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萍;赵力波;贾霜
目的分析抗感冒药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对其安全性进行再评价.方法随机调查2003年1月~2005年1月杭州师范学院医学院附属余杭医院各科室呈报的ADR报告,对抗感冒类药物的ADR类别、临床症状、转归、合理用药等进行分析,并对ADR因果关系进行初评.结果共收集19种抗感冒药所致ADR 13类86例,其中消化系统32例,神经系统22例,泌尿系统18例,过敏反应10例,血液系统2例,心血管系统2例.结论不同的抗感冒药有不同的适应症,应根据临床表现选择对应药物,避免联合、长期和超剂量用药,否则产生ADR可引起严重器官损害甚至死亡.
作者:洪月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制备痤疮搽剂并建立痤疮搽剂中各组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75%乙醇为溶剂,将水杨酸、氯霉素、甲硝唑制成搽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联立方程组法测定各组分的含量.结果水杨酸浓度线性范围是11.25~33.75μ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07%,RSD为0.356%;氯霉素浓度线性范围是4.8~16.8μg/mL, 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31%,RSD为0.364%;甲硝唑浓度线性范围是2.677~9.370μ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38%,RSD为0.331%.结论该制剂制备方法简便,含量测定方法准确,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张健;郭军;张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掌握表皮葡萄球菌的动态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医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不仅超过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而且从2003年起居同期所有检出细菌之首;表皮葡萄球菌的耐药现象非常严重,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也在下降,对该类药物中敏感率高的是环丙沙星,但敏感率高的一年也只有33.3%,对表皮葡萄球菌敏感率较高的依次是呋喃妥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福科,均保持在64%以上.结论加强表皮葡萄球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用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左秀萍;付桂英;王世岭;高振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降脂袋泡茶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高脂血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降脂袋泡茶组(治疗组)和血脂康组(对照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83.33%.结论降脂袋泡荼治疗高脂血的疗效确切.
作者:何志春;张康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优选理中汤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甘草酸提取率、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佳工艺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入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 h.结论该工艺提取充分,稳定可行.
作者:胡昌江;刘俊达;李兴华;吴平;杨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考察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制剂质量的稳定性,为更准确地制订制剂有效期提供依据.方法在内服、外用及五官科用制剂中选取水溶液型、醇溶液型、混悬型和乳膏型共10个品种,从性状、含量、微生物限度等方面进行6~12个月的稳定性监测.结果观察期内9个制剂的性状、含量、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规定.硫磺乳膏于配制第4天检查时细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均不符合规定,原因为购进的乳膏基质染菌所致.结论该院常用的内服制剂及滴鼻液、滴耳液有效期在6个月以内,洗剂、搽剂有效期在1年以内,质量是有保证的.
作者:杨晓军;吴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对结核性胸膜炎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酶标记的链酶卵白素-生物素检测法,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前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粘附分子配体CD11a,CD11b阳性表达百分率.结果经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后,患者胸腔积液中sICAM-1及外周血CD11a,CD11b表达显著降低(P<0.001),且10例患者胸腔积液完全吸收.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对结核性胸膜炎的免疫调节可能通过影响淋巴细胞上粘附分子的表达及细胞间粘附连接实现,以此抑制结核性胸膜炎的细胞免疫反应,减少胸腔积液渗出,控制患者病情.
作者:蒋幼凡;李敏超;周向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法)测定甲硝唑胶囊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CLC-ODS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检测波长为290 nm,外标法测定.结果甲硝唑的线性范围为50~500μg/mL(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5%,RSD=1.0%(n=6).结论RP-HPLC法测定甲硝唑胶囊中甲硝唑含量,方法准确,操作简便,结果可靠.
作者:罗军玉;曹玉华;廖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促进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方法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4年度门诊麻醉药品处方,对处方内容、药品总消耗量、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麻醉药品处方数量多的是哌替啶注射液,用药频次多的是美施康定控释片,除美施康定DUI值为1.14外,其余麻醉药品DUI值均≤1.结论该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部分处方存在一定问题.
