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蓉;马秀苗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于昏迷、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如果长期静脉高营养,没有食物经消化道进入体内,可引起胃肠黏膜萎缩,屏障功能减弱,细菌或内毒素易人血,导致MSOF形成[1].为维持和保护肠黏膜的屏障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应尽早给予胃肠营养.而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很难配合插鼻饲管操作,按常规方法插鼻饲管很难一次性成功,为提高插鼻饲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我科重症监护室从2005年开始使用导丝胃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海萍;刘宏;申英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总结部分性脾栓塞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46例部分脾栓塞术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各期进行相应护理.结果:经细致观察精心护理,脾功能均有改善,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耐心解答患者提问,使患者以平静心态配合手术,利于术中导管顺利插入,术后压迫止血和预防感染,术前药物试验和准备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穿刺点压迫技术,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作者:李付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颅脑损伤的患者病情变化莫测,护理问题复杂多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能够预见其病情发展及时发现各种危险征象,确保迅速准确的急救,预防各种并发症.现将我院近年来救治的颅脑损伤68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宋玉平;杨惠芳;张彦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患者对就医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安全成为医院护理管理的重点.神经内科的疾病特点导致住院患者易发生意外伤害事件,护理安全存在很大隐患.我们针对患者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董新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必须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即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对于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在大部分医院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分析过程之前的影响因素常被临床医生和检验工作者所忽视,为避免造成检验结果误差而不能反应患者的真实情况,现从影响生化自动化分析前质量因索讨论如下.
作者:王瑞丽;孙中立;刘好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总结产妇产后护理保健体会.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分娩86例产妇,进行临床观察,分析产褥期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处理措施.结果:通过采取非医疗手段能及时解决产褥期妇女的绝大多数健康问题.结论:产褥期妇女存在着许多健康问题,通过加强产后随访,对产褥期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辅导非常必要.
作者:焦艳华;高绪爱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提高颈外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利用弯针上挑法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方法:经颈外静脉置管10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采用传统法穿刺置管;Ⅱ组改良法采用弯针上挑法穿刺置管,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置管时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弯针上挑法行颈外静脉穿刺及留置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快速、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杨军;张晓黎;彭栋梁;单慧娟;张宇 刊期: 2008年第35期
1 全麻麻醉方法1.1 基础麻醉 过去常采用1.25%~2.5%硫喷妥钠(15~25mg/kg)深部肌肉注射作为小儿的基础麻醉,因其明显的呼吸和心肌抑制以及肌注部位的疼痛等不良反应,该药早已被弃用.1.2静脉复合全麻小儿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1],它也被称作平衡麻醉.它包括全凭静脉全麻和静一吸复合全麻.全凭静脉全麻能达到所有手术的麻醉要求.因静脉全麻药主要经肝脏或肾脏代谢排除体外,所以其可控性差,但它对室内不造成污染.
作者:曾金 刊期: 2008年第35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足近年来报遭的新的创面处理方法,通过使用VSD可以促进创面愈合,我科应用VSD治疗处理急慢性创面35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包金娥;许兴华;贾艳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总结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围术期监护经验.方法:对33例复杂性心内膜炎行赘生物彻底清除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加强围术期监护,做好患者心理及高热的护理,预防赘生物脱落;防治心律失常及低心排综合征,严防感染复发;认真做好健康指导是关键.结果:本组早期无死亡,无感染复发,瓣膜置换者无瓣周漏.结论: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加强围手术期监护,预防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兰仙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我们对3例脊柱后路术后出现腹胀患者进行了护理,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63~77(平均66)岁,男1例,女2例,胸椎管狭窄1例,腰椎管狭窄2例,均在术前留置导尿,术后尿管通畅,手术后均有排气,其中男性患者还有一次排便.术后48h发生腹胀.查体:无明显腹痛、恶心、呕吐,但纳差.腹部膨隆、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腹鼓、令腹无明显压痛、叩诊呈鼓爵;听诊肠鸣音活跃,有低调气过水声;行腹部平片检查未发现异常;化验电解质、肾功均正常.
作者:史晓娟;杨卫红;刘建华;孙天术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对我院手足口病医院内感染防控的护理措施体会如下.1 医院内感染防控的护理措施1.1 重视门诊分诊环节的消毒隔离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做好门诊预检分诊、专辟分诊台接诊,对疑似手足口病患儿,直接引导到专门诊疗室,减少在侯诊厅的停留和与其他患儿交叉感染的机会,这是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黄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简易呼吸囊制作简单,取材方便实用性强.多年来在我院外科监护室广泛应用,同时还大量应用于危重患儿的抢救和治疗.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艳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麻醉、治疗、检查并担负抢救的重要场所.而手术室护士又是工作在这种特殊环境中的群体,这种特殊的环境存在着许多工作压力因素,这些因素对护士的心理、生理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新的设备、新的仪器、新型医疗材料应用于手术中,对手术室护士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面临的应急因素也随之越来越多,使之承受的压力很大,造成身心平衡失调,极易并发器质性疾病.对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来源及防护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王勤;杨丽娟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我院小儿外科2007-01/2008-01共收治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20例,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15例,年龄8月龄~10岁,平均5.1岁.其中囊肿扩张型11例,梭型扩张型9例.术前主要靠临床表现、B超、CT检查确诊[1].本组术后病理诊断均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前肝功能异常12例,伴部分肝硬化3例.手术方式均采用囊肿切除及腹腔引流术.
作者:邢海云;张耀华 刊期: 2008年第35期
2006-05/2008-06我院在CT引导下对5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了1251粒子植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35~75岁,其中肝癌38例,肺癌8例,肠癌肝转移4例.全部经影像学及病理活检确诊为恶性肿瘤.
作者:尹玉霞;韩丽荣 刊期: 2008年第35期
近年来,我们收治了86例脑出血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8例,女28例,年龄42~76岁,均经颅脑CT证实.
作者:朱希芳;隋德华;牛云玲;王丽;袁桂敏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四川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全科人员在院内的空地上展开手术车和搭建帐篷手术室.紧急启动应急预案,迅速成立了器械管理组,并冒着余震的危险,立即抢运大量手术器械、用物.在地震伤员伤情复杂[1]、时间紧迫、急需手术救治的情况下,及时针对批量地震伤员户外抢救手术特点,做好器械管理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兰;吴勤;安虹;陈燕;刘柳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在儿科病房深化整体护理与患者家长满意度的关系.方法:按入院编号随机抽取2005年和2007年我科住院患者各200例,对期间进行的整体护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07年服务满意度为99%,有效地降低了护理纠纷,提高了家长自觉维护儿童健康意识.结论:深入开展以人文关怀为主题的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儿疾病康复,融洽护患关系,提高家长满意度.
作者:徐慧蓉;吴问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主要为药物和介入治疗.目前仍然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应用的安全性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因此AMI监护者必须严格执行正确的给药方法、时间,剂量,同时熟练掌握配伍禁忌控制不良反应发生,必要时进行提示和监督,促进患者康复.现将安全用药的监护方法论述如下.
作者:王淑云;张晓春;钟雪莲;董玉珍 刊期: 200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