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庆东;姚红卫
目的 了解西部地区某医院2010年临床分离主要病原菌分布及病原茵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对医院2010年临床科室6 736份送检标本中培养分离出的1 381株(20.50%)条件致病菌进行分析.结果 1 381株临床分离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27.95%,革兰阴性杆菌占61.6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占10.38%和6.63%;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在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茵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分别占20.27%和8.39%;在非发酵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常见,绝大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具有很好的敏感性.结论 细菌耐药呈上升趋势,多重耐药日趋严重,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和掌握细菌耐药性变迁动态,对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斌;张琴;张敏;杨友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治疗肛瘘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医院收治的肛瘘患者212例,均采用挂线术治疗,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术后以凡士林纱条填塞创面,治疗组112例术后以康复新液纱条填塞创面,均每天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新液治疗肛瘘术后创面疗效显著,创面愈合快,患者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益母草注射液用于预防阴道分娩中产时、产后出血和促子宫复旧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0 mg,以后每12 h肌肉注射1次,共6次;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缩宫素10 U,以后每12 h肌肉注射1次,共6次.观察两组产时、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例数,以及产后子宫宫高下降、产后宫缩痛和恶露持续时间.结果 试验组产时、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后子宫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产后宫缩痛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产后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阴道分娩中,益母草注射液在预防和减少产时、产后出血、促子宫复旧上显示出了良好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陈雪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不同刺型的竹沥制刺(竹沥颗粒、鲜竹沥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咳嗽、咳痰的功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采用双盲双模拟方法,纳入240例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咳嗽)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竹沥颗粒组(治疗组)120例,口服竹沥颗粒+鲜竹沥液模拟剂;鲜竹沥液组(对照组)120例,口服鲜竹沥液+竹沥颗粒模拟剂.两组疗程均为7 d,主要症状随访至10 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并进行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结果 两组在急性支气管炎疗效、中医症候疗效上疗效相当.针对疾病主要症状咳嗽、咳痰的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61%和81.90%,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分别为(5.4±0.8)d和(9.3 4±0.8)d,两组之间各项比较均有差异(P<0.05).观察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竹沥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且相当;在主要症状咳嗽、咳痰改善方面,固体制剂优于液体制剂.
作者:马艳;田金娜;陈志富;李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中的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方法 通过近年来在基层医疗单位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工作的体会进行探讨.结果 与结论应树立正确的认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
作者:罗贤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加味三拗汤纳米贴膏对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咳嗽、咳痰,肺部体征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三烯B4(LTB4)的影响.方法 以医院儿科同一时期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97例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抗生素加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泵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三拗汤纳米贴膏穴位敷贴于膻中、天突、肺俞穴治疗,每日12 h.观察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检测血清TNF-α,IL-1β,LTB4含量.结果 治疗7 d后,治疗组的咳嗽和肺部罗音量化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咳痰量化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TNF-α,IL-1β,LTB4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加味三拗汤纳米贴膏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IL-1β,LTB4水平有关.
作者:项志凤;陈建权;郑秀环;孟宪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医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情况与发展趋势.方法 对医院2007年至2009年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口服降糖药的总销售金额和总用药频度逐年增长,临床主要选用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结论 口服降糖药临床用药整体结构合理稳定.
作者:苏湲淇;龙波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对医院制剂生产中所用的纯化水进行质量监测,确保生产用水质量合格.方法 在不同取样点进行取样,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收载的纯化水检测项目进行检测.结果 纯化水样品的各项化学指标及微生物限度指标均符合规定.结论 所生产的纯化水质量合格,可应用于医院制剂的生产.
作者:李华;龙亚秋;杨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芪蓉润肠口服液对住院老年痴呆便秘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医院老年精神科住院的老年痴呆便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口服芪蓉润肠口服液20 mL/次、每日3次,对照组60例口服大黄苏打片4片/次、每日3次,连续用药2周.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指导.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时照组的81.67%(P<0.05).结论 芪蓉润肠口服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通便药,对住院老年痴呆便秘患者有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加强护理指导,可以提高疗效.
