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乔淑琴
目的:观察微导丝辅助送管困难性PICC导管置入的成功率.方法:将6 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2例.2组患者均采用改良Seldinger法联合超声引导穿刺,观察组在DSA监视下使用微导丝辅助送管,对照组在DSA监视下直接送管.比较2组PICC置管的到位率以及平均累积X线照射时间.结果:送管成功率观察组为96.8%,对照组为4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X线累积照射时间9.6分钟,对照组15例导管到位患者平均累积X线照射时间18.6分钟,17例患者在20分钟内未送管成功,改为微导丝辅助后,在平均X线累积照射时间10.5分钟内全部送管到位.结论:微导丝引导显著提高了送管困难性PICC导管置入的成功率,同时减少了患者和操作者X线照射时间.
作者:甘培英;党磊;宋来昌;陈洁;李双喜;蒋常燕;白彦文;石彦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整理近年来中医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分型论治文献,以期研究此疾病的证候分型规律,提高辨证的准确性,制定合适的论治方案.
作者:沈毅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 3例肝郁血虚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使用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周酸枣仁汤,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睡眠状态自评量表(SR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PSQI及SRSS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8.37%,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睡困难、早醒、多梦、醒后难以入睡、情绪抑郁等中医证候单项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6.98%,对照组为2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枣仁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肝郁血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艾司唑仑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安全性高.
作者:黄东生;惠振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理念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处理.结果:Harris评分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优良率观察组为100.0%,对照组为7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对照组为82.00%,观察组为9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关节功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玮;李晓娟;赵学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医是中国文化中的精髓,而《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典籍,因此《黄帝内经》的翻译在中医文化乃至中国古典文化的对外宣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文化负载词作为承载中医文化的载体,其翻译对于是否能准确传达中医内涵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关联论的视角下讨论面对不同的读者群体应采用何种翻译方法,以期对中医典籍的对外传播有所帮助.
作者:张淼;白合慧子;潘玥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就糖尿病足的发病原因、分级方法、预防及护理措进行概括阐述,旨在指导临床护理干预.
作者:丁玉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少腹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中医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的卵巢囊肿患者32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0例,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160例,给予少腹逐瘀汤联合西药治疗.比较2组性激素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卵巢囊肿大小变化、临床综合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性激素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卵巢囊肿大小等指标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67%,对照组为63.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血生化、血尿常规等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少腹逐瘀汤可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患者的血流动态及微循环,改善性激素水平,缩小卵巢囊肿大小,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刘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和归纳法研究现有文献,就藏药土木香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其在藏药方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陈静;索朗次仁;石云;金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朱吉祥教授认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神失养、气血失调为郁证的主要病机,疏肝健脾养心、调和气血为治疗郁证之大法,同时注重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防治兼备.
作者:廖洪通;朱吉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比较琥枣宁神胶囊剂与散剂治疗痰热扰心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琥枣宁神胶囊,3粒/次,3次/d;对照组给予琥枣宁神散6 g/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SPIEGEL量表评分、中医症状积分、睡眠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及SPIEGEL量表评分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及睡眠时间评分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枣宁神胶囊剂与散剂均能够改善痰热扰心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胶囊剂疗效优于散剂,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曹宝国;葛健文;朱宏昌;安德明;秦少华;董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手术及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内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对2组全因死亡、其他结局指标、心绞痛及心功能分级、心绞痛积分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各量表终随访结果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24例.术后2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心功能分级、心绞痛积分、全因死亡人数、再次心肌血运重建率及非致命性心梗人数等指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分级指标、因心血管事件再次入院率等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搭桥围手术期使用中医辨证论治可降低术后2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术后心功能分级.
作者:陈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阳虚质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与蛋白激酶C(PKC)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从病例调查数据库中随机选取KOA病例共20例,其中非阳虚质KOA患者10例,阳虚质KOA患者10例;非KOA健康志愿者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检测PKC在不同组别中的表达.结果:PKC在正常关节软骨及阳虚质KOA与非阳虚质KOA中均有表达,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浆及细胞核内,组间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C基因在对照组与KOA病例组关节软骨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PKC基因在阳虚质病例组、非阳虚质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C基因与KOA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且可能与阳虚质高发KOA有一定联系.
