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罗贤海

关键词:基层医院,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监测, 问题, 对策
摘要: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中的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方法 通过近年来在基层医疗单位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工作的体会进行探讨.结果 与结论应树立正确的认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2009至2010年我院病区口服中成药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口服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数据库,对2009至2010年住院患者口服中成药情况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法,计算药品的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结果 恒古骨伤愈合剂、扎冲十三味丸、鲜益母草胶囊应用较广泛.结论 该院口服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并在骨伤愈合及妇产科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合理用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作者:洪莹;毛亚俊;王珍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盐酸金刚烷胺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血药浓度

    目的 建立灵敏、快速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盐酸金刚烷胺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血药浓度.方法 以非那雄胺为内标物,采用C18柱,水(舍0.5‰甲酸)-乙腈-甲醇(18:32:50)为流动相,1 mL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电喷雾离子化源,选择性正离子反应监测.结果 盐酸金刚烷胺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分别在3.9~375.0 ng/mL和0.2~19.2 ng/mL时线性关系良好.盐酸金刚烷胺低、中、高浓度测定的相对回收率分别为106.4%,94.9%和93.1%;日内RSD分别为2.6%,3.2%和4.1%;日间RSD分别为4.3%,5.4%和5.6%;低定量限为3.9 ng/mL,RSD为3.1%.马来酸氯苯那敏低、中、高浓度测定的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8.9%,97.9%和101.8%;日内RSD分别为8.5%,8.0%和4.1%;日间RSD分别为6.9%,5.5%和5.6%;低定量限为0.2 ng/mL,RSD为1.7%.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合测定盐酸金刚烷胺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血药浓度,可用于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作者:聂朝霞;李健和;彭词艳;易利丹;曾小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莲花胶囊中3种黄酮苷含量

    目的 建立金莲花胶囊中荭草苷、牡荆苷和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lltima HP C18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溶液(15:8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槲皮素、荭草苷、牡荆苷分别在2~16,8~64,5~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6%(RSD=2.06%),99.86%(RSD=1.89%),98.87%(RSD=2.64%).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金莲花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季日丽;朱整英;赵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三联抗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50例

    目的 研究丹红注射液联合三联抗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1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氯吡格雷片75 mg/d,连用30 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4 000 U.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丹红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治疗.结果 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7.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7%(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现4例有出血现象,但均不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三联抗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超岚;梁亚非;钟忆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舒肝散结片干燥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舒肝散结片的干燥工艺.方法 比较减压干燥和喷雾干燥对舒肝散结片的干燥效果,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喷雾干燥的条件.结果 进风温度为(190±2)℃,排风温度为(90±2)℃,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60℃测定)时喷雾效果好.结论 喷雾干燥适合作为舒肝散结片的干燥工艺.

    作者:秦拢;董立彬;李文烈;董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竹沥颗粒和鲜竹沥液治疗小儿痰热咳嗽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目的 比较不同刺型的竹沥制刺(竹沥颗粒、鲜竹沥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咳嗽、咳痰的功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采用双盲双模拟方法,纳入240例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咳嗽)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竹沥颗粒组(治疗组)120例,口服竹沥颗粒+鲜竹沥液模拟剂;鲜竹沥液组(对照组)120例,口服鲜竹沥液+竹沥颗粒模拟剂.两组疗程均为7 d,主要症状随访至10 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并进行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结果 两组在急性支气管炎疗效、中医症候疗效上疗效相当.针对疾病主要症状咳嗽、咳痰的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61%和81.90%,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分别为(5.4±0.8)d和(9.3 4±0.8)d,两组之间各项比较均有差异(P<0.05).观察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竹沥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且相当;在主要症状咳嗽、咳痰改善方面,固体制剂优于液体制剂.

    作者:马艳;田金娜;陈志富;李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合理用药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是一种逐渐增多的、凶险的妊娠期并发症,如未能及时发现并正确诊断和治疗,很可能对孕产妇的健康和胎儿或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归纳临床应用的治疗药物,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诊断、合理治疗疾病,提高治愈率,降低妊娠期孕产妇及胎儿病死率.

    作者:李艳;周莹;郭旭日;傅凌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重庆市某医院近3年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与发展趋势.方法 对医院2007年至2009年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口服降糖药的总销售金额和总用药频度逐年增长,临床主要选用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结论 口服降糖药临床用药整体结构合理稳定.

    作者:苏湲淇;龙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药师用药指导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用药指导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09至2010年的门诊(出院后复诊及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864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药师合理用药指导.结果 由药师指导用药的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药师提供用药指导,有助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提高,从而使药物发挥疗效.

