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学治疗在心力衰竭临床中的应用

王卉;钟永云

关键词:心力衰竭, 生物、学治疗,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评价心力衰竭的生物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综合治疗(消心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地高辛);治疗组59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和安体舒通,两组观察治疗20个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的总死亡危险性降低了37%(P<0.01);因病情反复需住院的人数降低了21%(P<0.01);左室射血分数对照组为(0.42±0.14)%,治疗组为(0.47±0.15)%,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力衰竭的生物学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和猝死率.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不同厂家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中丹参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

    目的: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进行含量分析.方法:采用HPLC法,以甲醇-水-冰醋酸(1:4:0.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1 nm.结果:6个不同生产厂家的药品中,丹参素差异大达到195%,原儿茶醛差异达到248%.结论:加快中药现代化的进程已势在必行.

    作者:黄雅兰;孙广红;孙伟光;张明;张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山东省青岛市首届药业法学研究会成立

    作者:卢锡奂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可致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

    回顾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老药,综述了近年来文献报道的亦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一些药物,以期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作者:丁国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国产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药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

    目的:观察国产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分别溶于生理盐水50 mL中,采用国产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硝普钠起始剂量12.5~25 μg/min.结果:显效(心功能由Ⅳ级恢复至Ⅱ级以下)37例(84%),有效(心功能由Ⅳ级恢复至Ⅲ级)7例(16%).结论:国产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既提高了疗效,又缩短了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德智;张晓东;郑远明;倪卫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如何做好基层药品稽查工作

    基层药品稽查工作是基层药品监管的重头戏.笔者认为,做好基层药品稽查工作应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

    作者:王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胶体酒石酸铋、双歧杆菌、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结肠疾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比较胶体酒石酸铋、双歧杆菌、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结肠疾病的经济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3例功能性结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胶体酒石酸铋(165 mg,口服,4次/日×4周)、双歧杆菌(700 mg,口服,2次/日×4周)、西沙必利(5 mg,口服,3次/日×4周)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胶体酒石酸铋、双歧杆菌、西沙必利的有效率分别为87.80%,68.29%,56.10%;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40%,9.76%,12.40%;3种药物中双歧杆菌增长的成本-效果比低.结论:双歧杆菌的经济效果佳.

    作者:温预关;薛立庆;廖日房;谭献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苷力康注射液对小鼠四氯化碳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苷力康注射液对四氯化碳(CCl4)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CCl4致动物化学性肝损伤模型,以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为检测指标,对苷力康的降酶效果进行实验.结果:苷力康2,4,8 g/kg可显著降低CCl4所致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的ALT,AST含量(P<0.01).结论:苷力康对化学性肝损伤小鼠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浅谈免煎中药与传统中药之优劣

    通过对免煎中药与传统中药的比较,反映出免煎中药的优势与劣势.同时对如何发挥其优势、改变其劣势进行剖析.

    作者:叶会洲;王增寿;林光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双黄少腹贴的TLC鉴别

    双黄少腹贴是治疗痛经及盆腔炎的中药复方巴布剂,由黄连、延胡索、丹参、川芎等中药组成,因组分多,采用不同的展开剂分别对方中各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

    作者:张玉娥;欧阳艳华;于萍;李德欣;曾丽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中药注射剂致过敏反应初探

    目的: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常发生的致敏反应,对药物及药物的使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结论:中药注射剂的致敏反应是可预知的.

    作者:张建英;祁丕东;杨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丁基胶塞对药物制剂微粒产生的影响及控制

    作者:华国平;吴剑琴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山东省淄博市开展麻醉药品管理培训考核工作

    作者:张旗;隋晓燕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抑制治疗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是心室重构的结果.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系统的过度激活是关键因素,是心室进行性重构、心衰恶化的核心.涉及的主要介质是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内皮素、炎症性细胞因子和氧化应激等.阻断上述介导因素对心脏的多种有害作用的治疗,即心衰的神经内分泌抑制治疗(又称生物学治疗),已成为心衰的标准治疗.

    作者:谢扬;李肖莉;饶邦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的15年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考察近15年来95例病例应用清开灵注射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征.清开灵注射液的药物不良反应好发于<10岁(20.00%)、30~40岁(21.05%)和>60岁(13.68%)3个年龄段;以变态反应为主,其中过敏性休克(24.21%)、过敏性皮疹(15.79%)、全身过敏反应(11.58%)为常见.由于有较高的过敏性休克比例,以及已有6例(6.32%)患者死亡,所以,在使用清开灵注射液时必须做好防范措施.针对上述的清开灵注射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征,作者提出了避免和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对策.

    作者:李东;王大果;聂中越;孙业红;朱永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狼毒大戟水浸液对L615白血病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狼毒大戟水浸液(LS)抗小鼠T淋巴细胞白血病(L615)的作用.方法:80只纯系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n=20)、阳性对照(n=20)、LS-1(n=20)和LS-2(n=20).除阴性对照组外,每只鼠腋下接种L615细胞104个,LS-1,LS-2组每只分别给予LS 0.036 g/d和0.06 g/d,共7 d,第8日将各组动物处死一半取血,剩余的用作观察生命延长率.结果:给药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9.7~9.9 d与6.9 d,生命延长率为40%~43%,LS对由L615白血病细胞攻击引起的白细胞显著增高和脾脏肿大有显著的降低和缓解作用(P<0.02,P<0.002).结论:LS对L615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白血病的发展.

    作者:胡克忠;崔晞;巩国明;周瑛;姚苹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血液系统肿瘤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多药耐药是血液肿瘤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其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多药耐药基因1型(MDR1基因)单独或与其它耐药蛋白联合表达是血液系统肿瘤耐药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酶介导(TOPOⅡ,GST等)、凋亡调控基因介导多药耐药等机制.

    作者:曹晓天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罗非昔布与塞来昔布治疗骨关节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同类药物罗非昔布与塞来昔布治疗骨关节炎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60例骨关节炎惠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罗非昔布与塞来昔布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法分析其经济效果.结果: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罗非昔布较塞来昔布经济.结论:药物经济学在优化治疗方案,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韩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自制中药水丸剂的卫生学质量影响因素

    目的:通过卫生学检查实验,分析我院自制水丸剂的染菌途径.方法:采用卫生学试验方法.结果:根据配方中药材的性质,工艺特点,探讨出简单而又经济的防菌、灭菌措施.结论:卫生学检查可有效地控制水丸剂的卫生质量.

    作者:张晓群;张永玲;胡幼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RP-HPLC法测定抗栓保心片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栓保心片中芍药苷的含量,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方法:以C18化学键合硅胶柱分离芍药苷,以乙腈-0.1%磷酸(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芍药苷峰与其它组分峰的分离度R>6.7,理论塔板数以芍药苷峰计算为23 56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n=5);5次独立测定的相对偏差为RSD=0.92%;芍药苷浓度在0.25~2.5μg范围内与吸收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用RP-HPLC法测芍药苷含量,结果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贾善学;王晓勇;董润芬;崔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甲状旁腺素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TH)对人类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给予r-HuEPO治疗,于治疗前后自身对比观察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改善情况.结果:PTH与Hb呈负相关(r=-0.769 7,P<0.01).经r-HuEPO治疗,44例CRF患者中,有效31例(70.5%),无效13例(29.5%).无效与有效两组的治疗前PTH及治疗前后Hb,H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TH会降低r-HuEPO对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泽卫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