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王中义
目的:探讨复方阴道炎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观察其治疗阴道炎尤其是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以氯霉素、己烯雌酚为主药,明胶甘油为基质制成栓剂.采用HPLC法测定氯霉素和己烯雌酚的含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0.4%(P<0.05).结论:该制剂制备方法简单、质量可控、疗效确切.
作者:熊南燕;张相彩;于华;姜彩娥;费小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一般情况下,在固体口服制剂实际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会产生一些未受污染的可利用物,如不及时再利用,会因其受污染或超过有效期而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那么如何才能既保证药品质量而又不造成浪费呢?现根据GMP要求及我厂的生产实际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陈鋆;陈梅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用正交实验法设计实验,以滴丸的圆整度、拖尾程度、粘连程度为指标,优选出实验室制备滴丸的工艺:滴速30滴/分钟,滴头至冷却液液面的距离为3 cm,冷却液深度26 cm,冷却液上部温度30℃.
作者:饶淑华;杨光华;黄爱璐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四消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不同厂家四消丸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使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按外标峰面积法计算含量.结果:大黄素、大黄酚线性范围分别为2.02~2.20 μg/mL和6.23~60.23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4%,RSD=1.07%和98.2%,RSD=0.91%;不同厂家生产的四消丸中含大黄(以大黄素、大黄酚总量计)在0.07%~0.19%之间.结论:HPLC法可作为四消丸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杨双杰;郭天义;李艳;徐祖平;冯红梅;曹桂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国产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硝普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分别溶于生理盐水50 mL中,采用国产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硝普钠起始剂量12.5~25 μg/min.结果:显效(心功能由Ⅳ级恢复至Ⅱ级以下)37例(84%),有效(心功能由Ⅳ级恢复至Ⅲ级)7例(16%).结论:国产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硝普钠、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既提高了疗效,又缩短了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德智;张晓东;郑远明;倪卫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一种布洛芬缓释胶囊的快速检验方法.方法:配置一定浓度的布洛芬的氢氧化钠溶液,做紫外吸收扫描图谱.结果:在273 nm与265 nm波长处有大吸收,在271 nm与245 nm波长处有小吸收,在259 nm波长处有一肩峰.没有特征吸收峰的样品为假药,有特征吸收峰的样品须通过进一步检验以确定其真伪.结论:本方法能较快地鉴别布洛芬缓释胶囊的真伪,有助于基层药检所的检验工作.
作者:王旭;张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小柴胡冲剂中黄芩苷的HPLC分析方法.方法:以75%乙醇超声提取小柴胡冲剂中黄芩苷,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5%,R5D为1.4%.结论:HPLC法测含量准确,可为控制小柴胡冲剂质量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王大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建立更年新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Kromasil-100C18柱(10μm,150.0mm×6.0mm);流动相:乙腈-水(28:72);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20μL;柱温:25℃.结果:淫羊藿苷在4.3~21.5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及回收率结果良好.结论:本法简单、方便,线性关系和重现性好,可有效地对本品进行质量控制.
作者:陈德友;任渝江;王宝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关节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2例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阿尔治,ARTZ)2.5 mL,每周1次,连续5周,观察步行能力、日常动作、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判断药物的疗效.结果:13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4.0%.停药1年后81.8%的患者未复发.结论: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对轻、中度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疗效,阿尔治治疗骨关节炎安全有效.
作者:倪卫东;安洪;严为棣;钟丰菊;朱玉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双黄少腹贴是治疗痛经及盆腔炎的中药复方巴布剂,由黄连、延胡索、丹参、川芎等中药组成,因组分多,采用不同的展开剂分别对方中各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
作者:张玉娥;欧阳艳华;于萍;李德欣;曾丽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作者:何蕴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回顾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老药,综述了近年来文献报道的亦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一些药物,以期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作者:丁国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近年来文献报道的可致血尿的药物,主要有诺氟沙星、乙酰螺旋霉素、头孢拉定、安乃近、非普拉酮等西药及一些中药制剂,这些药物在应用时均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马勇;王中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进行含量分析.方法:采用HPLC法,以甲醇-水-冰醋酸(1:4:0.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1 nm.结果:6个不同生产厂家的药品中,丹参素差异大达到195%,原儿茶醛差异达到248%.结论:加快中药现代化的进程已势在必行.
作者:黄雅兰;孙广红;孙伟光;张明;张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长期低剂量口服茶碱缓释片对变应性鼻炎合并气道反应性增高患者的气道反应性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气道反应性增高的变应性鼻炎患者45例,并随机分为茶碱缓释片组和安慰剂组,连续治疗48 d,观察治疗前后气道反应性和肺功能的改变.结果:连续服用低剂量茶碱缓释片可以降低变应性鼻炎患者的气道高反应性和改善肺通气功能.结论:长期低剂量口服茶碱可以改善变应性鼻炎的气道功能,从而可以预防变应性鼻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作者:李建萍;于继鸣;蔡晓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对19组常用同源异功的中药作一归纳辨析,为学习中药者提供一种启发性的归纳学习方法.
作者:李业生;梁宁;温家顺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作者:华国平;吴剑琴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常发生的致敏反应,对药物及药物的使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结论:中药注射剂的致敏反应是可预知的.
作者:张建英;祁丕东;杨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TH)对人类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给予r-HuEPO治疗,于治疗前后自身对比观察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改善情况.结果:PTH与Hb呈负相关(r=-0.769 7,P<0.01).经r-HuEPO治疗,44例CRF患者中,有效31例(70.5%),无效13例(29.5%).无效与有效两组的治疗前PTH及治疗前后Hb,H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TH会降低r-HuEPO对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泽卫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