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芳;宋庆臣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8例肺心病患者单独静脉滴注氨茶碱及合用乳酸左氧氟沙星达稳态后茶碱的血药浓度,发现乳酸左氧氟沙星明显延长了茶碱的半衰期(P<0.01),使茶碱达稳态时血药浓度明显升高(P<0.01),清除率(CL)下降(P<0.01).提示临床两药合并应用时,应加强茶碱的血药浓度监测,调整用药剂量.
作者:张永玲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辛伐他汀10mg/d治疗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45例使用辛伐他汀10mg/d,每晚餐后服用,连续服用6周.结果:45例服用辛伐他汀10mg/d治疗6周末其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过程中仅2例出现中上腹隐痛,其中1例伴有全身肌肉酸痛,上述症状坚持用药后消失.结论:辛伐他汀10mg/d治疗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具有降低TC、TG、LDL-C与升高HDL-C的确切疗效,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马厚勋;曾繁荣;刘永碧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瘀痛宁袋泡剂是我院骨科的外用新剂型,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通过1号筛的颗粒在70℃烘焙15min,应用时加沸水250ml浸泡20min时其浸出物含量高.
作者:张学顺;邵晓慧;任士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鹿茸是名贵中药材,价格昂贵.它具有壮肾阳、益精髓、强筋骨等作用.近年来,我县连续查获二起伪制鹿茸、一起劣质鹿茸案.为净化医药市场,提高药品经营人员对伪劣鹿茸的识别能力,现介绍伪劣鹿茸的性状特征、伪制方法、鉴别试验等.
作者:杨景高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HPV是一种细胞核内DNA复制病毒.本病好发于青年,主要由性接触传播.近年来国内外尖锐湿疣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越来越受重视.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都容易复发.选用5-氟脲嘧啶(5-Fu)加阿昔洛韦乳膏外涂治疗尖锐湿疣2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刘晋荣;杨位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地高辛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将38例心衰患者分成有效组、无效组与中毒组.应用酶标法对稳态血药浓度进行测定,同时观察疗效.结果:平均血药浓度有效组为(1.12±0.46)ng/ml,无效组为(1.47±0.84)ng/ml,中毒组为(2.78±0.72)ng/ml.中毒组与有效组之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有效组与中毒组之间在剂量与单位剂量方面均差异显著(P<0.05);有效组剂量与单位剂量分别为(0.174±0.077)mg及(0.0028±0.0012)mg/(kg·d),中毒组分别为(0.292±0.177)mg及(0.0043±0.0022)mg/(kg·d).结论:地高辛血药浓度可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但必须结合临床疗效综合考虑.
作者:鱼爱和;韩军;马祖芹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自2000年1月1日起在我国施行.这是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制度改革中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制度与世界药品监督管理制度的新契合.
作者:徐月红;徐莲英;何岚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用HPLC法测定阴道泡腾片中盐酸洛美沙星含量,在10~100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药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辅料(已被分离)对测定无干扰,回收率为99.5%,在含量测定的同时,可检测分解产物(有关物质),其低检出浓度0.08μ/ml.采用HPLC法能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作者:黄小玲;黄东亮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近年我院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用药的基本情况.方法:调查1990年1月至1999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选用抗风湿药物的品种、剂量、疗程、毒副作用及停换药原因等情况.有关计数资料的统计采用X2检验.结果: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的首选品种依次为:阿斯匹林与百乐来、布洛芬与芬必得、双氯芬酸及其缓释剂、吲哚美辛与氨糖美辛、酮基布洛芬、萘普生等.分别有33%联合应用了同类药物,联合用药毒副作用发生率显著上升,有40%应用了糖皮质激素,51%未适时应用慢作用抗风湿药.结论:目前治疗存在着选用NSAIDs剂量偏小、不合理联合用药、滥用激素、不及时加用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等问题.
作者:刘雁;李薇红;李志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阿莫西林(阿莫仙Amoxicillin)又名羟氨苄青霉素,为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素.因耐酸性强、抗菌谱广、疗效确切、口服吸收良好、使用方便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该药的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复习了近年来有关文献,归纳如下,以提示临床应用时注意.
作者:赵贺君;许善初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利咽合剂是我院的自制制剂,已应用于临床15年,治疗急、慢性咽炎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咽喉肿痛、咽痒、咳嗽等症,疗效确切.近年来,我们对其进行了工艺改进,制成袋泡剂,既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消耗,又确保疗效,使用方便,深受患者的欢迎.现介绍如下.
作者:虞鹤鸣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为使药品编码更加适合药品管理,在原编码三级八位基础上结合实际改进为六级十位编码,使药品编码包容更多药品信息,更适合对药品统计分析.增改后的编码更趋于完善.
作者:闫英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地高辛是毛花洋地黄中提纯制得的中效强心甙,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心脏病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能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量,减慢心率,减慢房室传导.本品对重症心衰患者易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严重的是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心脏骤停是临床死亡的标志,但从生物学观点来看,此时机体并未真正死亡,因为机体组织的代谢尚未完全停止,人体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仍维持微弱的生命活动,如予以及时恰当的抢救,尚有可能存活.因此选用合理的抢救药物,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是挽回病人生命的关键.遇到心脏骤停的患者必须立即畅通气道,建立人工循环,注射兴奋心脏、维持血压的药物.
作者:罗雪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青霉素可引起严重的过敏性休克已被临床广泛重视,用药前须详细询问过敏史,作青霉素皮试.因新生儿首次应用青霉素过敏少见,易被忽视,我们于1999年8月6日遇到新生儿青霉素过敏1例,报道如下.
作者:贺敬;冯亚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在医院药学的改革中,医院药师(以下简称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已成为大势所趋.如何实现工作职能的转变,在新形势下求得生存和发展,是药师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试就我国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工作的若干问题作一探索.
作者:疏义杰;李玉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可靠的中药材质量是保证中药制剂质量的关键,中药材质量与诸多因素有关,现探讨如下.
作者:刘培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小儿肺炎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威胁着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自1998年9月~1998年12月采用穿琥宁注射液(四川宜宾制药厂与四川省中药研究所研制)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60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道英;沈艳丽;孙新华;朱广美;马荣芹 刊期: 2000年第05期
Devic氏综合征,又名视神经脊髓炎,是视神经和脊髓的髓鞘脱失病变.我院曾收治一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益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近年来,采用维生素B1注射液和维生素B12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比单用针刺治疗效果好,介绍如下.
作者:彭芝容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过敏性紫癜是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属免疫性脉管炎,传统治疗方法是应用糖皮质激素,但存在副作用多,易复发的弊端.随着药理学的研究进展,发现很多药物治疗过敏性紫癜效果良好,现综述如下.
作者:马好斌 刊期: 2000年第05期