作者:周明旺;柳海平;李盛华;潘文;王晓萍;乔斌;敬平福;付志斌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以夫妻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在女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以夫妻为中心的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婚姻质量及术后6个月FSFI评分,统计2组治疗过程中治疗依从性、患者及配偶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婚姻质量中理想化、婚姻满意度、性格相符度、夫妻交流情况及业余活动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女性性功能质量标准得分中性欲望、性兴奋、性高潮、阴道润滑以及疼痛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月FSFI评分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评价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其配偶对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女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以夫妻为中心的心理护理,能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婚姻质量,提高性生活质量,对于融洽护患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蒋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应用现状.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从护理人员中医护理操作技术掌握情况、护理人员对护理操作实施的看法及对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前景的认识等方面就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结果: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项目开展多的是中药保留灌肠法、艾灸法、耳穴埋豆法等,分别占15.9%、14.3%和1 3.5%;护理人员掌握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情况一般,其中艾灸法、拔罐法、中药保留灌肠法分别占95.3%、93.0%和88.4%;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欠缺专业人才、护理基础理论掌握不够、人力欠缺、护理操作无医嘱4个方面,分别占80.2%、52.3%、43.0%和40.7%;中医特色护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现状:饮食方面占94.2%,环境方面占58.1%;护理人员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发展前景的看法主要集中在增加临床护理人数、规范护理操作技术、完善护理操作基础条件3个方面,分别占90.7%、86.0%和81.4%.结论:专业人才欠缺、护理基础理论掌握不够、人力欠缺是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临床应用中的主要问题,当前急需一批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中医护理人才,同时需规范护理操作技术、完善护理操作基础条件,以促使中医护理操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玉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药提速透化结合点穴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90例.2组均给予点穴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提速透化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8.9%,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中药提速透化配合点穴按摩治疗中老年人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安全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郝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通过非关联文献情报发现工具ARROWSMITH发现巴戟天与抑郁症以及维生素D轴的关联文献,并对文献统计研究,提示巴戟天可调节人体维生素D轴,其治疗抑郁症的机制可能与维生素D轴有关.
作者:陈云志;陈家旭;秦忠;李文;高洁;柴艺汇;陈伟;管连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剖析了中职中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系列具体问题,提出从完善顶层设计入手,淡化职业教育色彩,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修订教学标准,改革修业年限,优化课程结构,增加实验教学,实行见习教学,加强临床实习,多措并举,推动中等中医专业人才培养走上规范化、现代化轨道.
作者:姜德民;姜蕾;李长青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对陇中损伤散进行毒理学实验研究,对其安全性进行客观评价,为临床药物的研制与开发提供确实实验数据.方法:急性毒性实验以大浓度、大体积的陇中损伤散灌胃小鼠,测定1日大给药量.长期毒性实验以高、中、低3个剂量的陇中损伤散连续灌胃大鼠90天,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变化及停药后14天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小鼠1日内的大给药量为生药49.6 g/kg体质量,相当于临床成人每日用量0.05 g/kg体质量的992倍.长期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给药90天时,高剂量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较对照组升高(P<0.01),高剂量组肝重量系数增高(P<0.05).停药14天后,大鼠行为、体质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P>0.05).结论:按临床规定的疗程、剂量用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盛华;周君;周明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岷当归有效成分(当归挥发油、当归多糖、阿魏酸)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兔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方法:将48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当归挥发油组、当归多糖组、阿魏酸组和叶酸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L-蛋氨酸皮下注射法建立HHcy家兔模型.造模8周后,当归挥发油组、当归多糖组、阿魏酸组分别给予岷当归有效成分灌胃治疗,叶酸组给予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灌胃治疗.12周后检测各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血栓素B2(TXB2)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Hcy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Hcy模型形成;与模型组比较,当归挥发油组、阿魏酸组、叶酸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叶酸组、当归挥发油组、当归多糖组、阿魏酸组血浆TXB2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魏酸组血浆TXB2水平比叶酸组、当归挥发油组、当归多糖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岷当归有效成分阿魏酸能够降低血清Hcy与血浆TXB2水平,减少Hcy对血管内皮的损伤及毒性作用.
作者:康开彪;王晓萍;李淑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定期短信提醒式健康教育对癌痛院外患者服药依从性、镇痛效果及回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回访,即按照癌痛规范化诊疗示范病房(GPM)检查要求出院1周内回访1次.观察组给予短信提醒式健康教育,即每周回访2次,每个出院患者至少回访8次.比较2组服药依从性、回访满意度及镇痛效果.结果:服药依从性及回访满意度、疼痛情况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定期短信提醒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院外癌痛患者服药依从性、镇痛效果及回访满意度.
作者:王瑾;王淑娟;赵雅欣;王军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