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彬;朱艳;张慧君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妇产科的应用及其与传统护理模式的效果比较。方法:将148对母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6对采取母婴床旁护理,对照组72对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比较2组母婴出院时的母乳喂养率、产妇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结果:母婴床旁护理组母乳喂养率、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与婴儿护理技术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传统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能促进产妇对母婴保健等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可提高产妇照顾婴儿的能力和技能,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朱利娜;王养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凯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由两位研究者独立筛选和提取资料,采用Cochrane协作网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质量,使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临床疗效[OR=2.31,95%CI(1.45,3.02)]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凯时注射液对治疗突发性耳聋有良好的疗效,但样本量少,样本质量偏低,其准确疗效有局限性,故需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为凯时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李悦;李俊平;朱亚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甘草渣总黄酮体外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方法: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甘草渣总黄酮和甘草查耳酮甲对体外·OH的清除能力。结果:甘草渣总黄酮在0.25~25 mg/mL范围内清除·OH能力随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且相同浓度时其清除·OH能力高于甘草查耳酮甲。结论:甘草渣总黄酮有明显清除自由基作用,该方法、结果可作为有效活性成分的初步筛选。
作者:张娟;卿德刚;卢景芬;倪慧;孙宇;贾晓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质量增进医护关系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手术分为干预前和干预后各100例,比较护理人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沟通问题的能力,并统计手术和麻醉配合情况。结果:干预后护理人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沟通问题能力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对于手术室护士在器械准备满意率、设备故障排除率、设备器械准备准确率及麻醉配合满意率方面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手术室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责任感和业务能力,提高手术安全性,融洽医护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韦飞景;苏肖凤;麻杰芬;孙淑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测定黄精膏中水溶性总糖、多糖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经0.2%蒽酮-硫酸溶液显色测定黄精膏中的总糖、多糖含量。结果:实验测得黄精膏中总糖、多糖含量分别为85.63%、31.70%。精密度、回收率实验结果理想。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
作者:李鸿飞;张凤雪;李柯翱;李岩;田树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乳没接骨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制剂中没药、续断、红花和土鳖虫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红花和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色谱柱为Inertsil 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2∶48,v/v);流速为0.80 mL/min;检测波长为246 nm。结果:显微鉴别结果清晰;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阴性无干扰,专属性强,重复性良好;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分别在5.20~83.6μg/mL(r=0.9991)和4.95~79.2μg/mL(r=0.9995)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RSD=1.55%,n=9)和99.5%(RSD=2.08%,n=9)。结论:本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乳没接骨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毛和平;路宁维;谢六生;刘光斌;董钰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普通外科手术患者疗效及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普通外科手术患者196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组97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99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疼痛干预等),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以及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度。结果:疼痛评分:常规护理组术后疼痛39例(轻微疼痛14例,疼痛19例,重度疼痛6例),护理干预组术后疼痛17例(轻微疼痛9例,疼痛5例,重度疼痛3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护理治疗前2组患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治疗后,2组患者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心理、疼痛等方面的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萱;张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针灸、按摩配合综合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伴不同程度偏瘫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按摩配合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施护给予综合康复护理,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分别对护理前及护理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同时比较2组继发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与护理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MBI指数、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肩-手综合征、肩痛、肩关节挛缩、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率分别为26.83%、53.66%、19.51%、9.76%,继发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肢体偏瘫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是长期漫长的过程,针对患者病情及心理状态进行辨证综合护理,可减少继发障碍,缩短康复时间,增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杨梅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中医常见辨证分型中胃黏膜组织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中医各证型之间在细胞生物学水平上有无差异,探索其是否可以作为CAG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方法:将CAG患者90例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进行分型,选择其中病例数较多的3个证型共71例分为3组,胃镜下采集3组患者病变胃黏膜组织,并记录Hp感染情况,同时检测胃黏膜组织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AG 3个中医证型组Hp阳性与Hp阴性组比较p53阳性表达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p53阳性表达率3个证型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阳性表达率在脾胃湿热型、脾虚气滞型、胃阴不足型3个证型中逐渐递增。结论:检测p 53的表达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并能协助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作者:马艳君;林寿宁;唐少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辅助治疗药物流产阴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药物流产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桃红四物汤辨证加减辅助治疗的观察组和予益母草颗粒治疗的对照组各100例,观察2组患者流产效果、阴道出血情况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6%,少量及中量出血率为97%、止血有效率为93%,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持续时间为(5.80±0.90)天,子宫纵径为(6.93±1.01)cm,子宫横径为(4.01±0.76)cm,子宫内膜厚度为(0.78±0.11)cm,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辅助治疗药物流产有助于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促进子宫复旧。
