裸眼脱盲率和脱残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邓小花;陈新;李文军;石宝成;黎桂芳;杨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改革初探

    课程组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体系等方面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以达到培养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理念的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岗位需求的中医药人才的目标。

    作者:邢冬杰;孙永显;王龙梅;张彩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68例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对68例适应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实行心理护理,降低他们的恐惧感、焦虑感和紧张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淑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认识和体会

    以医院信息化建设为基础,分析了系统的复杂性,强调“一把手”原则的重要性,阐述了如何组织实施系统,如何调动积极性让全员参与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后说明信息化系统(HIS)一定要重视应用和管理。

    作者:李贵臻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桂枝茯苓丸组方应用研究

    目的:从组方应用角度,探讨桂枝茯苓丸的临床应用范围。方法: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以历代医学著作和现代文献为依据,对桂枝茯苓丸临床主治病症进行研究挖掘。结果:对于桂枝茯苓丸的组方应用所查询的103篇古代文献中,桂枝茯苓丸有具体药物组成的共计62条。另外在本方中芍药所用品种差别相对较大,统计后发现有芍药、赤芍和白芍。现代可查询到运用桂枝茯苓丸加味的文献多达280条,所用药物更是涉及18类,近170种之多。结论:桂枝茯苓丸的应用得到了全面拓展,通过组方配伍应用,桂枝茯苓丸的应用已涉及到了非妇科疾病。

    作者:瞿东晖;颜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为骨肿瘤防治提供新思路

    基于对“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及中西医对骨肿瘤病因、病机、症状及治疗的认识,探讨“阳化气,阴成形”与骨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而为预防和治疗骨肿瘤提供新思路。

    作者:胡文斌;张华;宋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开泄复方治疗肝胆湿热型急性胆囊炎42例

    目的:观察开泄复方治疗肝胆湿热型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肝胆湿热型 AC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开泄复方辨证论治,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62%,对照组为83.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总积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发热、恶心呕吐、胁痛、白细胞计数、胆红素、B 超胆囊恢复时间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泄复方治疗肝胆湿热型 AC 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狄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健脾清热法治疗中老年手足慢性湿疹53例

    目的:观察健脾清热法治疗中老年手足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手足慢性湿疹门诊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2组均给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外涂卤米松乳膏治疗,观察组同时口服健脾清热之中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周。结果:瘙痒程度、角化程度、皮损面积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57%,对照组为75.4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3.78%,对照组为20.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热法治疗中老年手足慢性湿疹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纯洲;舒新华;姚岚;褚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辨证施护在小儿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小儿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57例骨折患儿以中医护理理论为基础,结合生理特点,给予生活起居调护、情志护理、饮食调护等辨证施护措施。结果:157例骨折患儿均治愈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辨证施护有助于骨折患儿骨折的愈合与康复。

    作者:王燕;石来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生化汤合失笑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流产后出血40例

    目的:观察生化汤合失笑散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盐酸环丙沙星片0.5 g/次,3次/d,口服;肾上腺色腙片5 mg/次.3次/d,口服;缩宫素注射液10 U,肌注,2次/d。观察组加服生化汤合失笑散,水煎黄酒送服,1剂/d。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出血量、出血时间及尿 HCG 转阴时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出血时间、尿 HCG转阴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化汤合失笑散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流产后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出血量少,出血时间及尿 HCG 转阴时间短。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并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平均止血时间干预组为(6.0±0.9)天,对照组为(6.9±1.3)天,;咯血量干预组为(241.4±30.7)mL,对照组为(265.5±53.82)mL。平均止血时间、咯血量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可缩短止血时间,减少咳血量。

    作者:王永兰;王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