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丽;孙中立;刘好
2007-06/2008-05我们共用桡动脉穿刺方法采血100余例,失败仅2例.小儿桡动脉采血的开展大大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得到了家属的认可,总结如下.1 桡动脉采血方法一般用于血气分析.准备用物:(1)常规消毒皮肤,(2)桡动脉采血针,无菌一次性5 ml注射器一个,小儿头皮针一个,治疗中;(3)肝素(1∶500)适量,无菌软木塞或橡胶塞等.操作方法:选择穿刺部位,桡动脉沿肱桡肌内侧深面下行,先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继而通过肱桡肌腱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伸向桡骨下端,斜过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深面,后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仅被皮肤、浅肌膜和固有的筋膜覆盖,且无较大静脉跨过,同时与正中神经及桡神经浅支较远.
作者:曲凯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是治疗患儿疾病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门诊输液安全高效的运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我们采取以下管理措施,效果满意,具体做法和体会如下.1 做好小儿静脉输液室的病情观察1.1 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的变化如患儿在发热时,一般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提高13%,心率每分钟平均增加18次.神志是否清楚,有无嗜睡、昏迷,有无抽搐或惊厥.瞳孔有无散大、缩小、是否等大等圆.
作者:王秀芬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患者的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医疗活铑动的全过程,对各种治疗、护理、检查等发挥着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甚至对某些心身疾病发挥着主导作用,它与临床护理共同构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核心部分.护理工作者在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时,应注意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把握好健康教育的注意事项,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健康教育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的目标.现将健康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汤淑芬;赵桂珍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临床上医生经常使用输血器长管代替普通橡胶引流管使用,减少引流管管壁容易被负压吸瘪而导致的引流不畅的情况.在连接引流装置时会发现由于引流管与引流袋型号不匹配.常出现衔接困难.2007-01/2007-10对临床20例连接引流袋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采用剪掉引流袋连接口的方法能有效解决引流管与引流袋困难的现象,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晓丽;张杉杉;丛玲滋 刊期: 2008年第35期
近年来,我们收治了86例脑出血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8例,女28例,年龄42~76岁,均经颅脑CT证实.
作者:朱希芳;隋德华;牛云玲;王丽;袁桂敏 刊期: 2008年第35期
2006-01/2008-05我科收治妇科肿瘤92例,术后耐心、细致的护理工作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科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32~61(平均38.9)岁.其中卵巢囊肿43例,子宫肌瘤32例,宫颈癌11例,卵巢癌6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
作者:刘小珊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循证实践(evidence-based practice,EBP)是以可获得的佳证据为基础,也就是应用可获得的佳证据以改善实践.既适用于个体水平,同样也适用于社区层面.现将社区护理中循证实践的阻碍因素和应对方法分析如下.
作者:王健;李小寒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疼痛是尚未被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关注的第五生命体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的新生儿每天都要接受大量疼痛性操作,疼痛将会对新生儿产生一系列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因而对新生儿疼痛的管理是新生儿科医护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又迫切的问题.
作者:张小蓉;肖仁梅;王亚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急诊抢救室是急危重患者集中的地方,牵涉到院内转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急诊危重患者病因、伤情未知成分较多,在诊断不很明确的情况,急诊科又无法完成检查项目时,必须通过院内转运来完成诊断性检查;(2)危重患者经医护人员积极抢救后,需要送往手术室、监护室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2007年我院抢救审共转运危重患者242例,现将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岳艳杰;孙杰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的脑供血突然出现一过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常在几分钟内达到高峰,持续5~30 min后完全恢复,此病可反复发作,这也是脑梗死的特征警报.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影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对护士职业性伤害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如下.1 引起护士职业性伤害的原因1.1受传染性疾病感染的机会增加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增加,门诊就诊人群不再仅限于患有疾病的人群,许多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也进入到医院门诊进行咨询、保健、检查,从而使门诊人流量加大,门诊护士接触各种疾病的机会也相对增加.
作者:李春卉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选择高脂血症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用脂必妥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8%,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效果显著.
作者:岳新爱;师幸莉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粘连松解术后的早期康复锻炼方法及CPM的作用.方法:运用心理护理、早期CPM锻炼、主动功能锻炼、止痛处理等手段进行康复.结果:CPM组30例患者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均超过115°,非CPM组26例患者膝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平均90°,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康复手段的介入及CPM的应用是膝关节粘连松解术后护理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碧玉;王翠娥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健康教育的开展对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提供了健康的信息需求,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但也存在着不同认识上的误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健康教育效果,现与同道共同探讨.
作者:蒋芹;田彦英;蒋莹 刊期: 2008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对医学生志愿者参与地震后伤员的临床护理服务工作的管理方法.方法:分析此次四川大地震后,我院对医学生志愿者参与临床护理服务工作的组织管理.结果:医学生志愿者获得地震后伤员和临床的高度评价,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管理,有助于帮助医学生志愿者更好的参与到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中,发挥良好的社会效应和体现出医学生志愿者的精神价值,共同创建和谐社会.
作者:王海荚;许红璐 刊期: 2008年第35期
临终护理是为满足晚期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的全面照顾.在多年临床护理工作中,面对患者不幸死亡,护理人员也经历了由恐惧、悲哀到能以护士高度职业责任感、同情心满足患者使其无憾离开人世的心理历程.为提高尚存生命的质量,维护其人格生命的尊严,切实做到让患者在后生命历程中,面对死亡,保持安祥.就临终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及临床中取得较好效果的护理方法做如下介绍.
作者:景慎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致盲眼病,占致盲总数的5.1%~21%[1].醋氮酰胺是一种有效的全身性碳酸酐酶抑制剂,常规剂量能减少房水的30%~40%,可显著降低眼压,是治疗各类青光眼的重要辅助药物.我科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或短期手术后高眼压发作下的控制,临床治疗效果满意.但醋氮酰胺的副作用也偶有发生,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病情观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雪英 刊期: 2008年第35期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是急性重症胰腺炎(ASP)严重的分型.发病急、变化快、病情严重、死亡率极高、预后较差,因此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十分重要[1].现在9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郝桂霞 刊期: 2008年第35期
对我院手足口病医院内感染防控的护理措施体会如下.1 医院内感染防控的护理措施1.1 重视门诊分诊环节的消毒隔离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做好门诊预检分诊、专辟分诊台接诊,对疑似手足口病患儿,直接引导到专门诊疗室,减少在侯诊厅的停留和与其他患儿交叉感染的机会,这是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黄瀛 刊期: 2008年第35期
2006-05/2007-05我科有两名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发生了HBV职业暴露,被HBV患者的输液针头刺破手指皮肤,对护士身心造成了很大影响.经正确处理,两名护士均幸免于感染,现将此次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及经过报告如下.
作者:孙秀玲 刊期: 2008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