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橘红痰咳颗粒制备工艺研究

刘绪林;刘磊

关键词:橘红痰咳颗粒, 水蒸气蒸馏, 工艺参数, 正交试验
摘要:目的 优选橘红痰咳颗粒的工艺参数.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化橘红、苦杏仁的水蒸气蒸馏方法和水蒸气蒸馏后药渣与制水半夏等6味药材的水提工艺,分别以苦杏仁苷含量和出膏率为指标优选工艺参数.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化橘红、苦杏仁用水蒸气蒸馏,收集馏出液150mL,药渣与制水半夏等6味加水提取,第1次加水10倍量,第2次加水8倍量,每次2 h.结论 佳提取工艺简便、可行.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时辰药理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介绍不同药物的时辰药效学、药动学和时辰毒性的差异.结果 与结论在佳时间内服药,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作者:陈华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荆芥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质量考察

    目的 考察荆芥生品及其炮制品的内在质量差异,同时为荆芥的质量控制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荆芥中橙皮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橙皮苷进样量在0.041 92~0.419 2 u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53%,RSD为1.10%(n=6).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荆芥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左美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对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方法 针对基本药物目录制定、基本药物供应体系、基本药物临床可及性保障等3个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应当从完善法律保障、建立政府主导的供应体系和保障临床可及性等方面进行.

    作者:朱伯科;邵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龟鹿滋肾丸主要成分的鉴别

    目的 控制龟鹿滋肾丸的质量,保障其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龟鹿滋肾丸中主要成分当归、人参和陈皮进行定性鏊别.结果 该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便,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重现性好.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龟鹿滋肾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臧玲玲;周东雷;陈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三七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三七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依利特C18柱(250mm×4.6 mm,5 um),流动相为乙腈-水(29:71),流速为0.8 mL/min,柱温为30℃,检测器为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 黄芪甲苷进样量在2.028-10.140 ug范围内的对数值与峰面积的对数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精密度RSD为0.0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3%,RSD为0.43%(n=6).结论 HPLC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能有效地控制复方三七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朱晓威;姜启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薄层色谱法鉴别外用紫金锭中的五倍子和千金子

    目的 建立外用紫金锭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五倍子和千金子进行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五倍子和千金子,且阴性无干扰.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煜明;李韶英;王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7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探讨引起ADR的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收集到的7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涉及ADR的药物共28种,其中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较多,分别占61.33%、25.33%;静脉途径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占44.00%.结论 应重视ADR的监测及合理用药,以预防和降低ADR发生.

    作者:陈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药品检验所与CNAS认可

    该文介绍了CNAS认可的意义,对药品检验所申请CNAS认可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作者:杨文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SWOT分析及对策

    高等医药院校实施双语教学是一项教学改革新举措,是教学科研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该文介绍了与双语教学有关的概念,阐述了我国双语教学的发展状况,并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在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实施双语教学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并就如何化劣势为优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作者:陈娜;张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我院急诊科2005-2007年抗菌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急诊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急诊科2005-2007年使用抗菌药物的消耗金额、剂型、类别、用药频度(DDDs)排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品种不断增多.注射剂的消耗金额占绝大比例,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使用率较高.结论 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曹倩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曲克芦丁含量

    目的 建立曲克芦丁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oil BDS-C18柱(150 mm×5 mm,5 um),以甲醇-水-冰乙酸(40:60:5)为流动相,柱温30℃,流速0.8 mL/min.以苯甲酸(1 mg/mL)作内标,甲醇沉淀蛋白,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于254 nm波长检测.结果 曲克芦丁质量浓度线性范围是1.0~50 ug/mL,r=0.999 6(n=8);低检测限为50 ng/mL,高、中、低3种质量浓度平均回收率为97.61%~100.72%,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分别小于3.38%和4.94%.结论 该法简便、快捷,可用于血浆中曲克芦丁的测定.

    作者:李正;王晓江;赵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帕珠沙星的药代动力学与临床应用新进展

    通过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文献检索,并进行归纳总结.综述了2006-2007年国内帕珠沙星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和在临床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志朝;刘祖雄;丁启瑞;陆明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复方南板蓝根片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研究复方南板蓝根片的薄层鉴别(TLC)法.方法 用TLC对处方中的南板蓝根、紫花地丁、蒲公英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TLC图谱能检出南板蓝根、紫花地丁、蒲公英.结论 建立的TLC法重现性好,简便,可用于复方南板蓝根片的薄层鉴别.

    作者:陈明江;汪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黄精药理研究进展

    黄精为我国常用传统中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为了提高药用资源的更好利用,国内外对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该文对近年来黄精的药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何新荣;刘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昆布药理作用研究概述

    昆布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该文回顾了近年来的研究文献,对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孙立靖;王彦;台杰;杨潇然;矫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小儿常用解热药的评价与合理应用

    目的 对目前小儿常用解热药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 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 不同的解热药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结论 扑热息痛和布洛芬是小儿解热药中安全的品种.

    作者:黄荣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加强继续教育是提高执业药师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该文阐述了加强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继续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作者:刘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对药品包装和药品说明书的改进建议

    药品包装和药品说明书对保证药品质量和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针对目前药品包装和药品说明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作者:廖胜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升血小板胶囊中连翘苷含量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升血小板胶囊中连翘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检测波长为277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连翘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0.42~52.10 ug/mL,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0%,RSD=1.0%(n=6).结论 RP-HPLC法简便、准确,能有效控制升血小板胶囊的质量.

    作者:窦金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健肝宁片中主要药味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健肝宁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丹参、山药、黄芪、茯苓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色谱斑点显色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可用于健肝宁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映;刘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