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房管理面对知识经济的思考

梁大华

关键词:药房管理, 知识经济, 信息与通讯技术, 中心地位, 卫生事业, 特征, 人的素质, 领导决策, 科技研究, 经济形态, 经济表现, 基础, 管理体制, 思维, 生产, 开发, 技能
摘要: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态,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科技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二是信息与通讯技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三是人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的先决条件.知识经济表现的这些特征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思维和管理体制、领导决策已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也给卫生事业及药房管理带来新的思考.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降压药对高血压合并CVD患者的合理使用

    目前,对高血压合并CVD患者使用降压药,因滥用药物而加重病情者屡见不鲜.合理使用降压药可减少脑出血和脑梗死,并且对降低偏瘫的发生率有其重要意义.

    作者:张丽慧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普鲁卡因伍用肾上腺素致不良反应1例

    肾上腺素加入局麻药注射液中,可使注射部位的小血管收缩,延缓局麻药的吸收,延长作用时间,减少吸收中毒的可能,常与局麻药配伍应用于某些手术.我院发现一例普鲁卡因伍用肾上腺素引起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王培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论三七的功效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与常用滋补品人参、西洋参为同科属植物.它始载于明代<本草纲目>,至今已有400多年的药用历史.下面就三七在药典中尚未收载的药用价值予以浅述.

    作者:胡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重视老年病人的用药安全

    通过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生理功能与药动学的变化以及老年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的叙述,提出要高度重视老年人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钱义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坚持全面质量管理20年的新华集团

    1979年8月,山东新华制药厂(山东新华医药集团的前身)就制定了三级质量责任制,并成立了其历史上第一个QC小组,由此拉开了新华医药集团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序幕.

    作者:吕春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技术创新是企业立足之本

    南京金陵制药集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历经十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的全国中药注射剂中试基地,并创出了全国中医院急诊科(室)必备的中成药--脉络宁注射液.至1998年底,已拥有总资产5.8亿元,年销售收入9.22亿元,利税1.65亿元,利润1.32亿元,人均年创销售收入237万元,利税48.3万元.按照制药行业综合经济质量评比,本企业已列全国医药工业50强第13位.

    作者:江中银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参芦的合理应用亟待重视

    人参的参芦重量为根重的12%~15%,是一个亟待开发且经济价值相当高的一个研究课题.70年代末期,李向高等对人参主根、须根参芦等不同部位总皂甙的含量和皂甙元的含量等作过深入的研究.

    作者:赵靖;许丽;丁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修改和完善《药品管理法》的若干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是1985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一部综合性药品管理法律.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医药行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药品管理法>中部分内容已无法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笔者现就修改和完善<药品管理法>的某些观点和意见,作以下综述.

    作者:彭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复方哈西奈德液的研制及疗效观察

    氯氟舒松(哈西奈德,Halcinonide)为人工合成的局部用强效糖皮质激素,临床上对治疗银屑病和神经性皮炎有一定的疗效.临床上常用其液体和乳膏.患者长期应用易产生耐药性,疗效明显减弱.本实验以哈西奈德为主要原料,配制复方哈西奈德液,用于临床治疗银屑病和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疗效满意.

    作者:刘存贵;李俊轩;郭鹏;刘福珍;贾道玉;赵成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菌必治肌注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菌必治为长效广谱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肝菌、沙门氏菌等)具有高度的抗菌活性,对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等革兰氏阴性球菌也有效.临床常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包括淋病及肾盂肾炎)等.我院一患者肌注菌必治发生过敏性休克,临床少见.

    作者:吴娟;张荣惠;姚健;伏长秀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

    目的:测定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结果: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乙酰氨基酸平均回收率100.09%.,RSD0.34%.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可用于复方氨酚烷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测定.

    作者:沈敏;吴晓红;许群峰;王小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通脉络胶囊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观察

    通脉络胶囊是我们研制的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活血、化瘀、通络、补气、养阴、解痉止痛等功效,主要适用于老年性动脉硬化闭塞症.自1996年以来,我们用通脉络胶囊治疗老年性动脉硬化闭塞症80例,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在服药过程中使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一些其他症状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踝/肱比值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燕燕;周文英;张磊;张彤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从美国一项临床控制感染的有益行动谈我国抗生素使用状况的改善

    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急剧增多、感染症对人类健康威胁的加剧,三者互为因果,形成抗生素危机(antibiotic crisis).如何避免医院感染,降低耐药性,更加有效经济地使用抗生素,已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发达国家已在此方面采取了一些有益的措施.笔者旨在结合我国用药的特殊国情,探讨改善我国抗生素使用状况,倡导抗生素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作者:张霓;陈锦新;王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实施OTC制度要兴利除弊

    实施OTC制度是我国药品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改革,它有利于加强药品的监督管理,方便人民群众的自我医疗保健,节约我国有限的卫生资源,也有利于医药企业开发新药,促进药品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医疗卫生单位、药品经营单位提高服务质量,但OTC制度的实施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谢群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干扰素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疗效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生物体内一种高度生物活性的含糖蛋白质,具有广谱抗病毒、抗细胞增殖和免疫刺激、免疫调节等作用.近几年来,由于采用不同的给药途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侯金成;袁慧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维生素C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通过试验验证10%维生素C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BET)有增强作用,通过干扰试验筛选出对该药品作BET试验的无干扰浓度及鲎试剂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可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对该药品进行热原检查.

    作者:隋妍蕾;张建国;李常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他莫昔芬抗雌激素作用的临床应用

    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又名三苯氧胺、柳乳癌,为合成的非留体类雌激素类拮抗药.由于其抑制雌二醇对靶组织的作用,近20多年来一直用于晚期扩散性乳腺癌和卵巢癌,尤其是对绝经期后的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不仅如此,TAM在其它非抗癌性治疗方面也卓有成效,故应对TAM的临床应用作重新评估.

    作者:孙菊芬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不信东风唤不回--记山西省医药研究所所长杨槐俊

    杨槐俊,男,43岁,山西省孟县人,1985年1月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现任山西省医药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兼任山西省青联常委、山西省青科协常务副理事长、乡镇分会会长、山西省养鹿协会会长、山西省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联谊会理事、山西省体改研究会理事、山西省新兴产业青年促进会理事、太原市小店区人大代表.

    作者:杨兰虎;朱候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破伤风合剂的制备

    外伤后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患者较多,不能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我院用自制的破伤风合剂预防外伤后破伤风的发生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徐文正;张立运;纪珍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发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生发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LUNAC18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流速0.7ml/min检测波长295nm,外标峰面积法计算.结果:补骨脂素对照品的线性范围为0.1900μg~0.9500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2%,RSD=0.25%;异补骨脂素对照品的线性范围为0.1770μg~0.8850μg,r=0.9998,平均回收率99.5%,RSD=0.9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生发酊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谭生建;江宏;王建;康世银;张全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