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月桂氮(艹卓)酮对皮肤促透作用的研究近况

侯金成;王海峰;方世平

关键词:月桂氮, 皮肤渗透促进剂, 透皮吸收制剂, 治疗效果, 制剂质量, 渗透作用, 促透作用, 浓度低, 应用, 无臭, 局部, 毒性
摘要:月桂氮(艹卓)酮(Azone)系一种新型皮肤渗透促进剂,具有促进渗透作用强,有效浓度低,性质稳定,毒性小,无臭等特点,在透皮吸收制剂中广泛应用,对提高制剂质量和局部治疗效果有较重要意义.现将其皮肤促透作用的研究近况综述如下: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川芎嗪对S180荷瘤小鼠的免疫抑瘤作用

    以S180荷瘤BALB/C小鼠为模型,较系统地研究了川芎嗪(TTMP)对瘤重和脾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TMP在20mg/Kg·d)腹腔注射剂量下,给药8天能显著抑制瘤重,活化T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促进NK活性和IL-2分泌水平,提示TTMP抑瘤作用与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姚淑娟;刘伯阳;胡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鲎法检测

    用鲎试验法检测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采用了灵敏度为0.5EU/ml的鲎试剂.实验结果显示,样品按1:4稀释后,可以用鲎法检测其细菌内毒素,并可排除干扰作用.

    作者:吴胜红;贾月光;夏恪迪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我国生物医药业发展纵横谈

    一、发展概况生物医药业是现代医药中发展快的部分之一.生物医药工业从70年代开始,到目前经20多年的发展,年销售额已超过100亿美元.根据Consulting Resource Corporation的统计数据,由于生物医药产业已被许多国家视为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加以重点支持,生物医药药物的销售规模将从1996年的100亿美元扩大到2006年的32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12.3%,其中治疗药物年平均增长16%,诊断药物年平均增长9%.

    作者:王俭保;张智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喜树碱类抗癌药的研究开发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e Decne)是珙桐科(Nyssacea)乔木,又名水漠子、水桐树、天梓树、千张树、南京梧桐、旱莲木.为我国特有植物,分布于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其根、茎、皮、叶、果实,可供药用[1].从喜树中提取的生物碱--喜树碱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癌活性.

    作者:郭丽仪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医药市场混乱原因及对策探讨

    药品,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对这一特殊商品的质量管理,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先后在全国县及县以上行政区成立了药政药检管理机构,并制定颁布了一系列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然而,自80年代末以来,医药市场出现了混乱局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十一个原因.

    作者:麻开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开创依法治药工作新纪元

    回首1999年,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药品监督管理法制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药品监督管理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可以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成立,开创了我国依法治药工作的新纪元.

    作者: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影响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的因素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已收载于<中国药典>1995年版.该方法由于其灵敏、简便、快速、重现性好,正逐渐取代热原家免法,并被广泛应用于药品的质量控制,但是该法的实验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作者:韩艳勤;王世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医院应重视临床药师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科学分支愈来愈细,从诊断病人到药物治疗过程中,就人的思维逻辑与记忆等局限性而论,每个医师不可能在临床诊断、临床治疗中均达到合情合理.因此,要达到临床安全、有效、经济用药,必须重视临床药师的作用.

    作者:刘摄章;牟燕;杨久丽;李军;林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头花千斤藤的生药学鉴定

    头花千斤藤块根(习称白药子),性苦寒,具散瘀消肿、凉血止血、解毒止痛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痈肿疮毒、咽喉肿痛、风湿痛、腮腺炎、毒蛇咬伤、跌仆肿痛[1,2],浙江金华地区民间用以治疗咯血,胃出血.止血效果良好.笔者对其作过生药学鉴定,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敏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紫杉醇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紫杉醇(Paclitaxel,商品名Taxol)是从红豆杉科属植物短叶红豆杉中分离出的具有独特结构的二萜类成分,它的骨架被命名为紫杉烷(taxane).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对耐药细胞也有效,是近年来新抗肿瘤药物中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类.现就紫杉醇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欧明洪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取缔药品集贸市场工作任重道远

    药品集贸市场是20世纪末期药品监督管理面对的十分复杂而又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药品集贸市场的产生和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药品经营秩序,为假劣药品泛滥提供了场所和渠道,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效受到极大的威胁.