作者:林文强;郑振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贵州省贵阳市儿童医院门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一季度门诊处方5 105张,对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分析.结果5 105张处方中使用了抗生素的有3 263张,抗生素用药不合理处方1 509张,分别表现在无指征用药、化学性拮抗、物理性拮抗以及不符合药代动力学要求等存在不合理用药.结论该院抗生素合理使用水平有待提高.
作者:熊百莉;柴中平;葛红媛;何晓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考察紫草含量测定的影响因素及佳条件.方法选择粉碎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为试验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同时对不同的提取时间及提取方法进行比较,选择佳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影响含量测定的主要因素为乙醇浓度(以95%乙醇提取效果佳),粉碎度影响甚微,不同的提取方法及提取时间对测定结果有较大的影响.结论选择95%乙醇,超声处理40min为紫草中羟基萘醌总色素的佳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王小春;刘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盐酸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患者6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配至治疗组(30例,口服盐酸齐拉西酮片)与对照组(30例,口服氟哌啶醇片),疗程6周,临床疗效用精神分裂症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安全性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结果治疗结束时PANSS减分率治疗组为(60.98±24.04)%,对照组为(62.05±28.31)%,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0.00%,对照组为73.33%,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略少,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齐拉西酮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氟哌啶醇片相当,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卢殿军;宁洁;钟晓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冲剂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予以糖尿病教育、合理饮食、常规降血糖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冲剂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下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运用益气活血冲剂可显著降低UAE,HbA1c,有效延缓和阻止了疾病的自然进程.
作者:缪亚琴;张金明;陈晓明;陈炜;蒋春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论述药品检验实验室开展量值溯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量值溯源是实验室开展质量活动的基础和充分必要条件.并详细介绍了药品检验实验室开展量值溯源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张华;罗艳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水杨酸酊中水杨酸和苯甲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检测波长为226 nm.结果平均回收率及RSD水杨酸分别为100.3%,0.7%,苯甲酸分别为99.4%,0.8%.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检验.
作者:张荣桂;马鸿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司帕沙星注射液中司帕沙星和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采用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mm,5μm),以磷酸缓冲液(pH=2.5)-乙腈(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97nm.结果司帕沙星浓度在2~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80%,RSD为0.74%;有关物质的检查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低检测限为0.5 ng(S/N=3).结论HPLC法灵敏、准确、简便,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红;陈光龙;殷静远;张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考察甘草酸二铵(GA)注射液分别与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K1注射液配伍后在5%葡萄糖注射液(GS)和5%木糖醇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在恒温(25±1)℃条件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配伍液6 h内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外观、pH值、色谱峰变化.结果GA注射液与维生素K1注射液配伍后在5%GS中含量随时间推移略有下降,其他配伍液则无明显变化.结论GA注射液分别与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K1注射液配伍后在5%木糖醇注射液中6 h内性质稳定;GA注射液与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配伍后在5%GS中6 h内性质稳定,GA注射液与维生素K1注射液配伍后在5%GS内应尽快使用完.
作者:熊汉申;李小石;燕兰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对清热解毒合剂中黄芩苷进行定量控制.方法采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分别在258.0,278.3,303.0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回归方程△A=-0.001 519+0.030 39 C,r=0.998 3,黄芩苷在3.968~49.6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8.96%,RSD=1.14.结论不同批次清热解毒合剂中黄芩苷含量为0.333~0.351μg/mL.
作者:邓顺甫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建立胆清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量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47:53),检测波长为278 nm.结果样品中黄芩苷得到了很好分离,黄芩苷进样量线性范围是0.17~0.85μg(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1%,RSD为1.5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覃伟;罗艳梅;赵春景;林琳;蒋庆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患儿36例应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治疗,疗程(10±3)d,并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临床有效率为91.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分离出21株致病菌,药物总敏感率为81.0%.结论阿莫西林治疗儿童轻、中度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好,症状及体征的改善较快.
作者:陈睿;刘雪雁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