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目的:通过分析某医院2010-2013年住院患者死因构成及变化趋势,为医院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0-2013年全部住院死亡病例,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进行分类,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3年该院住院病人死亡229人,其中男性病死率为3.74‰,女性为1.81‰,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P<0.05).4年间,肿瘤逐渐超过了损伤和中毒成为了该院住院病人第二大死亡原因;住院病人病死率为2.80‰,平均发展速度88.93%,平均增长速度-11.07%,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调查病例中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的危险暴露率高有关;死亡住院病人主要为66岁以上人群,降低老年人的病死率是今后医院发展和医疗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病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逐渐超过损伤和中毒,成为更加主要的致死原因,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作者:黎媛媛;赵多明;王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松潘乌头总碱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药理实验和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松潘乌头粉碎后,用碳酸钠溶液浸润,经乙醇超声提取,硫酸溶解,氨水调pH,用乙醚∶氯仿(3∶1)混合溶液萃取,得松潘乌头总碱.根据预实验结果将60只小鼠分为6组,按照200、160、1 28、102.4、81.9、65.5 mg/kg的剂量一次性灌服小鼠后观察24小时内情况.记录小鼠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观察松潘乌头总碱的急性毒性.结果:松潘乌头总碱经口服给药小鼠的LD50为119.78 mg/kg,其95%可信区间为103.86~139.28mg/kg.结论:松潘乌头总碱有中等毒性,其半数致死量为119.78 mg/kg.
作者:张政;邓月婷;王小芳;任远;张喜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膝关节镜术后患者1 0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关节镜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特色护理,观察出院前2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功能恢复、住院时间等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VAS评分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试验组为(74.23±21.54)分,对照组为(65.17±13.33)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膝关节镜术后中医护理有助于改善关节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魏彩梅;安世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立蒙古扁桃叶中槲皮素含量测定的方法,对不同产地蒙古扁桃叶中槲皮素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HPLC法,Shim-Pack VP-OD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50∶5 0);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进样量20 μL.结果: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回归方程为Y=86130X-6471.9,线性范围为2.5~50 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RSD为1.9%(n=6).不同产地蒙古扁桃叶中槲皮素的含量存在差异,内蒙古固阳地区的含量高,贺兰山哈拉乌沟地区的含量低.结论:本实验首次测定了蒙古扁桃叶中槲皮素的含量并对不同出产地进行比较,方法准确、可靠,可作为蒙古扁桃药材质量评价的指标及资源开发的依据.
作者:白万富;石松利;郑倩男;吴培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Bcl-2、Bax蛋白及NO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PF级Wistar大鼠72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黄芪多糖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药物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1 5天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ax、Bcl-2蛋白含量的表达,采用硝酸盐还原酶法检测NO蛋白含量的表达.结果:1)Bcl-2、Bax的含量模型组较假手术组表达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Bcl-2表达黄芪多糖高、中剂量组增加(P<0.05);Bax含量黄芪多糖高剂量组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阳性对照组与黄芪多糖各剂量组比较比值升高.2)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NO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高剂量组中NO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多糖可增加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和降低凋亡促进基因Bax蛋白的表达,通过增加Bcl-2/Bax比例,降低NO含量,减少细胞凋亡的凋亡程度.
作者:苏韫;刘永琦;颜春鲁;薛娜;伍志伟;聂蕾;王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刺血加穴位注射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痤疮患者11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6例采用刺血加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注射液,4 mL/次,每周治疗5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56例口服罗红霉素150 mg,2次/d,服用2周,维生素B6片20 mg/次,3次/d,外用维A酸乳膏,每晚1次,4周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4%,对照组为8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症状评分治疗组为(8.6±2.1)分,对照组为(14.4±3.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刺血加穴位注射治疗痤疮疗效满意.
作者:林峥嵘;周文;游世芬;肖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湿热敷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体温正常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20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0例,对照组1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液静脉滴注;对照组2用自拟中药千年健方湿热敷下腹部;观察组同时应用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治疗方案,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314例,盆腔炎性疾病治愈率为78.5%;对照组1治愈21 3例,治愈率为53.25%;对照组2治愈279例,治愈率为69.75%,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别与对照组1、对照组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千年健方湿热敷下腹部联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治愈率高,未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曹爱玲;卢茹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体会3方面入手探讨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思路与方法,夏小军主任医师认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病机为外邪侵袭、血热妄行,情志过极、血失统摄,饮食伤中、湿热内蕴,劳倦久病、损伤气阴4方面,临床辨证为热迫血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瘀血阻滞4型,用自拟升板系列方加减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本病虚实夹杂,临证应辨证论治,勿忘温补脾肾,活用活血化瘀法,且常用中药黄芪、墓头回、紫草、甘草4味.
作者:夏小军;段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汤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西药组(NP方案化疗)及中西结合组(健脾益肾汤合并化疗)各30例;疗程均为1周期(3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中医症候疗效、KPS评分、免疫功能和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中西结合组与西药组在近期疗效、KPS评分和T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结合组毒副反应发生较西药组减轻(P<0.05);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3.33%,西药组为80.00%.结论:健脾益肾汤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轻化疗毒副作用.
