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远金;丁旭;谭勇;张之慧;程喜梅;王绍明
患者男,43岁,因双下肢水肿1个月,胸闷、气短2 d于2011年11月21日收入心内科住院,入院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入院后初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左心衰.心功能Ⅳ级,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高脂血症.入院后给予强心、利尿、扩冠及抗凝等对症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于11月23日9:50突然出现言语不能及右侧肢体无力,于12:50转入神经内科,专科体格检查示血压140/90 mmHg,神清,完全运动性失语,查体合作;右侧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向左偏斜,伸舌右偏,右上肢肌力Ⅱ级,右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右侧Babinski sign(+),感觉、共济不合作;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8分.
作者:胡伟东;刘锦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β-环糊精包合物在大鼠体内的吸收情况.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灯盏乙素质量浓度,比较大鼠口服灯盏花素β-环糊精包合物和灯盏花素市售片的平均药时曲线及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 灯盏花素β-环糊精包合物高血药浓度为0.338μg/mL,普通片高血药浓度为0.184 μg/mL,包含物的口服吸收率优于普通市售片.结论 该方法线性范围良好,准确、方便、可靠,取样量少,灵敏度可达0.025 μg/mL,尤其适用于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作者:刘美辉;濮存海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医院药学部门的管理方法.方法 从临床药师队伍建设、药品质量监控、药品采购管理、制剂室发展、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等方面阐述药学管理的重点及发展方向.结果 与结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实施,医院药事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药学部门需要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加强管理,加强临床药学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作者:吴惠妃;邓北林;梅全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促进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调查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43例,调查统计其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给药方式、药物类别、联合用药情况.结果 各年龄段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0~6个月为75.36%,6~12个月为80.36%,1~2岁为73.89%,2~3岁为77.50%,3~7岁为92.86%,7岁以上为86.72%,平均83.03%;给药方式,口服给药占91.44%,肌肉注射给药占2.55%,静脉注射给药占6.00%;抗菌药物使用类别多为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头孢类占74.71%,青霉素类占20.05%;二联用药率为10.34%.结论 对于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应注意根据患儿生理病理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国俊;罗宏丽;曾秘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六味安消胶囊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单用复方消化酶治疗,治疗组45例给予六味安消胶囊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六味安消胶囊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能显著提高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红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痛泻宁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口服痛泻宁颗粒治疗,每日3次,每次5 g;对照组31例,采用口服柳氯磺胺吡啶(SAsP)治疗.每次1.0 g,每日4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中医证候缓解率,治疗组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P<0.05);两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痛泻宁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优于柳氮磺胺吡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倪扬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和研究适应广东中药产业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新模式,以推动广东省中药产业的发展.方法 通过构建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系统模型,从不同阶段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分类梳理.结果 与结论展望了产学研合作模式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非合作或委托代理关系.总结了广东省中药产业产学研创新模式的实践经验.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促进了广东省中药产业的持续发展.
作者:吴悔兴;董国俊;韩利文;刘基柱;时旭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药检机构重视各种档案资料的收集及规范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档案对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协调性、符合性、充分性、可操作性进行审核,可在申报实验室认可或资质认定评审中充分发挥佐证作用.利用价值巨大.
作者:孙红兵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实施药学服务的模式和方法.方法 以典型病例治疗的干预为例,介绍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的情况.结果 临床药师成功地参与患者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结果.结论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开展学习服务可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掌握与医、护、惠接触的技巧,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郑文文;孙梁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保证调配中心工作人员摆药、配置的输液质量及病区护士给患者用药的准确性.方法 在原有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输液标签基础上,通过增加特殊的标识如[抗][试][先]等标识加以警示.结果 与结论特殊标识的应用,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及时用药.
作者:林淑瑜;杨昌云;李玉堂;甘惠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金雀根联合土茯苓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0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0例,通过辨证论治分为心脾积热、阴虚火旺两型,分别用清胃汤、知柏地黄汤治疗;治疗组70例也分为相同两型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金雀根、土茯苓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为6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雀根联合土茯苓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比传统辨证论治疗效更好.
作者:江惟明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脑出血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每天1次静脉滴注,连用14 d;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于治疗第10天和第20天后行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改变,肢体功能变化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进行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第10天和第20天治疗组血肿体积明显缩小(P<0.05),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能促进脑出血时的血肿吸收和神经功能改善.
作者:何凤麟;蒋元模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为合理联用中西药治疗老年病提供参考.方法 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分析老年病用药,指出老年病用药应注意的问题.结果 与结论老年病因机体老化,抗病能力减弱引起,可涉及人体各器官系统.中西药联用疗效良好.但必须注意配伍禁忌,并实行个体化给药方案,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赵斌;夏燕军;张晓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为药品检验所开展实验室认可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从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管理体系文件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等方面对实验室认可工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 与结论应提高药品检验所对实验室认可工作的认识,积极开展实验室认可工作,提高药品检验能力.
作者:冯华东;马涛;冯凯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解决药学院的教学与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所面临的真实情境和复杂问题相脱节的问题;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记忆、理解、运用与课程内容、专业相关的知识.方法 采用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基础,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及示例.结果 与结论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切实可行,可用于我国药学院校的教学.
作者:王述蓉;罗宏丽;肖顺林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医药分开的影响因素与推进医药分开的政策.方法 从医药分开的实施现状入手,对影响医药分开的因素进行剖析.结果 与结论医药分开的制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政府应强化医疗机构的公益性,从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与强化医疗卫生的各方约束机制两方面进行改革.
作者:沈远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索符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工作要求的药品调剂模式.方法 对比传统药品调剂模式与批次药品调剂模式在排药差错率、排药秩序、报损率、工作质量、耗材成本等方面的差别.结果 批次药品调剂模式在降低排药差错率、规范排药秩序、降低报损率、提高工作质量、降低耗材成本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结论 批次药品调剂模式优势显著,适用于任何规模的PIVAS,是值得推广的PIVAS新型药品调剂模式.
作者:甘惠贞;李玉堂;董少良;杨昌云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奥曲肽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渍疡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成本-效果.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消化性渍疡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和奥曲肽组.奥美拉唑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钠4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奥曲肽组患者先用100 μg醋酸奥曲肽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缓慢静脉注射,然后将100 μg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加入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维持静脉滴注(25 μg/h).两组患者均治疗5 d,分析成本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1个单位效果情况下,奥曲肽组所用成本小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组静脉滴注方案,临床效果显著,成本相对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军飞;刘琼华;毛永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保障临床合理与安全用药.方法 收集、整理医院目前使用的静脉注射用药物的药品说明书457份,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仅注明可静脉注射而未注明可静脉滴注的有42份(9.19%);注明可静脉滴注但未注明可用溶剂的有27份(5.91%);注明静脉滴注且在用法用量或注意事项中注明了可用溶剂的有388份(84.90%),其中注明以0.9%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剂的药品有40种(10.31%).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剂的药品有31种(7.99%),可用0.9%氯化钠注射液、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以及其他液体为溶剂的药品有317种(81.70%).结论 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一项应准确、完整,以便作为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审核、调配处方的确切依据.临床用药必须按照药品说明书所标注的用法用量严格执行,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准确与安全.
作者:王向东;杨凌;张庆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甲硝唑外用制剂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总结归纳近些年发表的有关甲硝唑外用制剂文献资料.结果 近年相继研制了一些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的外用制剂,作用范围扩大,疗效较好.结论 甲硝唑外用制剂可以明显减轻或减少口服用药的一些不良反应,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学如;余小辉;涂小云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