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娜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舒适护理对高危妊娠合并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高危妊娠合并抑郁孕妇120例根据入住病床的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予常规针灸与药物口服干预,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积极的舒适护理干预。结果:2组干预前抑郁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评分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治疗组疼痛管理、躯体功能和症状应对评分及生理、心理、社会与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分娩后治疗组新生儿1分钟评分与5分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高危妊娠合并抑郁患者的抑郁情况,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生命质量与新生儿预后。
作者:郭瑛;何金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入组时,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the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4周末,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3.53±0.50)分、(4.42±0.9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4,P=0.000);观察组 Bathel评分(61.31±11.83)分较对照组的(55.56±10.28)分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8,P=0.016)。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黎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针对制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地方资源和区域经济特点,探讨如何改进药物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出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药物分析人才。
作者:王学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定西市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质量,为提高定西市ADR报告水平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以2012年定西市全年155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为样本总量,随机抽取160例(约10.32%)进行质量分析。结果:定西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有待提高和规范,≥90分的报告仅13份(8.13%),≥80~<90分的71份(44.38%),≥70~<80分的48份(30.00%),<70分的报告28份(17.50%);报告单位仅占全市医疗卫生单位总数的10.24%,同一单位报告人(相对固定)缺乏普遍性和代表性。结论:应就ADR报告有关的法律法规、报告表填写方法等对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培训,鼓励专业人员积极参与;同时实施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列入专业人员考核的奖惩项目,增强医务人员填写ADR报告表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逐渐提高定西市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质量。
作者:刘汉斌;王建军;吉秀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经鼻气管插管置管期间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经鼻气管插管置管期间患者50例随机分为A组76例,B组25例,A组患者置管期间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调查2组患者的满意度、舒适情况以及并发症等。结果:B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4.0%,满意度优于A组的88.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的15.4%。结论:在经鼻气管插管患者置管期间实施舒适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王小平;崔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内服外用中药治疗麻风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麻风溃疡患者79例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内服“参鹿补气生肌丸”4个月,同时外敷“柏石敛疮生肌散”12个月;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治疗4~6周,同时外用红霉素等消炎软膏外敷12个月。每3个月评价疗效1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9.29%、57.14%与60.42%、2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已治愈溃疡中复杂性溃疡所占比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1.25%、46.15%。结论:中药内服外用治疗麻风溃疡疗效显著,有利于提高溃疡治愈率和复杂性溃疡的疗效。
作者:李志诚;格鹏飞;脱长宇;冯淑梅;徐春茂;边境;张宏茂;冯福勤;何炯;伏旭东;刘宝录;王克俭;李晓林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崔嘉彦系南宋甘肃天水人,中年客居庐山,传习医学,首创西原正派脉学,编著《脉诀》等医籍,门人甚多,继承和发展了西原正派脉学,脉学著作颇丰;纠偏时行的“七表、八里、九道”脉学之弊端,系中医脉学发展之里程碑,对后世脉学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作者:李顺保;朱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对近年来中药灌肠治疗重型肝炎现状进行回顾,通过系统的文献整理和分析,从病因病机的认识、临床疗效、实验研究等方面概括近几年中药灌肠治疗重型肝炎的相关研究,指出中药灌肠可有效改善患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等相关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疗效确切。
作者:张文思;陈晓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控制层流手术间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本院层流手术室(LFOR)开展强化质量管理及护理管理后手术室251例护理资料为观察组,选择2012年2月前的109例护理资料为常规管理及护理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术中空气菌落数、医务人员手菌落数及医院感染发生率,同时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强化质量管理及护理管理后,手术中LFOR空气菌落数为(117.5±50.9)cfu/m3,手菌落数为(1.9±0.7)cfu/m3,观察组手术患者感染率为0.80%,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质量管理及护理管理后患者对LFOR护理非常满意率、总满意率分别为86.9%、96.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1%、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人员、物料进出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如无菌操作,设置人流、物流通道,控制参观学习人员数量,降低开关手术门频率,减小室内走动,及时处理污染物,定期细菌培养均可减小感染发生率。
作者:刘德秀;李家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肠安康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3次/d,0.5 g/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肠安康胶囊4.4 g/d,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SOD和GSH-PX变化情况及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并在治疗后1月实施肠镜检查,观察治疗后肠镜等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OD和GSH-PX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便血、里急后重及腹泻改善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镜复查等级在Ⅱ级及以下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安康胶囊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有效抑制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崔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CT诊断在卵巢癌和宫颈癌放射治疗前后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择进行手术合并放射治疗的宫颈癌与卵巢癌患者100例,其中宫颈癌60例,卵巢癌40例。在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前后进行CT诊断,同时进行病理分期,比较CT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的差异。结果:卵巢癌患者CT检查结果显示:浆液性囊腺癌25例,黏液性囊腺癌9例,库肯勃瘤2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2例,交界性囊腺癌1例,未检出1例。FIGO分期结果显示:Ⅰ期1例,Ⅱ期11例,Ⅲ期21例,Ⅳ期6例。宫颈癌检查结果显示:鳞癌34例(低鳞20例、中鳞18例、高鳞6例)、腺癌15例、腺鳞癌11例。FIGO分期:Ⅰ期2例、Ⅱ期15例、Ⅲ期20例、Ⅳ期21例。放射治疗后CT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CT检查时见宫颈增大,或呈不规则软组织块。卵巢癌CT特征可见增强扫描,实体部分有增强。卵巢癌可产生腹水。结论:CT检查能准确地对宫颈癌、卵巢癌患者进行分期,为治疗提供准确的病灶信息,为患者的合理治疗创造前提。