    作者:华志珍;江文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我国制药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现状与建议

    客户关系管理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其在制药企业的正确应用可提高企业销售额、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该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制药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制药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改善提出了建议.

    作者:葛凌飞;钟素艳;刘迎斌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Markov模型在药物经济学中的应用

    目的 介绍Markov模型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运算过程,以利更好地推广其应用.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书籍,给出Markov模型在药物经济学中应用的整个过程.结果 与结论Markov模型能评估超过试验时间的长期成本和效益,在药物经济学中用于模拟慢性疾病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作者:刘美娟;刘玉聪;孙利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加味三拗汤纳米贴膏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及其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加味三拗汤纳米贴膏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咳嗽、咳痰,肺部体征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三烯B4(LTB4)的影响.方法 以医院儿科同一时期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97例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生素加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泵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三拗汤纳米贴膏穴位敷贴于膻中、天突、肺俞穴治疗,每日12 h.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检测血清TNF-α,IL-1β,LTB4含量.结果 治疗7 d后,治疗组的咳嗽和肺部罗音量化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咳痰量化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TNF-α,IL-1β,LTB4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加味三拗汤纳米贴膏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IL-1β,LTB4水平有关.

    作者:项志凤;陈建权;郑秀环;孟宪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由廉价基本药物短缺看我国医药行业体制弊端

    目的 分析我国药品从生产到消费整个链条中在管理制度上的不妥之处,为相关机构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针对医疗机构在廉价基本药物供应中出现的短缺现象,从医药体制的角度分析产生的原因.结果 与结论现行医药体制存在诸多问题,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在生产、流通、销售上都要突出其特殊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药品要有有剐于其他商品的特殊政策,才能有效保障供给.

    作者:解庆东;姚红卫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消炎片中黄芩苷与黄芩素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消炎片中黄芩苷和黄芩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7 am,流速为0.9 mL/min,进样量为5μL,柱温为35℃.结果 黄芩苷、黄芩素质量浓度分别在7.12~213.5 μg/mL(r=1.0000,n=7)和4.55~136.5 μg/mL(r=1.000 0,n=7)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3%(RSD=0.8%,n=6)和98.90%(RSD=0.7%,n=6).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消炎片中黄芩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德宽;皮德艳;潘鹏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牛黄宁宫片治疗精神分裂症65例

    目的 观察牛黄宁宫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30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丁二酸洛沙平胶囊治疗,治疗组应用牛黄宁宫片和小剂量丁二酸洛沙平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0周.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0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69%,对照组为84.6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应用牛黄宁宫片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牛黄宁宫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好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杨伟芳;陈统献;褚文浩;鲍佑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扶正化瘀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1例

    目的 观察扶正化瘀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FL)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医院收治的NAFL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理、运动与膳食干预,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每次1粒,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3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和观察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20/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两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代)、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Ⅲ型前胶原(PⅢ)、透明质酸(HA)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备项生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扶正化瘀胶囊治疗NAFL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抗肝纤维化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利萍;陆新烈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硫糖铝联用黄连素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94例

    目的 探讨硫糖铝和黄连素联合应用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的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94例,改用硫糖铝和黄连素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的变化、用药不良反应及治疗后的有效率.同时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所有22例幽门螺旋杆茵阳性患者有16例转阴,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为72.73%;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便秘,1例口干;治疗后58例痊愈,30例治疗显效,6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3.62%;1年后有4例复发,1年复发率为4.26%.结论 应用硫糖铝和黄连素联合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具有较好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微,复发率低,可作为慢性顽固性胃炎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根长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鹿瓜多肽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15例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鹿瓜多肽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5至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对其中涉及鹿瓜多肽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15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与结论鹿瓜多肽注射剂导致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短、病情危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李文杰;李小云;范雪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我院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年上报的6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按照患者性别、年龄和用药情况等分别统计和分析.结果 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居首位,口服给药所占比例大.不良反应中涉及多的系统为胃肠道等消化系统,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 医院应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和评价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荆常锋;刘心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胰岛素和亚硒酸钠佳配比组方研究

    目的 确定普通胰岛素与亚硒酸钠降血糖作用的佳组方配比.方法 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联合高糖高脂饲养的大鼠模型,以血糖降低百分率为考察指标,根据权重配方法设不同配比组方6组,分析结果得出佳理论配比,并进一步做确证性试验考察二者的相互关系.结果 胰岛素与亚硒酸钠对血糖的控制为协同作用,二者比例为1 U:5μg时可显著降低血糖.结论 胰岛素和亚硒酸钠的佳配比为1 U:5μg.

    作者:陈莉娜;蔡玉龙;吕娟;曾爱国;袁秉祥;王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