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剂量茶碱对变应性鼻炎患者气道功能的影响

李建萍;于继鸣;蔡晓华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 茶碱缓释片, 气道反应性, 肺功能
摘要:目的:观察长期低剂量口服茶碱缓释片对变应性鼻炎合并气道反应性增高患者的气道反应性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气道反应性增高的变应性鼻炎患者45例,并随机分为茶碱缓释片组和安慰剂组,连续治疗48 d,观察治疗前后气道反应性和肺功能的改变.结果:连续服用低剂量茶碱缓释片可以降低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和改善肺通气功能.结论:长期低剂量口服茶碱可以改善变应性鼻炎的气道功能,从而可以预防变应性鼻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更年新胶囊中淫羊藿苷含量

    目的:建立更年新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100C18柱(10μm,150.0mm×6.0mm);流动相:乙腈-水(28:72);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20μL;柱温:25℃.结果:淫羊藿苷在4.3~21.5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及回收率结果良好.结论:本法简单、方便,线性关系和重现性好,可有效地对本品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陈德友;任渝江;王宝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罗非昔布与塞来昔布治疗骨关节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同类药物罗非昔布与塞来昔布治疗骨关节炎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60例骨关节炎惠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罗非昔布与塞来昔布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法分析其经济效果.结果: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但罗非昔布较塞来昔布经济.结论:药物经济学在优化治疗方案,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有重要作用.

    作者:韩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我院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处方分析

    目的: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方法:对2002年1~6月住院药房2112份处方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处方比例为28.49%,主要有联用、选用及用法不合理,另还有围手术期的抗生素应用也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不仅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还会增加患者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鲍引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山东省药监局为行政执法行为设立监督哨

    作者:何蕴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自制中药水丸剂的卫生学质量影响因素

    目的:通过卫生学检查实验,分析我院自制水丸剂的染菌途径.方法:采用卫生学试验方法.结果:根据配方中药材的性质,工艺特点,探讨出简单而又经济的防菌、灭菌措施.结论:卫生学检查可有效地控制水丸剂的卫生质量.

    作者:张晓群;张永玲;胡幼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川芎嗪静脉滴注致严重低血压1例

    患者女,62岁,既往有冠心病史,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后10 d,大便用力后出现胸闷.体格检查:血压18/10kPa(1kPa=7.5 mmHg),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心电图示V5,V6导联ST段下移0.05 mm,T波浅倒.

    作者:张志彬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对黄柏及其新伪品的真伪鉴别

    对黄柏及黄柏的新伪品--白杨树皮,采用性状、理化、薄层色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等鉴别技术进行真伪鉴别,以确保用药有效、安全.

    作者:叶荣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胶体酒石酸铋、双歧杆菌、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结肠疾病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目的:比较胶体酒石酸铋、双歧杆菌、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结肠疾病的经济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3例功能性结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胶体酒石酸铋(165 mg,口服,4次/日×4周)、双歧杆菌(700 mg,口服,2次/日×4周)、西沙必利(5 mg,口服,3次/日×4周)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胶体酒石酸铋、双歧杆菌、西沙必利的有效率分别为87.80%,68.29%,56.10%;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40%,9.76%,12.40%;3种药物中双歧杆菌增长的成本-效果比低.结论:双歧杆菌的经济效果佳.

    作者:温预关;薛立庆;廖日房;谭献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如何做好基层药品稽查工作

    基层药品稽查工作是基层药品监管的重头戏.笔者认为,做好基层药品稽查工作应从以下七个方面着手:

    作者:王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天麻醇提液对动物急性炎症的影响

    目的:观察天麻醇提液的抗炎作用.方法:连续3 d灌胃给药,观察致炎动物肿胀程度和血管通透性的变化,以及对醋酸致痛作用的反应性和热板法舔足潜伏期.结果:天麻醇提液可明显抑制致炎动物局部肿胀程度,降低血管通透性,大剂量时显示明显的镇痛效果.结论:天麻醇提液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和一定的镇痛作用.