作者:刘彤杉;周志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入组时,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the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4周末,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3.53±0.50)分、(4.42±0.98)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74,P=0.000);观察组 Bathel评分(61.31±11.83)分较对照组的(55.56±10.28)分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8,P=0.016)。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黎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强力感冒片的HLP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LPC方法测定,色谱柱:KromasilODS-2 C18(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327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乙腈-0.4%的磷酸水溶液(12:88)为流动相。结果:确定了7个共有峰,5批样品每批处理两份,10份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0.03~0.33μg/mL,加样回收率为101.27%。结论:所建立的HLPC简便可靠,可用于强力感冒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鱼光强;高晔珩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住院治疗患者的护理方式对有效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心内科高血压住院患者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4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治疗,并结合科学的心理、生活、饮食等方面的护理指导和干预;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的护理、治疗。比较2组患者院内降压效果及血压控制效果(随访6月后)。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37例,有效率94.4%;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6例,有效率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治疗组为(31±9)mmHg(1 mmHg=0.133 kPa),对照组为(17±5)mmHg;舒张压治疗组为(14.0±3.0)mmHg,对照组为(8.0±1.0)mmHg,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基础上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等方面的科学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依从性。
作者:仝凤潇;牟改变 刊期: 2015年第01期
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病机制、肠道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关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具有肠道靶向性的中药方剂入手探讨肠道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肠道与肝脏在功能上存在广泛联系,肠道菌群紊乱和肠壁通透性增加可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发生和发展;随着肠道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影响的深入研究,有可能找到从肠道入手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新途径和策略;同时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临床治疗中传统中药的疗效不断受到肯定,其中中药治疗靶向肠道及肠道菌群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作者:高维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控制层流手术间院内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本院层流手术室(LFOR)开展强化质量管理及护理管理后手术室251例护理资料为观察组,选择2012年2月前的109例护理资料为常规管理及护理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术中空气菌落数、医务人员手菌落数及医院感染发生率,同时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强化质量管理及护理管理后,手术中LFOR空气菌落数为(117.5±50.9)cfu/m3,手菌落数为(1.9±0.7)cfu/m3,观察组手术患者感染率为0.80%,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质量管理及护理管理后患者对LFOR护理非常满意率、总满意率分别为86.9%、96.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1%、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人员、物料进出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如无菌操作,设置人流、物流通道,控制参观学习人员数量,降低开关手术门频率,减小室内走动,及时处理污染物,定期细菌培养均可减小感染发生率。
作者:刘德秀;李家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2014年11月21日至22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市中医药学会,解放军中医药学会,各专科分会,学会主办系列期刊,以及各有关单位代表600余人参加了大会。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经鼻气管插管置管期间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经鼻气管插管置管期间患者50例随机分为A组76例,B组25例,A组患者置管期间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调查2组患者的满意度、舒适情况以及并发症等。结果:B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4.0%,满意度优于A组的88.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的15.4%。结论:在经鼻气管插管患者置管期间实施舒适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王小平;崔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崔嘉彦系南宋甘肃天水人,中年客居庐山,传习医学,首创西原正派脉学,编著《脉诀》等医籍,门人甚多,继承和发展了西原正派脉学,脉学著作颇丰;纠偏时行的“七表、八里、九道”脉学之弊端,系中医脉学发展之里程碑,对后世脉学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和指导作用。
作者:李顺保;朱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
《西部中医药》(原《甘肃中医》)杂志由甘肃省卫生厅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联合主办,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曾荣获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甘肃省优秀期刊”称号。本刊为月刊,大16开。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戒烟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某医院肺病科住院的吸烟COPD患者65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干预组实行针对性跨理论模型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16周内戒烟行为改变阶段的不同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出院后16周内戒烟行为改变阶段较入组时提高(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跨理论模型指导下护理干预模式可提高吸烟COPD患者的戒烟依从性。
作者:侯亚;周琦;朱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