作者:徐春萌;毛新玲;郑志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和酶学指标变化以及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水平和酶学指标均有明显下降,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治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62.86%和37.14%,试验组的治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82.86%和1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在早期应用可保护百草枯对重要脏器功能的损害,降低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病死率.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有较好的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金礼通;朱后飞;黄桔秀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病药物治疗引起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对2002至2008年中国期刊数据库及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杂志进行检索后作为信息源,并通过医院老年患者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调查验证,记录患者服药后出现的情况,对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有效调查114例老年患者,其中16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4%.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往往身患几种疾病,加之长期联合用药,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应提醒老年患者科学合理使用药物,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潘文杰;易林高;陈晓孩;蔡啸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用药指导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09至2010年的门诊(出院后复诊及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864例,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药师合理用药指导.结果 由药师指导用药的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药师提供用药指导,有助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提高,从而使药物发挥疗效.
作者:华志珍;江文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常规使用复方丹参、胞磷胆碱、拜阿司匹林等活血化瘀、神经营养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再给予丁苯酞胶囊200 mg/次,3次/d,疗程为20 do观察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判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s-CRP显著下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口服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减低芡性反应,改善预后且安全有效.
作者:王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是一种逐渐增多的、凶险的妊娠期并发症,如未能及时发现并正确诊断和治疗,很可能对孕产妇的健康和胎儿或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归纳临床应用的治疗药物,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诊断、合理治疗疾病,提高治愈率,降低妊娠期孕产妇及胎儿病死率.
作者:李艳;周莹;郭旭日;傅凌雪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金莲花胶囊中荭草苷、牡荆苷和槲皮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lltima HP C18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溶液(15:8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结果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槲皮素、荭草苷、牡荆苷分别在2~16,8~64,5~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66%(RSD=2.06%),99.86%(RSD=1.89%),98.87%(RSD=2.64%).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快速,可用于金莲花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季日丽;朱整英;赵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的规范标注情况.方法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说明书规范细则>的规定,对医院常用的35种中药注射剂说明书进行有关项目的 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的说明书中,出现用法用量不明确、禁忌和注意事项混杂不清、特殊人群用药信息缺乏、不良反应标注过于简单、药物相互作用不明确、药理毒理和药代动力学鲜见标注等问题.结论 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内容存在缺失现象,应引起制药厂家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重视,以进一步改进.
作者:明佼;尹晓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口服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数据库,对2009至2010年住院患者口服中成药情况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法,计算药品的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结果 恒古骨伤愈合剂、扎冲十三味丸、鲜益母草胶囊应用较广泛.结论 该院口服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并在骨伤愈合及妇产科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合理用药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作者:洪莹;毛亚俊;王珍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介绍Markov模型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的运算过程,以利更好地推广其应用.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书籍,给出Markov模型在药物经济学中应用的整个过程.结果 与结论Markov模型能评估超过试验时间的长期成本和效益,在药物经济学中用于模拟慢性疾病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作者:刘美娟;刘玉聪;孙利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扶正化瘀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FL)与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医院收治的NAFL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理、运动与膳食干预,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每次1粒,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化瘀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3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和观察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4%(20/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两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代)、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Ⅲ型前胶原(PⅢ)、透明质酸(HA)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备项生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扶正化瘀胶囊治疗NAFL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抗肝纤维化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施利萍;陆新烈 刊期: 2012年第08期
呫吨酮是含氧杂环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其三环骨架和骨架上取代基团的性质和位置有关.该文总结了一系列天然与合成的呫吨酮类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并且阐述了部分重要的抗肿瘤机制,详细介绍了一些呫吨酮类衍生物的抗肿瘤及其对靶点的作用,尤其是对蛋白激酶C调变作用的研究;还列举了部分具有癌症治疗效果的呫吨酮类化合物,包括DMXAA、普梭草素、芒果苷、降阿赛里奥、曼果斯廷等.
作者:赵建萍;吴玮峰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