    作者:杨万兴;吕金胜;封永勇;向明凤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坎地沙坦酯的含量

    目的:用HPLC法测定坎地沙坦酯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C18柱,以甲醇-水-磷酸(85:1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6nm.结果:坎地沙坦酯浓度在1.49~4.9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精密度试验RSD=0.5%(n=5).结论:HPLC法精密度高,测定结果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袁志江;裴晓丽;张小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双黄少腹贴的TLC鉴别

    双黄少腹贴是治疗痛经及盆腔炎的中药复方巴布剂,由黄连、延胡索、丹参、川芎等中药组成,因组分多,采用不同的展开剂分别对方中各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

    作者:张玉娥;欧阳艳华;于萍;李德欣;曾丽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国产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药物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

    目的:观察国产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分别溶于生理盐水50 mL中,采用国产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硝普钠起始剂量12.5~25 μg/min.结果:显效(心功能由Ⅳ级恢复至Ⅱ级以下)37例(84%),有效(心功能由Ⅳ级恢复至Ⅲ级)7例(16%).结论:国产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既提高了疗效,又缩短了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德智;张晓东;郑远明;倪卫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参麦注射液的临床不良反应

    综述了近十年来国内有关文献报道的参麦注射液所致的心绞痛、心动过速、呼吸道梗阻、低热、皮疹等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以便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曾聪彦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小柴胡冲剂中黄芩苷的HPLC分析

    目的:建立小柴胡冲剂中黄芩苷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以75%乙醇超声提取小柴胡冲剂中黄芩苷,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5%,R5D为1.4%.结论:HPLC法测含量准确,可为控制小柴胡冲剂质量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王大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8例观音莲中毒的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观音莲中毒机制、临床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对1999-2001年收治的8例观音莲中毒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口腔或皮肤接触观音莲汁液后均引起中毒反应,经局部酸性液洗涤,大剂量补液,适量加入地塞米松及维生素C解毒治疗,均全部治愈.结论:接触观音莲的汁液可引起中毒,积极处理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宣传教育是预防中毒的重要措施.

    作者:贾连春;吴丽平;张杏红;张晓晖;李建恒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利福平眼用滴丸工艺研究

    用正交实验法设计实验,以滴丸的圆整度、拖尾程度、粘连程度为指标,优选出实验室制备滴丸的工艺:滴速30滴/分钟,滴头至冷却液液面的距离为3 cm,冷却液深度26 cm,冷却液上部温度30℃.

    作者:饶淑华;杨光华;黄爱璐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可致血尿的药物

    近年来文献报道的可致血尿的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乙酰螺旋霉素、头孢拉定、安乃近、非普拉酮等西药及一些中药制剂,这些药物在应用时均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马勇;王中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狼毒大戟水浸液对L615白血病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狼毒大戟水浸液(LS)抗小鼠T淋巴细胞白血病(L615)的作用.方法:80只纯系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n=20)、阳性对照(n=20)、LS-1(n=20)和LS-2(n=20).除阴性对照组外,每只鼠腋下接种L615细胞104个,LS-1,LS-2组每只分别给予LS 0.036 g/d和0.06 g/d,共7 d,第8日将各组动物处死一半取血,剩余的用作观察生命延长率.结果:给药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9.7~9.9 d与6.9 d,生命延长率为40%~43%,LS对由L615白血病细胞攻击引起的白细胞显著增高和脾脏肿大有显著的降低和缓解作用(P<0.02,P<0.002).结论:LS对L615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白血病的发展.

    作者:胡克忠;崔晞;巩国明;周瑛;姚苹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四黄散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四黄散为自制制剂,由黄连、黄芩、生黄桅、生大黄组成,经120例软组织损伤患者临床应用,总有效率达88.3%.

    作者:张云方;叶荣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