作者:郭强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测定黄精膏中水溶性总糖、多糖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经0.2%蒽酮-硫酸溶液显色测定黄精膏中的总糖、多糖含量。结果:实验测得黄精膏中总糖、多糖含量分别为85.63%、31.70%。精密度、回收率实验结果理想。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
作者:李鸿飞;张凤雪;李柯翱;李岩;田树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普通外科手术患者疗效及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普通外科手术患者196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97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99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疼痛干预等),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以及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度。结果:疼痛评分:常规护理组术后疼痛39例(轻微疼痛14例,疼痛19例,重度疼痛6例),护理干预组术后疼痛17例(轻微疼痛9例,疼痛5例,重度疼痛3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护理治疗前2组患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治疗后,2组患者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疼痛等方面的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萱;张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妇产科的应用及其与传统护理模式的效果比较。方法:将148对母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6对采取母婴床旁护理,对照组72对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比较2组母婴出院时的母乳喂养率、产妇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母婴床旁护理组母乳喂养率、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与婴儿护理技术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能促进产妇对母婴保健等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可提高产妇照顾婴儿的能力和技能,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朱利娜;王养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三花益肾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EM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三花益肾汤治疗,1剂/d,对照组予孕三烯酮治疗,2.5 mg/次,2次/周,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主观症状改善情况、子宫体积及盆腔包块变化情况、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雌二醇(E2)、催乳素(PRL)、孕酮(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8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CA125、E2、PRL、VEGF、TNF-α、IL-6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水平有所上升;主观症状明显改善;盆腔包块较治疗前缩小,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缩小明显(P<0.05),子宫体积大小治疗前后无变化(P>0.05)。结论:三花益肾汤能抑制异位内膜播散种植而消除病灶,缓解疼痛,提高受孕率,减少复发。
作者:李红霞;万国蕊;徐静;刘艳;吕红玉;刘召(指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中国西部地区医院住院病床工作效率情况,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包括平均病床周转次数、病床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等指标在内的综合指标体系,对中国西部地区医院的病床工作效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中国西部地区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医院病床工作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新疆、宁夏、重庆、陕西、青海、甘肃、内蒙古、西藏。结论: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适用于各类资料的综合评价,能够科学反映中国西部地区医院住院病床工作效率情况。
作者:郭建新;王伟国;吴英杰;周国栋;蔡俊秀;刘奎;朱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眼外伤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眼外伤患者120例根据入院首次挂号的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照组在造影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干预、配合干预、病情观察和知识宣教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积极的中医意象干预、音乐干预与心理干预。结果:所有患者都完成造影,治疗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热、荨麻疹和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前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评分2组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患者的躯体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底荧光造影作为眼外伤的检查安全可行,而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减少不良反应,缓解患者焦虑状况,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陈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辅助治疗药物流产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药物流产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桃红四物汤辨证加减辅助治疗的观察组和予益母草颗粒治疗的对照组各100例,观察2组患者流产效果、阴道出血情况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6%,少量及中量出血率为97%、止血有效率为93%,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持续时间为(5.80±0.90)天,子宫纵径为(6.93±1.01)cm,子宫横径为(4.01±0.76)cm,子宫内膜厚度为(0.78±0.11)cm,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辅助治疗药物流产有助于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促进子宫复旧。
作者:刘彤杉;周志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50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疼痛干预等),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疼痛评分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疼痛评分:常规护理组术后疼痛17例(轻微疼痛5例,疼痛8例,重度疼痛4例),护理干预组术后疼痛6例(轻微疼痛3例,疼痛2例,重度疼痛1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护理前,2组患者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治疗后,2组患者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疼痛干预、心理干预等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及患者的预后康复。
作者:姬书香;陈颖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