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卫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关节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2例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阿尔治,ARTZ)2.5 mL,每周1次,连续5周,观察步行能力、日常动作、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判断药物的疗效.结果:13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4.0%.停药1年后81.8%的患者未复发.结论: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对轻、中度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疗效,阿尔治治疗骨关节炎安全有效.
作者:倪卫东;安洪;严为棣;钟丰菊;朱玉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一种布洛芬缓释胶囊的快速检验方法.方法:配置一定浓度的布洛芬的氢氧化钠溶液,做紫外吸收扫描图谱.结果:在273 nm与265 nm波长处有大吸收,在271 nm与245 nm波长处有小吸收,在259 nm波长处有一肩峰.没有特征吸收峰的样品为假药,有特征吸收峰的样品须通过进一步检验以确定其真伪.结论:本方法能较快地鉴别布洛芬缓释胶囊的真伪,有助于基层药检所的检验工作.
作者:王旭;张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阐述临床上肿瘤化疗时常出现的主要毒副反应及其临床表现,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办法,指导合理用药.方法: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用药实践.结果:抗肿瘤药因缺乏选择性,对人体正常组织细胞毒性作用是经常的,有时甚至是严重的.结论:审慎用药,及时积极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可以大大减少、减轻的.
作者:昝日增;宋霄宏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复方左旋氧氟沙星滴耳液的制备及质控标准,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左旋氧氟沙星和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考察该制剂对急慢性中耳炎的疗效.结果:左旋氧氟沙星和醋酸地塞米松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和99.8%,RSD分别为0.78%和1.16%.该制剂对50例急慢性中耳炎的总有效率为88%.结论:该制剂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使用方便.
作者:周军;孙增先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作者:何蕴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苷力康注射液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CCl4致动物化学性肝损伤模型,以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为检测指标,对苷力康的降酶效果进行实验.结果:苷力康2,4,8 g/kg可显著降低CCl4所致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的ALT,AST含量(P<0.01).结论:苷力康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通过卫生学检查实验,分析我院自制水丸剂的染菌途径.方法:采用卫生学试验方法.结果:根据配方中药材的性质,工艺特点,探讨出简单而又经济的防菌、灭菌措施.结论:卫生学检查可有效地控制水丸剂的卫生质量.
作者:张晓群;张永玲;胡幼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栓保心片中芍药苷的含量,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以C18化学键合硅胶柱分离芍药苷,以乙腈-0.1%磷酸(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芍药苷峰与其它组分峰的分离度R>6.7,理论塔板数以芍药苷峰计算为23 56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n=5);5次独立测定的相对偏差为RSD=0.92%;芍药苷浓度在0.25~2.5μg范围内与吸收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用RP-HPLC法测芍药苷含量,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贾善学;王晓勇;董润芬;崔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国内制药企业面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国内药厂引进的国外设备或项目也将会越来越多.项目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评估一个项目是否成功的标准有很多指标,一般来讲能完成以下预定的目标就算是一项成功的工程:1.工程按合同规定,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2.从项目当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资讯.3.自我团体的协作精神在项目中得到完美体现.4.整体团体的所有成员在本次项目中得到进步和升华.
作者:秋晖;宋宇;王瑾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小柴胡冲剂中黄芩苷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以75%乙醇超声提取小柴胡冲剂中黄芩苷,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5%,R5D为1.4%.结论:HPLC法测含量准确,可为控制小柴胡冲剂质量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王大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作者:卢锡奂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敛疮液中大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柱(3.9 mm×150 mm),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线性范围为0.045 1~0.2254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4%,RSD=3.7%.结论: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此制荆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钱频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作者:张旗;隋晓燕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是心室重构的结果.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过度激活是关键因素,是心室进行性重构、心衰恶化的核心.涉及的主要介质是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内皮素、炎症性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等.阻断上述介导因素对心脏的多种有害作用的治疗,即心衰的神经内分泌抑制治疗(又称生物学治疗),已成为心衰的标准治疗.
作者:谢扬;李肖莉;饶邦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通过对免煎中药与传统中药的比较,反映出免煎中药的优势与劣势.同时对如何发挥其优势、改变其劣势进行剖析.
作者:叶会洲;王增寿;林光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一、我国药品市场的失灵及表现在现行医疗体制下,我国药品市场的特征是病人和医院、医药工商企业和医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第一,药品对患者往往是陌生的,因此病人只能根据医生的建议来考虑和选择.并且对于病患者来说,到药店买药不能报销,须到医院才会得到经费补偿.
作者:徐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对黄柏及黄柏的新伪品--白杨树皮,采用性状、理化、薄层色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等鉴别技术进行真伪鉴别,以确保用药有效、安全.
作者:叶荣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心力衰竭的生物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综合治疗(消心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地高辛);治疗组59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和安体舒通,两组观察治疗20个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的总死亡危险性降低了37%(P<0.01);因病情反复需住院的人数降低了21%(P<0.01);左室射血分数对照组为(0.42±0.14)%,治疗组为(0.47±0.15)%,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力衰竭的生物学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和猝死率.
作者:王卉;钟永云 刊期: 2002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慢性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住院.给予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100mg/50 mL,缓慢静脉滴注,每日1次,第3日时,两下肢皮肤出现数个片状出血点,压之不褪色,双下肢呈弯曲状,不能伸直,皮肤触痛.
作者:林芳;王宝佳;石春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对2002年1~6月住院药房2112份处方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处方比例为28.49%,主要有联用、选用及用法不合理,另还有围手术期的抗生素应用也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不仅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还会增加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鲍引娟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