作者:安书芬;申艳方;张亚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对青年肺癌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青年肺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肺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认知行为干预(CBT),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1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年肺癌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及生存质量.
作者:李志静;曹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分析《黄帝内经》英译批评性研究的现状、探讨相关的批评标准和批评方法的问题,为《黄帝内经》,更为整个中医典籍的翻译批评工作作了初步探讨.
作者:胡艳;冉亚周;徐海女;张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协同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样选取2013年1~12月入住急诊科且带有管道的患者24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干预后比较2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对管道名称及使用注意事项知晓率、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以上4个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其中患者的满意度增幅大,由干预前的75%增至91.7%,其次为管道名称及使用注意事项知晓率;非计划拔管率和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在急诊科管道护理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但提高了管道护理质量,还体现了专业护士的自我价值,同时也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凡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初产妇心理健康、产程和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自然分娩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耳穴按压、乳房护理.比较干预前后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观察2组产妇产程和泌乳始动时间及泌乳量.结果:干预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第1、2、3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泌乳量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自然分娩初产妇的心理健康,缩短产程,提高泌乳功能.
作者:张芳娣;唐英;卯姗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老年心力衰竭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运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运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状况、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中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中显效9例,有效1 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率和左室射血分数的上升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血肌酐、血尿素氮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下降(P<0.05),而对照组仅血尿素氮下降,血肌酐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有所上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胺碘酮对老年心衰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肝肾功能.
作者:李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抗痫煎剂治疗症状性癫痫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疗效、中医辨证分型的疗效差异以及脑电图的改变情况.方法:将症状性癫痫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124例分为2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卡马西平片0.1~0.2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痫煎剂,早晚各服100mL,2组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同一证型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风痰闭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痰火扰神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虚生风型、心脾两虚型、肝肾阴虚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脑电图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痫煎剂对症状性癫痫的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型有较好的抗痫作用,以风痰闭阻型、痰火扰神型尤佳.
作者:谭文澜;张永全;陆晖;廖小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通过对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主要思想和典型言行的分析,阐述儒家“应时”思想的独特内涵,并且指出了儒家“应时”思想与《易传》时观同源,具有时统位,天统地,兼容三才之道的特点,先秦儒家之时观对《黄帝内经》“应时”思想有深刻影响.
作者:李鸿泓;张其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安坤种子丸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HOXa-10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有规律动情周期的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中药组,每组25只.先期用安坤种子丸对中药组小鼠进行灌胃,雌、雄合笼后观察雌鼠阴栓率,妊娠第4天对中药组和模型组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米非司酮进行干预,制成胚泡着床障碍模型;于妊娠第5、6天处死小鼠,留取子宫标本.采用Q-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子宫内膜HOXa-10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同时制备HE切片以观察各组小鼠子宫内膜形态结构的变化,统计分析各组间妊娠率、平均着床胚泡数及着床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安坤种子丸可以提高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HOXa-10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妊娠率、平均着床胚泡数及着床率等指标虽低于正常组,但高于模型组.结论:安坤种子丸可能通过提高雌鼠子宫内膜上HOXa-10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一定程度上改善着床障碍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促进胚泡着床.
作者:王磊;田莉;杜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复方罗汉果止咳颗粒中枇杷叶的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方法,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9∶45∶26∶10)为展开剂,硅胶G为固定相,喷以10%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检视薄层斑点.结果:薄层色谱图中,样品溶液在对照品、对照药材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紫红色斑点.阴性样品无相同斑点.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罗汉果止咳颗粒中的枇杷叶的鉴别.
作者:龙永诚;黎霜;韦忠孙;罗强;覃怀宁;马剑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从先秦“中和”思想之源、先秦儒家之“中和”思想、先秦道家之“中和”思想、先秦法家之“中和”思想、《黄帝内经》之“中和”思想5方面入手探讨先秦“中和”思想对《黄帝内经》理论建构的影响,指出《黄帝内经》的“中和”思想深受先秦诸子的影响,体现在“中和”是天道变化的谐和状态、“中和”是人与天地的谐和关系、“中和”是人与社会的谐和相处、“中和”是人体功能的谐和状态、“中和”是养生的指导原则等5个方面.
作者:谭烨;田永衍;任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表型和中医证型,研究其相关性.方法:将COPD患者268例参照文献,将其临床表型分为支气管壁增厚型、肺气肿型、混合型;同时根据指南将中医证型分为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采用关联性研究分析临床表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采用复试条图描述中医证型占临床表型的分布频率.结果:临床表型和中医证型具有关联性(x2=17.793,r=0.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气管壁增厚型以肺脾气虚和肺肾气阴两虚为主,各占27.586%,47.126%;肺气肿型以肺脾气虚和肺肾气虚占多数,分别占39.241%,32.911%;混合型以肺脾气虚和肺肾气阴两虚为主,分别占34.314%,40.196%.结论:COPD临床表型和中医证型相关性强,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韩敏娟;曹鹏鹏;胡建明;冯涛;孙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