    作者: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督司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维芎疤痕霜的研制与应用

    本文介绍了维芎疤痕霜治疗烧伤增生性疤痕的效果,以及处方、制备工艺、临床试用结果.经临床试用,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疤痕40例,总有效率达100%.

    作者:李兰青;谷廷敏;李志平;杨尊湘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反渗透膜技术在纯水制备中的应用

    从反渗透膜技术的应用实例以及膜分离原理和装置配备等方面阐述该项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作者:曾巍巍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人血白蛋白流通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血液制品是医疗急救及战伤抢救必不可少且较为贵重的药品.输入不合格制品会引起艾滋病、各型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除外)、梅毒等疾病的传播,给人民健康造成极大威胁.血液制品的安全问题,已日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近两年来该制品在流通领域中较为混乱,曾连续发生假人血白蛋白案例,影响面较广,扰乱了药品市场的正常秩序.

    作者:张文起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利多卡因含漱致过敏反应1例

    含漱利多卡因是减轻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致口腔粘膜炎症状的有效方法,我们临床遇到1例鼻咽癌患者,因放疗后口腔粘膜炎症反应含漱利多卡因而发生过敏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周月芬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进一步强化药品流通的监督管理

    中央决定2000年继续把整顿药品集贸市场、纠正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作为全国纠风工作的重点.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决定,2000年要重点抓好纠正医药购销中不正之风的工作,以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一定要坚决贯彻中央这一决定,在国务院领导下,密切配合国务院纠风办等有关部门,打好这一重点战役,务求达到预期目标.2000年整顿药品集贸市场,强化药品流通监督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是:

    作者:郑筱萸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RP-HPLC法测定太子咽宁口服液中黄芩甙的含量

    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太子咽宁口服液中黄芩甙的含量以评价该制剂的质量.方法:以YWG-C18为固定相,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8nm.结果:黄芩甙在0.40~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244×10-8X+2.836×10,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6%,RSD为±1.63%(n=6).结论:此法简便易行、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冯有龙;李育波;高现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对《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西药制剂第二版一处错误的纠正

    <中国医院制剂规范>西药制剂第二版(以下简称<规范>)是原卫生部药政局组织编写的唯一全国性医院制剂规范.笔者按<规范>中复方硼砂溶液(朵贝氏溶液)[1]项下所载方法对本院制剂科配制的复方硼砂溶液进行含量测定时,碳酸氢钠测定结果与实际相差很大,根据该方法进行碳酸氢钠回收率试验证明,<规范>对复方硼砂溶液中碳酸氢钠含量测定方法存在明显错误.

    作者:张建国;陈锡芳;郭玉美;隋妍蕾;李常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1997年和1998年我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的某些特征和流行趋势,为医院药品管理和临床合理、有效、经济地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DDD值为计量单位,对1997和1998年重医儿童医院药库药品实际出库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几类常用抗感染药及不同剂型的日均费用差异,计算抗感染药的日均费用期望值.结果:青霉素和头孢类抗感染药分别在使用频度及金额方面占主导地位;常用抗感染药的日均费用期望值为6.72元.累计使用频度5%~85%的日均费用在0.47~11.19元内波动.

    作者:梁荆芬;郑强 刊期: 2000年第03期

  • 钙制剂在老年钙缺乏症中的应用特点

    目前市场上的钙制剂较多,大致可分为无机钙、有机钙、生物钙三类,为钙缺乏症患者提供了较多的选择.由于老年人机体各脏器的功能逐渐衰退,尤其是消化系统,表现为营养摄取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胃酸缺乏发生率可达20~60%,造成对钙的解离和摄取明显低于青壮年等,应考虑到老年人群的特殊性,而采取有别于一般人的补钙方法及钙制剂的选择.

    作者:翁海湧;颜海斌;叶素英;翁海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